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刻皇極殿中總算安靜下來,不過此時沒人注意到,就在大殿中亂哄哄的時候,一個角落裡的小太監悄悄的溜出了皇極殿。
小太監出了皇極殿,立刻一路小跑的到了皇極殿一側。
此刻在那白玉欄杆前,一個身著蟒袍,年約五十出頭,麵白無須的陰柔男子,正手扶著欄杆眺望遠處。
“公公.....開始了,不過那興建伯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就認了,此刻朝堂之上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小太監一路疾跑,有些氣喘籲籲的對那蟒袍太監說道。
而這身著蟒袍之人,正是司禮監掌印太監曹吉安。
今日這朝會注定萬眾矚目,皇極殿中不僅朝中大員悉數到場,就連太傅和太尉兩個久不上朝的吉祥物也來了。
而皇極殿的外門,曹吉安這位有著‘內相’之稱的大太監,竟也時刻關注著殿中動向。
“知道了,有什麼動向立刻來報,你們幾個也進去聽著,咱家要第一時間知道裡麵的情況。”曹吉安雙目微微一凝,而後對著身後幾人吩咐道。
他神情沒什麼變化,不過目光明顯比先前凝重了一些,原本輕拂在白玉欄杆上的手,變成了握住欄杆。
皇極殿中,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周昂,包括景安帝和太子,這些人都在等著他繼續說下去。
周昂當眾認了彈劾,自然也是有後文的,隻見他也從袖中取出一份奏折,而後舉過頭頂說道:“今日左都禦史即便不提此事,原本臣也是想說的。在臣看來,郭北縣的情況可絕非個例,而是如今大寧朝普遍存在的情況。眼下無數的村莊消失,小的縣城人口大量流失,那些士紳大戶也從數年前開始就轉移財產,縣城的去了州府,州府的去了道城,最為富有的則搬到了京都。而今天下看似繁榮,實則百姓舉步維艱!”
“小縣城的百姓沒了生路便紛紛湧向大城,然而那些地方早被士紳大戶把持,百姓們隻能艱難度日。可另一邊,原本的村莊縣城土地荒蕪,千裡之地荒無人煙,長此以往社稷危矣!所以,臣在郭北縣做了一個實驗,那便是進行土地改革,而效果如今已是有目共睹。臣特意寫了這個折子,希望陛下恩準,將那些超過三年沒有耕種的土地收歸朝廷,而後重新丈量分配,以安置流民!”周昂一口氣說了許多,而更多的則被他寫在了折子裡。
周昂幾乎每說一段,便有一個小太監跑出皇極殿,這些話全部原原本本的落在了曹吉安耳中。
當周昂把這些話拋出,一時間滿朝文武竟然忘記了秦瑞彈劾周昂的事。
此刻所有人心中都在思量,周昂的這個改革舉措,對自己究竟是有利還是有弊?
曆來改革必然會觸動一批人的利益,但是也會造就一批新的既得利益者,不是所有人都排斥改革,而是所有人都會權衡利弊。
“陛下,臣以為興建伯的提議可以討論,郭北縣成效斐然,便是最好的例證。”忽然周昂身後有一人上前一步,竟然直接開口支持起周昂來。
聽到這突如其來的聲音,連周昂都覺得意外,因為在他的預想中,不應該有人今日就公開支持自己的,而且對方還是六部尚書之一。
這突然站出來支持周昂的,正是戶部尚書潘仁貴,而他又是人所共知的閹黨中人。
彆說周昂意外,滿朝文武和景安帝都意外,今日朝會是閹黨率先向周昂發難的,可如今最先支持他的也是閹黨的人。
“臣附議。”很快又一個閹黨官員出列。
“陛下,此事茲事體大,臣以為不宜草率決定,不如先交由內閣商議,權衡其中利弊,再行定奪不遲。”見越來越多閹黨官員出來,潘仁貴身旁一個年級與他相仿的官員也出列說道,他雖然沒有明確反對,卻拉出了內閣。
這反對之人正是吏部尚書李長善,而他口中的內閣是由六部尚書組成,基本上就被文官把持了。
“臣覺得李尚書說的有理,應當先由內閣討論。”李長善話音剛落,便有都察院的言官附和。
顯然在這個問題上,文官中的幾大派係已經達成了一致,眼下就形成了文官與閹黨之間的爭鬥。
眼下就是文官說要內閣先議,閹黨則說支持廷議,一時間吵得不可開交。
不過這倒才像是大寧朝的朝堂,因為往日也多是這般情況。
“時候不早了,改日再議吧!”就在眾人吵得不可開交時,龍椅上的景安帝忽然開口了,看景安帝的神情,似乎已經很不耐煩了。
景安帝發話,朝臣們也都暫時安靜了下來,似乎今日朝會也就到此為止了,到了此時不管是閹黨還是文官,對周昂的發難也算是都失敗了。
不過就在此時,周昂的聲音卻再次響起:“陛下,臣還有事啟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