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的東西可能缺乏,不過大部分的糧食都是外來,編織袋這種包裝物無論如何都是管夠的全文。
將四分之一的人動員過來,這十畝地的馬鈴薯不到半天就收完了,不過現在不需要爭這點效率,雖說有許多人在宿舍裡躍躍欲試,在土地上勞作的還是最初劃定的人數。被塞得鼓鼓囊囊的紅□狀編織袋一袋袋地立在黑褐色的土地上,興奮地刨挖撿拾的人們背後,擔當運輸的男人們將串好袋口的馬鈴薯扛起來,到接近入口的地方過磅——磅秤是照雲深的指導,一些關鍵零件也是由他提供的前提下仿造出來的。
“3729……3952……4103……”負責統計的少年用削尖的木棍在地麵上累加著,最後得出了一個數字,“3號田,4653斤!”
又一陣歡呼響起,雖然在1號和2號田的數字算出來的時候人們已經震驚過兩次,但聽著比他們最樂觀的估算都高出七八倍的收獲量,在勞作中額頭已經滲出汗水的采收和搬運工們帶著驚歎的笑容,一邊小聲討論著一邊繼續自己手上的工作,間或用一種感激和崇敬混合的眼神看向不遠處那個稍顯清瘦的身影。
平均畝產2000公斤,薯塊直徑平均都在5公分以上,能夠達到這種產量雲深也有些意外,雖然在引種的時候,隨著薯種過來的種植資料對這個高產早熟品種的介紹是大田畝產平均達到2500公斤,肥水良好的地區甚至能達到4500-5000公斤。在這裡不管雲深還是其他人都對這些作物的生長相當關注,雲深說是沒有多少把握,心裡對產量如何還是有個底限的,結果比他預設的下限1000公斤要好得多,對他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驚喜了。
“如果在春季新耕的土地上也能有這種產量,您立下的五年計劃中的糧食產量,我們說不定一兩年就能達到了啊!”南山族長難得表現出了情緒激動的模樣,對已經在族長之位上殫精竭慮了十多年的他來說,相比過去從山間的小穀地中艱難收獲的那點糧食,眼前的場麵簡直是做夢都想象不到的美好。
不到三個月的生長期,將近十倍的畝產產量——兩個多月之前,那些被切成碎塊的薯種在塑料大棚裡冒出它們嬌嫩的新芽的時候,又有誰能給想象到這些被術師寄予期望的小苗居然有如此驚人的產量,簡直如同神的恩賜?
除了南山,其他部族的族長對此也是差不多的態度,尤其是其中幾個過去生存方式是以采集和狩獵為生的部族,他們遵從術師的命令,用自己完全不熟悉的工具伐木,挖土,綁紮,搬運各種材料,看著土石變成方正的土坑累積起來變成建築,木頭在短暫得像是眨眼的時間裡變成一座龐然大物,透明堅硬的寬大晶片被嵌入框架裡,成為陰沉的天空下也在發亮一樣的神奇造物……而如今,他們見到了術師向他們展示的另一種力量,關於土地之中隱藏著怎樣的財富。
雲深卻是不能就此心滿意足的,“產量比較理想,不過新耕田的情況和溫室不同,種植規模擴大,水和肥的條件就會降低,尤其是肥料。”即使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人生中,雲深對農業的認識隻停留在一些紙麵資料上,實際接觸少得簡直可以不計,他也知道化肥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發揮的關鍵作用。這次的馬鈴薯種植中那一噸複合肥發揮的作用因為沒有參照物計算不出具體數值,但春季開始的種植是不可能再有同種條件,糞肥恐怕也會供應不足,“到時候的產量可能會再降低一級。”
“……會降低到多少,術師?”吉茨族的族長小心地問。
雲深略微思索了一下,“土地條件不同,2000-3000斤之間吧。”
“那樣也很好了。”通山族長苦笑著說,術師如果知道,過去他們為了幾十或者幾百斤糧食需要付出多少,就會明白哪怕是條件變差之後降低的產量對他們來說也已經非常豐足了。
塔山族的族長也說道:“大家一起做,一年最少可以開出幾百畝平地,種出來的糧食不僅完全夠吃……”他看了一眼黎洪。
前遺族的翻山眾首領沒有回應他的視線,塔山族長的言外之意卻不難被周圍的人理解,術師為將來立下的堪稱宏偉的五年目標中,包括土地產出在內的所有物產,那些個龐大的數字顯然是必須外銷才能消耗的TXT下載。至少在見識到馬鈴薯這種作物的產量之前,術師提出的目標對他們來說還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遙遠理想,而現在至少在農業方麵,已經有一條看起來非常平坦的道路擺在麵前。
“馬鈴薯這種作物的營養比較單調,作為主糧還是有點欠缺。”雲深說,“開春之後擴大種植麵積是肯定的,不過露天大田種植和溫室環境有很大不同,作物的生長狀況會明顯受到氣候等因素的影響,除了土壤耕作和肥水管理,還可能出現鼠害,蟲害或者病害。”
沼澤深層的泥炭是一種相對純淨的種植介質,表麵植被經過一次焚燒的表土也算是經過了初步消毒,可能還有品種陌生的因素在內,在溫室植物的整個生長過程中,不僅技術指導手冊上注明的常見病一樣也沒有發生過,連蟲子都十分罕見。
“術師,您是打算在春季開始之後種植新的作物嗎?”韓德族長問道。
“我打算用一部分土地種植春小麥。”雲深說,“如今已是二月初,小麥種子的春化可以開始了。”
大多數人對馬鈴薯這樣高產的作物都感到很滿足,雖然口味單調,吃多了肚子也會難受,但容易入口,易存放,種植方式簡單,最重要的是產量實在高得驚人,不過術師要做的事情從來沒有錯誤的,這個“春小麥”既然是他決定要種的作物,一定也有它本身的特殊之處。
“春化?”有人疑問道。
“為了讓種子正常萌發,需要將它們放置在寒冷的環境中處理一段時間。”雲深說,“春小麥的產量相對較低,生長周期較長,對土壤和肥水等種植方麵的技術要求也高一些,不過相比本地品種,它們經過長期改良還是有優勢的……時令方麵的事我就不了解了,這方麵工作是由山丁負責的是嗎?”
“是我,術師。”一名手腳粗大的遺族中年男子走出半步應道,他的手上還帶著泥土,剛才的采收他也參與了,因為術師可能有所安排才跟過來。
“還有一些作物要成規模種植,像是玉米,花生和甜菜,”雲深說,抬頭看了一眼溫室外雲層厚重的天空,“這塊土地還是太陌生了,沒有能夠用於參照的氣候記錄和種植經驗,物候學對我來說也是完全陌生的學科……”
他思考了一會,周圍的人仍然對這些名詞有聽沒有懂,隻有安靜等待著不打擾他,雲深分神的時間不長,很快就反應了過來,“不急於短時間之內推廣,對農時可能有要求的作物還是先在試驗田分區試種,總結出規律之後再因地製宜。南山族長,試驗田的標準比較嚴格,稍後請你帶著墾荒團的幾個骨乾到辦公室來。”
“是的,術師。”南山族長說。
“在三月之後,中旬之前,氣溫會在某一天突然結束極寒,轉回正常溫度……”雲深說,“可惜不能確定是哪一天。”
黎洪蹙眉也露出遺憾夾著慚愧的神色,翻山眾過去前往撒謝爾部落交易的時間基本都在夏末秋初,隻有極少數情況下會在暮春或者深秋時動身,雖然這條路走了幾十年,他們對周邊地貌也算是十分了解了,卻很少注意這邊的氣候變化。部族裡過去照顧田地的人倒是對節氣天時很有把握,但山陽山陰隔著一道山梁風水都會不一樣,何況他們是跨越了這麼長一段距離來到的這一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