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2 / 2)

所以同姓諸侯王的設立還是有其合理性的。

劉邦在聽了後世的分析之後,有點頭疼地摁著自己的額角。

要是幼主即位,沒有同姓宗親為之輔弼,權臣外戚很難不趁機篡奪皇權,使得君主的地位都隨之搖搖欲墜——但之前那天幕是不是也提到過什麼,吳國的皇帝孫權?

他也是立下的幼主即位,按天幕所說,托孤的權利分割做的很漂亮,但最後因為識人不清被背刺了……

劉邦默默地歎了一口氣。

這世上啊,最不可靠的,難道不就是人心嗎!

【而作為劉榮被廢導火線的事件,王夫人王娡私底下派人與朝臣聯絡,催促大行上書勸景帝立栗姬為皇後這一招,不得不說將她的政治才能發揮得淋漓儘致。

因為她已經掙脫開了宮闈鬥爭的表象,超越了劉嫖和栗姬之間小家子氣的,借由自己與景帝之間情感深淺而展開的鬥爭,利用自己天生敏銳的政治嗅覺,察覺到了劉啟真正難以容忍的底線。

為什麼劉榮都被立為太子這麼久了,劉啟還不肯立栗姬為後?真的是因為他和薄皇後夫妻情深,哪怕薄皇後多年無子也願意給她一份尊榮嗎?

那為什麼到了景帝六年的時候,薄皇後卻被劉啟廢去了皇後的位子呢?為什麼薄皇後被廢之後,劉啟依舊不肯讓作為太子生母的栗姬上位呢?

——因為栗姬的

愚蠢與張揚啊,一個普通的蠢貨是不足為懼的,但是一個手裡握著大權又為所欲為沒有約束的蠢貨,那就將會是國家的災難了。

王娡就是看準了劉啟這種微妙的心理,做出了最狠辣地,將栗姬母子最終逼迫出局的選擇。

要知道,王娡的出身可算不上多好。雖然她的母親是漢初燕王臧荼的孫女,但是她的父親不過是槐裡一個從名字叫王仲就可以看出普通的平民。】

燕王臧荼的孫女,不對,曾孫女——!

在聽到這個線索之後的劉邦一個猛回頭,直直地望向諸侯王隊列裡麵此時也一臉意外與欣喜的臧荼,遠遠地就春風得意地打起了招呼。

“親家啊!”

“⒔⒔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他想活!他突然莫名地非常想活!就算他看不見那樣的未來,他的子孫後代如果能成皇帝的親戚,那對此時的臧荼來說,依舊是足夠大的利益了。

所以他也果斷地滑跪,成為了第三個自請廢除王爵的異姓諸侯王。

臧荼:背叛就背叛,搞得跟我和你們一開始就是一夥的一樣,笑死。

在看到王娡的時候,本來還對栗姬的美貌多少有點驚豔的劉啟此刻已經把栗姬拋在了腦後了。

長相極豔麗的成熟女性,眉眼間盈盈含著的都是欲說還休的風情。如果說栗姬的精明是虛假的偽裝,那麼她的智慧就是沉澱在眼底的眸光,是更冷靜而高瞻遠矚的野心家。

但這樣的野心並不足以讓劉啟生厭——他追求的就是這種張揚的美感,正相反,當這樣的美人在光幕之上笑意真切而溫和地哄著兒子,在他身邊濃情蜜意的嬉笑著的時候。

年方九歲·情竇初開·還是個很嫩的,初戀都沒遇上就遭到未來大老婆魅力的降維打擊的孩子的劉啟……

他默默地把腦袋埋進自己的胳膊裡,試圖遮掩住自己已經有點發紅的臉頰,卻被自己已經紅透了的耳朵無情的出賣了。

劉恒:懂了,這就派人去找一下,給太子定個娃娃親行了吧。(看透一切的鄙夷目光)

真的丟人,這個純情兒子未來怎麼那麼多情,生出來那麼多混賬兒子的。

十五歲就有了甚至不是長子的劉啟的劉恒,用一種經驗豐富的過來人憐憫的目光看著自己的傻兒子。

【她在嫁給還是太子的劉啟之前,甚至已經和平民金王孫成婚,並生育下了一個女兒。直到相麵人告訴她們母女,說王娡是大貴之人,會生下天子。王娡的母親才把她從金家強行搶了回去,之後送入了劉啟的宮中。

這樣的身份,哪怕以秦漢的世風並不介意二嫁三嫁的女子,哪怕王家姐妹都被劉啟所寵愛,後期的子嗣幾乎被她們聯手包圓了。在劉榮還被朝臣屬意的時候,她也不可能對朝政有著非常龐大的影

響力。

所以她私底下派人去聯絡朝臣,肯定不可能用的是自己的名義。

我大膽的揣測,她應該是將自己派出去的人偽裝成了栗姬的手下,進而才能讓大行毫無疑慮地接下了,向劉啟諫言請立栗姬為皇後這樣在朝臣和栗氏一族看來,都毫無問題的任務。

朝臣們想要讓劉榮的太子之位更加穩固,所以他們願意接下“太子生母栗姬”的請求,幫助栗姬更進一步,卻也不敢明著說自己是受“栗姬”所托。

而栗姬自己,當然也想要成為皇後。以她的性格,也自然不會去思考,自己明明沒有去聯絡群臣,怎麼會有人進諫這樣的問題——她隻會覺得是理所當然。

就這樣,兩幫勢力在他們自己都糊裡糊塗的情況下完成了合流——甚至不需要他們真的勾結,隻要在劉啟的眼中,他們站在了統一的戰線就已經足夠了。

前朝與後宮相勾結,栗氏一族和朝臣站在了同一邊,大臣們又打算乾涉皇帝的家事和皇位的傳承。

劉啟都不滿意的兩個存在,又一次乾出了絕對能觸動景帝敏感神經,讓他回憶起七國之亂自己狼狽到絕望的形勢的,威逼君上的愚蠢舉措。

……多聰明的女人啊,多敏銳的政治家啊!

在這樣的母親的愛護之下,劉徹怎麼可能是依靠長公主和陳皇後才能上的位啊!他的政治才能,分明是完美地繼承了父母雙方的才乾啊!

所以事情的最後,大家都知道了,觸碰到一個經曆了幾年時光已經穩定了自己地位的皇帝的底線的後果:

劉榮被廢為臨江王,栗姬憂慮而死,栗氏一族的親屬被劉啟悉數除去,依附於栗氏的朝臣也基本上告彆了政治的中心。

丞相陶青被廢,周亞夫雖然從太尉升任丞相,但從此太尉這一職位被劉啟廢除,軍功集團的對軍隊的控製開始轉移到劉啟的手中。

在廢太子之後,意圖再現“兄弟之約”的竇太後遭到了群臣的反對,乾出了激憤之下刺殺反對大臣袁盎等人的梁王事後被劉啟疏遠,自己的羽翼、勢力也被劉啟剪除。梁王與外戚儒吏的勢力相當於同歸於儘。

時為膠東王的劉徹被劉啟立為了太子,而他的母親王娡則成為了我們熟知的王皇後。

自此,回首劉啟剛剛登基的局勢,給他難堪的勢力此時基本上都已元氣大傷,他的地位反倒空前的穩固。

而為了他所心儀的真正的繼承人劉徹,漢景帝終於可以開始他第二次,成功的改革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