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頒獎季臨(1 / 2)

() 所謂的頒獎季,其實是對電影產業這一年裡的作品做一次評估。

歲末年初,北美各大獎項、評審活動陸續召開,將這一年的佳片儘收眼底,其獎項之多、間歇時間之密集,也就形成了這種稱呼和形態上的頒獎季節。

從狹義上來看,指的是進入12月之後至次年2月舉行的各種電影獎項,以如金衛星獎、安妮獎等獎項類,製片人工會、導演工會、演員工會等電影從業人員的工會協會獎,以及紐約、洛杉磯、芝加哥等各大影評人協會獎三種形式,最終以金球、奧斯卡獎的頒發作為終結,這也就是一般概念裡的奧斯卡頒獎季。

反正差不多會是在12月裡密集公布提名名單,再就是奧斯卡召開提名午宴,一月中旬有金球獎這個壓軸小高/潮,2月中旬又會是奧斯卡典禮的預熱鋪墊。

一整**下來,就算是對去年的總結。

也因為如此,幾乎每年的奧斯卡公關在這段時間裡都會無比忙碌,1月到2月更是他們連抽轉的日子,也是全年派對和酒會等宴請活動召開最頻繁的巔峰時段。

這時的好萊塢頗有一種產業社交季的感覺,各路明星頻頻出動。影評人、資深導演、製片人等名流成為了本季衝奧人員奉承的對象......這往往也會是一年之中潛規則最為盛行、最為集中的兩個月,並不僅僅是美色誘惑和性/招待,但包含在這其中的利益交換頻頻上演,以至於很難引起大家的驚奇。

後世哈維-韋恩斯坦能被爆出這麼多的騷擾事件,其實又有多少是他主動的呢?

反正名聲壞了,也不介意彆人下黑腳,洗白自己。

當然,也不是說他無辜,這裡麵本就沒有非黑即白的事,他自然也逃不出這個定論。

不過,僅僅這些也不是就代表這些所謂的獎項評選就充斥了黑/幕。

規則是有,但首先你的是能進入這場遊戲的玩家才行。

那麼想要進入提名名單,還是要靠著作品的質量起碼也是要有能吹捧的地方和一些優勢,底子不能太差。

獲得了影評人的另眼相看後,才有了一張入局的門票,這時候,什麼手段啊才能有施展的空間。

然後有錢就砸錢,合法的購入公關公司的服務,讓他們去幫忙遊說評選評委。

如果舍不得砸錢或者身身家不夠豐厚,但又希望能有獎項傍身,好發展事業,甚至是往奧斯卡那上麵搏一搏,這時候,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經紀人、圈子結交的人脈關係、自己的身體......條條大路通羅馬,隻要能獲取那麼一絲絲的機會,能聯係上評委,改變他們的態度,該怎麼做,全是自己應該去實施的事。

想得到,不付出怎麼行?值不值得,也是自己該去想清楚的。

不過,通常來說的話,時代變了,在這個層次上麵已經很少有單純的****了,更常見的還是對於圈內資源的一種分配,比如結識的大人物,幫忙拉投資,甚至金錢暗示。

至於提供身體,隻能說是你情我願,拉攏之時的贈品罷了,對大局沒太大影響。

反倒是在那種關注度低、操作性較高的小獎項中,會有演員很樂意獻上服務以換取一個機會,甚至哪怕這並不保證你能得獎,僅僅是意味著幾率大上了幾分。還是那句話,值不值得的問題。怎麼做,都是自己要思考好。

當然了,對於奧斯卡來說,遊戲的規則會更加的隱晦與嚴格。

他們的關注度太高、評委團人數又太多,且曆年來都會被盯的很緊,除了砸錢請相關的公關公司以外,偏門的招數要更少,相對的也可以保持一點公平。

畢竟那麼多評委會成員,沒有合適的門路提供的話,連該找誰幫忙都不知道,還怎麼公關?

而這些也是資源,甚至發展成了生意,合適的入場資格嗎,當然就得用錢來開路。

所以回到衝擊奧斯卡的那群人來說,一切最終又變成了一點:富蘭克林管不管用。

隻要你有錢,公關公司會為你篩選出合適的遊說對象,前去用各種交換手段打動他們;隻要你有錢,他們會儘力推銷你的作品,為你拉上一票。

這種做法是擺在明麵上的,奧斯卡甚至不加避諱。

合理合法的東西,避諱乾嘛?總統選舉,還有政治獻金這一說法呢?也沒見美國方麵的法律不同意。

怕啥,甚至收受的清單都清晰可查,收費還公平合理。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隻要把這接近一千個人的評委團隊成員全部公關一遍,砸下一個天價費用,就能百分百的提名,且隻要你的作品符合奧斯卡評選的最低水平線,水出來一個奧斯卡小金人也不是什麼事。

後世的《拆彈專家》就是憑借著金錢攻勢,在一眾競爭對手中成功捧杯最佳影片。

當然了,這裡麵也是涉及到一個值不值得的問題,畢竟拍電影是為了賺錢的,而要想利用獎項擴大知名度,賣出一個好價錢,那麼公關費用的支出就必不可能太誇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