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三十七章(2 / 2)

比較尷尬的情況是,所有人都高估了大明各地的抵禦能力,各種因素疊加,導致吳三桂還沒有帶兵到達京城,在半道上就聽聞城破了,崇禎皇帝也自縊身亡了。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曾有人上書勸崇禎皇帝遷都或者往其他的地方逃,畢竟老話說得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可崇禎皇帝至死不退,直到最後,於煤山上吊,並留有遺詔,大意是屍體任憑處置,不要傷害任何百姓等等。

這就意味著,帶著部下前往京師的吳三桂這時不僅沒有了國家,也沒有了頂頭的君主,他隻好領著軍隊反身北上,返回山海關繼續鎮守。

而此時的吳三桂和其所處的山海關對於李自成和大清來說,十分重要,甚至可以這麼講,他是兩方勢力競爭天下的關鍵。所以,吳三桂的選擇就很是要緊了,他也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如果倒向身為滿族的清軍,算是叛族;可李自成的大順軍屬於明朝的反叛軍,若是倒向那邊,就是叛國。

兩邊他都打不過,並且最後的輸贏同樣是未知數,不占邊不傾向任何一方才是吳三桂內心最真切的想法。

可惜,不行。

清軍和大順雙方對吳三桂勸說的信件是一封接著一封,再三猶豫之下,吳三桂原本是比較偏向身為漢人的李自成,畢竟王朝更替自古都有,但是京城傳來的消息轉變了他的這個念頭。

因為大順軍餉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軍隊的規模人數越是壯大,所需要的軍餉物資就越多。以往的農民起義軍可以靠所謂的“劫富濟貧”來發軍餉,打劫那些富庶的大戶接濟貧困的自己。可攻占大明都城以後,才發現國庫裡空得可憐,身為一國之主的崇禎皇帝如此之窮這倒是沒有想到的。

不過問題不大,那些文武百官勳貴都還在,抄誰不是抄呢。

這一抄就出了問題,軍紀一經放鬆,就壞事了。李自成麾下得力將領劉宗敏衝進了吳三桂之父吳襄的府上,扣留了吳氏成員三十多口人,還強占了吳三桂的寵妾陳圓圓。

衝冠一怒為紅顏?並非如此。

他還沒有倒向李自成都麵對這樣的威脅和羞辱了,可以預見最後的結局不怎麼好。吳三桂心中懷疑大順的誠意,甚至覺得即便他選了李自成,一家老小的下場可能也無法挽回。再加上大清的多爾袞在一邊煽風點火地誘降,索性主動聯係大清。

李自成正值推翻明朝意氣風發的時候,瞧見吳三桂不願意投降,還同清軍態度曖昧,就立馬決定發兵征討,以防大敵入侵。可惜沒有打過大清和吳三桂的聯盟,大敗退回京城,殺了吳府上下幾十人,隨後迅速撤離京城。

吳三桂打開了山海關,清軍入關,阻擋了八旗許多年的堅固堡壘自此敞開。

吳三桂從明朝崇禎時期的平西伯變為大清能夠世襲且設藩地在雲南的平西王,除了投向清軍後一路追隨到處作戰的赫赫戰功以外,還同一個人有關係,那就是明昭帝朱由榔。

崇禎帝自儘後,按理來說,明朝已經滅亡了。但總有宗室不甘心,他們打著“反清複明”的旗號建立了南明政權,不過內訌不斷,前後擁立的三個皇帝都很快被大清剿滅,桂王也就是被稱為永曆帝的朱由榔已經是南明的第四任皇帝了,剛即位不久,就麵臨清軍舉兵壓境的局麵,隻能以保存實力為主要策略,又加上各地漢人予以支持,輾轉雲南、兩廣等地區與大清周旋。

卻未曾料想,明朝降將吳三桂率領清軍突然殺出,措手不及的南明丟盔棄甲,永曆帝隻能帶著南明殘餘勢力逃往大明的附屬國緬甸,尋求機會是否能夠東山再起。

更加倒黴的事情發生了,緬甸發生了政變,對南明還算友好的國王被處死,一直持有另一態度的緬甸勢力掌權了,看著領土範圍日漸擴大的大清,新上任的國王非常有眼色,主動將南明永曆帝交給大清表示友好。

吳三桂將南明的這些人壓回雲南,沒過多久就絞死了永曆皇帝朱由榔。至此,南明結束,興複明朝已成為不可能的事實了。

等到年輕並有雄心壯誌的康熙登基後,藩王擁兵自重等各種不利大清的因素經多年累積,已經造成了很大的隱患,康熙決定刮骨療傷——撤藩。

最終,吳三桂與大清翻臉,起兵反清,後在衡陽稱帝,立國號為“周”。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