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點映開啟(求推薦收藏)(2 / 2)

兩個地區,籠統21家影院在上映電影之後,派拉蒙影業再度發力,一時之間,又有多家媒體進行聲援。

而作為過去一個月裡,能在聖丹斯斬獲大獎的電影作品,一向自譽為藝術思想代表化身的影評人們也不願錯過這個口碑極好的電影盛宴。

於是,在上映後的第二天裡,一共有二十幾家媒體對《三傻大鬨寶萊塢》做出了點評,這在一眾放到藝術院線進行點映的作品中,堪稱一個突出。

《紐約時報》、《電影評論》、《華爾街日報》、《洛杉磯時報》等媒體都是一致的肯定與誇讚。

而在他們刊登的影評中,著重推薦的指數也占了大部分。

而剩下的也都毫無例外的選擇了比較正麵的評價,這種壓倒式的輿論優勢拉開了電影的點映狂潮,更是將聖丹斯電影節上麵的媒體狂熱姿態進一步推向了高峰。

似乎所有人都在驚歎著《三傻大鬨好萊塢》的橫空出世,位列好萊塢兩大業內專業雜誌之一的《綜藝》,在最新一期的發售中,也是說道:“上帝,這位導演到底是從哪冒出來的!”

與其他媒體關注作品本身不同,《綜藝》著重介紹了作品的導演,還把這一切的讚譽都歸功於他,“尖銳、淩厲、敏捷......萊曼-拉斯特在他人生執導的第二部作品中,將他的才華酣暢淋漓的宣泄了出來,在這部大膽的以印度大學校園為視角的作品裡,他向我們展示出了無與倫比的控製能力。鮮活明亮的影像色彩結合轉換自如的表現手法,使得整個的故事劇情行雲流水,更是以前半部的喜,變成了後半段的悲,如此巨大的情緒波動卻又顯得無比的自然,不得不讚歎一句,他執導手法的老練。”

“他不像是一個剛出道的新手,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個老江湖,但事實上,這確實才是他的第二部作品,而他的處女作不知道有多人看過,名字叫《活埋》,拍攝的也很大膽,我也推薦去看看。當然,院線上是見識不到了,不過電影的錄像帶還是有發售的......”

“......我很期待這樣的一個年輕人,未來能帶給我們更多、更優秀的作品。”

正如《綜藝》裡的評價所言,整個好萊塢都在納悶,這位執導手法異常老練的、才隻有27歲的導演在此之前隻有一部電影上映,但卻看起來就像是有過很多拍攝作品的經驗一般。

雖然說人們總是崇拜著年少成名的天才,但是在好萊塢,或者確切的說是全世界範圍裡的電影圈,在導演這個位置上,除了與身俱來的才華與天賦之外,還需要縱觀全局的控製力,更需要一些經驗和社會閱曆的加持,所以,這也就不奇怪,為什麼大部分導演都是在40到60歲之間迎來自己的創作與執導生涯的巔峰。

三十歲以下,對於導演,真的算是剛起步的稚童而已。

而就是這樣的一位“稚童”,他接手了一部時代群戲的作品,還真的拍的很不錯。

眾所周知,刻畫時代背景的戲總是格外的會增加拍攝的難度,更何況還是一部聚焦印度地區教育視角的電影,這就更讓人納悶他是如何做到故事的流暢性與戲劇本身的衝突性,融合的如此和諧的原因。

就連整個的電影氛圍的轉變,都是那麼的無跡可尋,卻又顯得合情合理,就像這個故事,本身就存在過,也該如此進行才對。

真實,是所有一致的評價。

不過,對於這種疑惑,人們往往會有方法來解釋。

《娛樂周刊》就以“聖丹斯再次見證天才崛起”為標題,再次為電影的導演萊曼,獻上了讚歎。

他們還與同樣頂著天才名頭的“昆汀-塔倫蒂諾”,讓兩者之間做了一個對比。

昆汀拍攝《落水狗》時,在聖丹斯揚名,年僅三十一歲。

萊曼拍攝《三傻大鬨寶萊塢》,也在此揚名,年僅27歲。

在文章的最後,他們除了給予一致的好感推薦之外,還在評論中表示,“兩者都有極其亮眼到驚豔的執導天賦,也都有天馬行空的靈感,又是在同一個地方聲名鵲起,這讓人很容易就把他們兩個拿來做個比較,不知道,在未來,兩位又會各自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真讓人拭目以待!”

這充滿無數信心和讚揚的評論,清晰的展現了屬於影評人們的積極態度。

一波接著一波的肯定無一不在說明電影本身所擁有的質量,那麼觀眾的選擇性呢,市場的接受度呢?這部作品到底是叫好又叫座呢,還是一如既往、如出一轍的藝術大過收益呢?

21家藝術院線的點映成績刹那間吸引住了人們的注意力,到底會是怎樣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