薑珩是去出征的,而且如今的情形與二十年前還有那麼些相似,也正因為如此,就算薑珩並沒有帶著千軍萬馬隨行,但為了表示對薑珩的看重,景文帝還是著了太子將薑珩送往城外。
太子相送,這大概就是旁人眼裡的無上尊榮了,但若是可以,衛芙更寧願自己的丈夫兒子都好好的呆在身邊,不用讓她擔驚受怕。
衛芙也知道,自己現在想這些,隻不過是庸人自擾而已,與其讓薑珩父子帶著對她的擔心離開,倒不如讓他們安心。
所以,等一家人來到城門處時,衛芙的麵上已經掛著淡淡的笑容了。
一家人在城門外下了馬車,很快,太子的儀仗也到了。
太子今年二十八歲,自幼就極為聰慧,幾歲上就被立為了儲君,這幾年已經開始漸漸接觸政事,替景文帝分憂了,雖然年輕,但看著卻已經頗具威儀。
當著前來送行的衛芙幾人,以及其他的文武官員們的麵,太子轉達了景文帝對薑珩的看重以及期望,這才端起了宮人送過來的一杯酒,送彆了薑珩。
臨走之前,薑珩和韜哥兒略哥兒,都不由得回頭,看向了衛芙這裡。
目送著薑珩帶著兩個兒子走遠,直到再看不到他們的身影,衛芙這才怏怏的與太子道了彆,領著甜姐兒和沈珺回府。
三人坐了一輛馬車,因為先前的送彆,馬車裡很安靜,誰也沒有開口說話。
衛芙沉浸在離愁彆緒之中,過了好一會兒才算是緩過來,抬頭往甜姐兒和沈珺那裡看過去,這才發現兩人的眼眶都泛著紅,分明就快要哭出來了。
這倒叫衛芙不由失笑:“好了,都不要難過了,雖然你們父親和韜哥兒略哥兒去了邊關,但我們一家不會分離太久的。”
說這話時,衛芙尤其看向了沈珺。
沈珺之前去了娘家小住了十來日,直到過了沈從的生辰,才被韜哥兒接了回來。
哪裡能想到,回到國公府還沒有兩日呢,韜哥兒就又去了邊關,要說起來,沈珺會難過,那也是一點都不奇怪的。
沈珺自然注意到了衛芙的目光,就算心裡難過,但也打起精神來,勉強朝著衛芙笑了笑,道:“母親,您放心,我沒事。”
甜姐兒也深吸一口氣,將難過的情緒都壓了下去,抱著衛芙的胳膊,道:“母親,雖然父親去了邊關,但我和大嫂一定會陪著您,天天都讓您開開心心的!”
衛芙便是因為離彆而難過,這會兒也得被甜姐兒給逗樂了。
看到衛芙的笑容,甜姐兒和沈珺也覺得原本心中的沉重就似被搬開了一樣,輕鬆了許多。
在這樣的輕鬆之中,三人一起回到了國公府。
因為少了三個主人,哪怕丫鬟婆子小廝護衛一個都沒少,但衛芙三人都覺得這偌大的國公府似乎一夕之間就變得寬曠了許多,讓她們在回到府裡的那一瞬間就又感覺到了心酸。
想來,她們隻怕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將自己的心情調整過來了。
想著還有兩個孩子在看著自己呢,衛芙深吸一口氣,道:“好了,以後就咱們娘兒仨一起過了!”
甜姐兒和沈珺聞言,用力點了點頭。
薑珩這一去邊關,自然是有許多人關注著的。
景文帝以及朝中眾臣,關心的是薑珩能不能擊退北蠻,不要讓戰火波及到京城,而京中的一眾百姓則關心的是景朝與北蠻之間的戰爭,會不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
而鎮國公府裡,與薑珩最親近的幾個人,卻是漸漸恢複了平靜,關起門來過起了自己的日子,看起來倒似是比那些外人還要更淡定一些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