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親切(求訂閱推薦)(1 / 2)

() 5月20日,啟程的日子。

萊曼打點行李,準備回去戛納。

同行者隻有托馬斯、希拉裡-斯萬克。

瑞恩原本想跟著的,可這貨上一次已經回去度了個假,加之公司事務繁忙,萊曼這又一走,更是欠缺管理人手,不得已,隻得留下看“家”。這會估計正在辦公室喝著苦咖啡,彙聽工作,簽字撥款呢。

至於主演為什麼隻有女主角跟著。

還是因為這次去本就不是什麼大事,再者伊斯特伍德老爺子早就提前去了戛納。

姑娘又因為接不到工作,處於瞎無聊的時候,非常樂於接受萊曼的邀請。

至於需要準備的東西,除了幾件換洗衣物,就是《百萬美元寶貝》的拷貝盤。

這是電影的最終版本,配樂、旁白、字幕......都是萊曼和托馬斯以及瑞恩那段日子慢慢製作出來的。

當然,拷貝盤在華納的人手裡,也是他們負責電影展映的一切事宜。

下午一點半,三人坐飛機先到了巴黎國際機場,然後再搭汽車抵達目的地。

到了戛納,萊曼覺得很是輕鬆。

眼前的一切還是那樣熟悉。

自他過來這邊,去過威尼斯,去過美國很多個城市,也去過澳大利亞、加拿大、新西蘭等地取過景,但都沒有太大的感觸,唯獨戛納能讓他有一種身心上的舒適。反正,挺奇怪的感覺。

滿滿的親切感。

回到家,一切都和離去時沒什麼兩樣。

每年的這個時候,也正是遊客最多的時候。

熱熱鬨鬨的,大家討論的話題也多是電影。

可以說,戛納電影節已經深深影響了這座海濱小鎮。深入到城市的文化和血液裡。

也從沒一個地方能以一種名號吸引這麼多的遊人。

五湖四海的,密密麻麻的從各處齊聚到這來。

可好笑的是,大家抱著對電影的熱愛和虔誠趕赴此處,殊不知,在某些人眼裡卻隻是一場生意。

畢竟戛納說是選片公平,但能參展的,一般隻有兩種人。

一種是戛納培養的嫡係,例如萊曼這種。

另一種是新人或有實力的電影公司主推的作品,是另類的嫡係,或靠關係或是人脈又或是本身的影響力。

總之,沒點門路,電影的質量再好,表現手法再新穎,窮其一生也很難得到參展的機會。倒是柏林的那群頑固到極致的評委還有點可能,去捧一個“什麼都沒有”的電影人。

畢竟戛納現在太值錢了。

光從數據上來說的話,今年報名的電影在1300多部以上,可最終能進入主單元,角逐大獎的,不會超過60部,還包括影評人、媒體綜評之類的邊角料獎項。

戛納的主辦方又喜歡保持自己的關注度。

那要有關注度,大導演大製作自然必不可少。這也是為什麼戛納妥協好萊塢的原由,你看,柏林電影節不就把自己玩脫了嗎,近些年,獲獎的作品連個聲響都沒有,就會被人遺忘。

反觀,戛納和奧斯卡,一個比一個會造勢,這才有了如今的風光。

所以,說難聽一點,參展的名額其實一開始就是被內定的,電影節還沒來到,就已經被有需要的人全部瓜分乾淨,偶爾留下一點,又要捧本土的導演或者嫡係前輩推薦的新丁,哪有其他出頭的機會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