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1 / 2)

【曹嵩是怎麼死的,陳壽在《三國誌》中並沒有詳細記載,隻簡短地表示“為陶謙所害”,曹操從此“誌在複仇東伐”。

裴鬆之後來為其作注的時候,補錄了世語和吳書的敘述:

前者說是陶謙本人秘密命令屬下去拘捕曹嵩,曹嵩以為來者是曹操的屬下沒有防備,於是全家被害,闔門皆死。

後者說陶謙其實是清白的,他被曹操打服了準備老老實實送人老太爺離開,結果護送的部將看見曹嵩做了那麼多年高官積累下來的家底財帛動人心,所以私人謀財害命,曹操因此歸罪陶謙沒挑好人。

怎麼說呢,這兩則說法中出現的人都不一樣,還因為位卑職低再加上歲月流逝,史料本就稀少,所以很難說堅定不移地全然采用某一方的論點。】

曹·當事人·但是其實也不知道具體事件經過·操:……

心情有點複雜,他其實最後也隻接到了父親為人所害的消息,具體的經過卻也因為闔家被滅而支離破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與陶謙脫不離乾係。

但是史書因此都語焉不詳,甚至要求諸與其他——世語是何書他尚且不知,後麵吳書卻肯定實打實是東吳士人的手筆了。

這可信度……要不然他在下次父親忌日的時候,為他重新寫篇誄文吧……

縱然他知道的也不是全部,總比這兩本說的更接近事實些。

曹操默默做了決定,心裡甚至都開始組織一些語句。

然後天幕就為他揭秘,他從書名上沒辦法判斷的世語,是什麼類型的作品了。

【特彆是世說新語本質上是一本知名軼事集,其中夾帶了大量南北朝士人對於魏晉胡編亂造的段子謠言。

比如著名的甚至曾經上過小學課本的曹丕讓曹植做七步詩,要不然就弄死他,曹丕毒酒殺曹彰等等各種莫名洗腦但是可信度很低的言論,以至於我看它說些什麼都得考慮再三。

……曹子桓,這麼看,你是真的淒慘啊。】

“?兄弟鬩牆嗎這是?”

孫權聽著就有點來勁,戲謔著挑起了眉,頗有種看熱鬨不嫌事大的精神,開口便是不加遮掩的嬉笑之意。

孫權:多來點,孤愛看!

“既然都是軼事家之言了。”

周瑜在旁邊看著他這興致勃勃的模樣,倒是有幾分好笑的無奈:“真相肯定不是如此。主公當笑話看看也就罷休吧。”

但孫權卻正色起來,對著周瑜這番言論搖了搖頭。

“縱然是家之言,可是畢竟無風不起浪。”長於揣度人心的吳主對著輔臣發問:“謠言之所以廣為流傳,其背後難道不該有符合大眾眼中的邏輯之處嗎?”

“曹彰肯定死了,死在曹丕上位之後,而曹丕與那曹植的關係,肯定也有極度緊張的時刻。”

他微眯起眼,隨手搭在案幾上的手指有一搭沒一搭跟著心中的思緒敲擊著,入神地喃喃自語。

“若是沒有

什麼足夠深刻的矛盾,

怎麼可能無端傳出這樣的流言?曹丕,

他是曹孟德的次子,在他看重的長子死後,眼下居長,對嗎?”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以周公瑾的才智,又如何才能不解孫權的未儘之言?

於是他接上了話頭:“看來曹公的繼承人之位,未來還有一段波折。”

孫權默然,忍不住回想上一次天幕的發言,一時之間竟然多了幾分與曹操感同身受的心痛,神情懨懨下去。

這確實不難理解,自己多年耗儘心血精心培養出來的繼承人,猝不及防地就撒手人寰,徒留下他心都碎了的老父親來麵對被摧毀了的局勢,匆匆忙忙在剩下的人選中挑出個較好的人來。

怎麼可能不徒增風波呢?

曹操:所以未來繼位的是子桓,他小子把文扣下了是吧?

自己的兒子脾性如何,曹操自信還是有幾分把握的。先前不確定自己還是堅持讓曹丕上位,如今得到了天幕的認可,他瞬間敢斷定,那文帝的諡號必然是被兒子給留下自用了。

麵無表情的丞相拳頭一緊,儘管兒子未來各種被編排殘害兄弟確實有幾分可憐,但是對待曹丕向來是個嚴父的曹操也沒生出什麼徹底的憐子之情來。

孫權揣度出來的東西,他心下也能剖析出幾分。但是比起代入其中“多愁善感”的吳主,心腸更為冷硬的年長者隻是恨鐵不成鋼的冷哼:

對和自己有奪嫡行徑的弟弟耿耿於懷是吧?是不是還因此對他父親心裡有所怨懟啊?

沒上位的時候不能表現得比他弟弟全方位的優秀,上位之後又不能把麵子工程做好,讓大家以為他是心胸寬闊聖明之君,甚至能生出謠言來。

那麼還委屈什麼委屈!回去就給他多加課業!

——話是這麼說,他心裡也是徹底熄了考察一下彆的兒子,看看能不能超過曹丕的心思。

【而吳書是韋曜,或者說韋昭所作,我知道大家肯定不認識他,在這裡跟大家簡要介紹一下。

他原名是韋昭,韋曜這個稱呼,應該是晉朝人為避諱司馬昭而改,是一個稱得上貫穿了整個東吳始末的人物。

最早在孫權麾下出仕,擔任丞相掾史,後來任太子中庶子,輔佐孫權第二任太子孫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