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2 / 2)

弘曆想著長春仙館是妻子同母親的住處,永璜來這裡他自認為不妥,畢竟除了請安,平日庶子若無嫡母召喚,是不能輕易出入嫡母的住處。但他又怕母親數落他忽略長子,隻得拿永璜要學習之事搪塞。

崇慶太後以為永璜真是因為“學習”才沒有過來,也就沒多問,把永璉叫過來叮囑一番,道:“你阿渾那般用功,你也不能落後了,要知道你可是你阿瑪最看重的兒子。”

弘曆對永璉的偏愛,崇慶太後是知道的,她也希望自己兒子能把皇位傳給永璉,畢竟永璉是她最喜歡的兒媳所生。

永璉聽祖母的話懂事地點了點頭。

弘曆又見這屋裡點了蠟燭,不禁歎道:“這裡窗戶沒有安玻璃,外麵天稍暗就得點燈了。”

崇慶太後回道:“全紫禁城也不過隻有皇帝的養心殿才安玻璃,玻璃雖好,但這東西畢竟是西洋運來的,珍貴得很。”

“額娘若覺得好,兒子應當竭力為母親去做。”說完正要命人準備,卻被傅瑩搶先一步道:“長春仙館改建原是我份內之事,窗戶安玻璃這些小事交給我吧。”

弘曆知傅瑩向來辦事穩妥,見她如此堅持也就同意了,但還是傳令下去,讓內務府得的西洋玻璃先緊著長春仙館用,重華宮那裡先擱置一下。

傅瑩頭一回見玻璃還是在雍正的養心殿,那時很是詫異,後來才知道玻璃這個時候是有的,不過是種奢侈品罷了。更何況古代玻璃與現代玻璃也不太一樣,就拿安在養心殿的玻璃來說,透光性比不上現代的玻璃。

弘曆提到玻璃,不禁想起前些日子給傅瑩的玻璃鐲子,見她腕上仍然套著平日裡戴的銀鎏金嵌寶蕾絲手鐲,忍不住問她道:“前幾日給你的玻璃鐲子怎麼不戴出來呢?”

傅瑩聽他提到鐲子,忍不住看了一眼自己手腕,然後笑著說道:“玻璃易碎,我怕不小心磕到,所以才沒戴出來呢。這幾日要監督那些工匠,就更不方便了。”

“不就是件物什,磕了就磕了吧,放在那裡不戴反倒可惜了。”弘曆不以為意道。

“你媳婦是節儉,以為她像你一樣胡亂揮霍東西呢。”崇慶太後忍不住說自己的兒子道。

傅瑩想弘曆是愛奢了些,但他搜羅的那些珍品也從不自己獨占,賞給自己還有其他人的就不少,無奈自己對金銀珠寶、古玩珍器之類的不怎麼上心,弘曆、崇慶太後給的那諸多東西她都擱置一邊,隻挑一些輕便的飾品戴在身上。

覺得自己丈夫有些冤,她忍不住為弘曆辯解道:“其實皇上多把好東西賞給了身邊之人,並非胡亂揮霍呢,倒是兒媳我日日素裝,確實少了皇家的風範,實為不妥。”

“有何不妥?你這樣才是好的,即便是天家,那也不能胡亂糟蹋東西。”崇慶太後道。

“兒子謹遵額娘教誨,當以身作則,為天下臣民做表率。”弘曆端正身子回答以示對母親此話的尊重。

崇慶太後也不過是隨口說說,倒未必真的責怪兒子。她見兒子年紀正當,又是一表人才,膝下子女卻甚少。

對於此事的原因,崇慶太後自然是心知肚明,知道兒子唯喜妻子一人,雖說當皇子那會兒府中侍妾不少,但統統成了擺設,若兒媳多有生養,那她也就沒有憂慮了,可偏偏兒媳壞了身子,多年沒有再出,她豈有不擔心的道理?

於是,她又看著傅瑩道:“皇後,改建長春仙館本是你份外之事,幾個月之後就要選秀了,這才是你皇後當操心的事。”

雖說皇帝服喪期間不能生子,但選秀卻是慣例,新皇帝繼位,總要選些新人充實後宮的。

傅瑩聽“選秀”二字,頓時生失落之感,隻是沒有表現出來,隻是點頭以示讚成。

有些事情,不是自己不願意就能拒絕的,她看了一眼弘曆,見他沒有反對。後來一想,選秀他又有什麼理由反對呢?這是祖宗留下的慣例,他不可能因為偏愛正妻就廢除宗法啊。

她看了看自己的兒女,想著如果事無完全,若子女和自己能平安富貴地過一生,也是不壞的結果,至於選秀,既然是無法避免的事情,那麼就把它的影響控製到最小,當初府裡格格也沒有一個能威脅到她,這些選來的新人,也未必能對她構成多大威脅。

隔日,弘曆就下了旨意,禁止婦女纏足。傅瑩得知此事之後,暫先擱下心中對選秀之事的不快,自認為這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遂與高流素分享心中之喜。

高流素大病得愈之後,便常常來長春仙館,一來是侍奉在此居住的崇慶太後,二來也是來此陪伴傅瑩。

當傅瑩將弘曆下旨禁止裹足之事告訴高流素時,高流素對此事並不看好,她對傅瑩說道:“其實禁止裹足的旨意聖祖就下過,可這裹足之風太甚,多次禁止皆沒有見效,皇上重提此事,隻怕最後也不了了之。”

傅瑩還真不知道康熙也禁止纏足過,她知道高流素學識淵博、了解甚多,這事情一定是有過,她才會這麼說。但她不明白,皇帝直接下的命令,難道下麵還敢抗旨不遵不曾?

於是忍不住問了一句:“為何?”

高流素道:“皇後問我為何,我還真不好說。大約是女子纏足又不能向男子剃發那般,若不剃發就殺掉,故而對此才無可奈何。”

傅瑩連連搖頭,道:“那裹足之痛何其難忍,現在朝廷下令禁止,豈有不讚成的道理?”

高流素坐在傅瑩的下麵,聽到傅瑩這麼問,低下頭想了一會兒才回道:“皇後不知,漢人嫁女有習俗,若腳裹得小便能嫁得好些,小腳審美已根深蒂固,隻怕不是輕易能改變的。”

傅瑩聽高流素這麼說,原還為此高興的心,頓時變得茫然起來,看來事情不會像自己想得那麼簡單。

她也不知道這聖旨下了之後,到底會起怎樣的作用,畢竟這個時代信息不發達,她在深宮之中又怎麼能那麼容易了解到宮外的事,就算問家人,家人多是旗人,平日都是和旗人打交道,漢人女子裹腳之事,也恐怕不那麼容易知曉。

真是頭疼,還是現代社會好,信息發達,什麼決定之類的事情很快就能收到反饋信息。這當然也不是她頭一回感歎現代生活的便利了,還是希望這回禁令起到效果吧。

作者有話要說:  清朝入關之後,下令“男子剃發、女子放足”,但最終漢族男子剃發易服,女子卻沒有放棄纏足,故而有“男降女不降”之說。入關初期滿人對女子纏足之事深惡痛絕,先有孝莊太後下懿旨“纏足入後宮者斬”,後又有順治、康熙下令禁止纏足,但民間纏足之風並沒有禁止,最終也就不了了之了。等乾隆上位之後,多次(劃重點“多次”)下令禁止纏足,但還沒有製止纏足之風,隻是對旗人女子起到約束作用。等到清後期,甚至連旗人女子也多有裹足者,直到民國這一封建糟粕才結束,但落後地區仍有殘留。不知小天使們有沒有慶幸生活在當今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