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誇張地說,現在在當地,諸多官員們加起來也比不上一個芃芃說話管用。百姓們相信五公主是上天派來拯救他們的小仙女兒,至於地方官員,雖說也是朝廷任命的,但都各有各的小心思,未必能一心為百姓們著想。
不過,總的來說,因為芃芃的緣故,百姓們對朝廷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也比之前強了許多。就拿當地不作為的知府來說吧,之前百姓們在對知府不滿的同時,心中對於朝廷、對於那遠在京城的皇帝未必沒有產生過疑慮,但隨著他們對芃芃的好感度與日俱增,他們對於朝廷自然也越發有歸屬感,覺得屍位素餐的知府隻是個例,朝廷是一時被蒙蔽了,才會派這樣一位知府來管理他們。
芃芃離開的那日,無數百姓自發地聚集到路邊兒為她送行,眼中儘是不舍之意。
知府笑容滿麵地為芃芃遞上一把萬民傘,這種傘,向來是百姓們送給受他們擁戴和愛護的地方官的,代表著這名地方官像傘一般庇佑著當地的百姓們,其中也蘊含著挽留與不舍之意1。芃芃作為一個公主,能夠得到這樣一把萬民傘,可見在短暫的相處之中,當地百姓們對她的認同度有多高。
周圍的百姓們想要更加靠近芃芃一些,卻被芃芃周圍的侍衛們無情阻攔。不久前才發生過芃芃遇刺之事,侍衛們就是心再大,也不敢再放任不知底細的人靠近芃芃。若是有那逆賊偽裝成百姓再來謀害芃芃,可就糟糕了。
在被百姓們憤怒以對之後,侍衛們也隻得露出了無奈的苦笑,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心中暗自為五公主的受寵程度而心驚。
芃芃看著周圍兩眼淚汪汪的百姓們,甚至其中還有不少熟悉的、但是叫不上名字的麵孔,心中亦是感慨萬千。她認為,她隻是做到了她該做的事,身為一國公主,享受民脂民膏,在百姓們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她自然要挺身而出,做力所能及之事。她沒有想到,她的所作所為,能夠得到如此誠意滿滿的回饋。
傅恒看著眼前這一幕,亦是感慨地道:“這便是民心啊。”
聽說公主出生那日,皇上曾因公主的誕生而高興不已,直道祥瑞至,河清海晏之日不遠矣,當時傅恒還不以為意,可如今看來,還是皇上有先見之明。
倘若這不是個公主,而是個阿哥,大清的未來無憂矣。
想到這兒,傅恒又不由搖了搖頭。多想無益,得了芃芃,便是大清的幸事,究竟是阿哥還是公主,並不打緊,做人不可太過貪心。
在芃芃與百姓們依依惜彆完並約定了日後有空會回來看望他們後,以為自己終於逃過一劫的知府大人剛想擦一擦汗,就聽百姓們對芃芃的叮囑裡加了一條:“公主殿下回京之後,彆忘了告訴皇上,知府大人他太懶了,平時隻會嘴上吩咐人,壓根兒就不怎麼管我們,得儘快把他換掉!”
知府大人聞言,擦汗的動作一僵。
芃芃似笑非笑地睨了知府一眼,對那出言的百姓道:“本宮知道了,本宮會將你的話原原本本地告訴汗阿瑪的。”
那人聞言,遲疑了一下,又道:“其實,也不是非要換掉他,總體來說,他這個人不算太好,但也不算太糟,至少跟那等魚肉百姓的官員比起來,已是好了很多……就是他太懶了,喜歡得過且過,如果還讓他做官,一定要派個嚴厲的長官或者副手盯住他。”
知府雖有諸多不好之處,但在這些天的抗災工作之中,也還算儘心。這名百姓隻要一想到知府挽著袖子下地乾活的情形,又不由心軟了一瞬。
芃芃聞言,指著這名百姓對知府感歎道:“聽聽,由於你的不作為,險些造成災情失控、百姓們流離失所,如今你不過是給了他們些微的幫助,他們便又願意原諒你,再給你一次機會。你日後若是再向從前那樣,你對得起誰?”
“不敢了,微臣再也不敢了!”知府大人慚愧地低下了頭。
從前的他隻知做官是件光宗耀祖的事,如今,他才懂得,這頂烏紗帽上頭,負載著一些沉甸甸的東西,不是單純的利益或者榮耀就能夠囊括的。
過了一陣,知府遲疑地看向芃芃:“此番,微臣出了如此大的紕漏,這官,還能當得下去嗎?”
先是抗旱不利,後又讓白蓮教的人跑到了他的地盤上行刺公主,說真的,在發生了這兩件事之後,他已經不指望能保住頭上的這頂烏紗帽了,能保住小命都不錯了。
“你這官當不當的下去,本宮說了不算,汗阿瑪說了才算。他若是覺得你還有救,興許會讓你繼續當下去吧,不過多半要貶官,他若是覺得你沒救了,你自然就隻能灰溜溜地回老家了。”
“下官明白了。無論皇上如何決斷,都是下官應當承受的。”
……
芃芃離開京城時,還是桃花紛飛的陽春三月,待她回到京城時,已是盛夏,荷花開滿了池塘,脆生生地立在荷葉上,粉嫩嫻雅。
彼時,旱災最為嚴重之處,都已經控製住了情況。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而這與芃芃以及傅恒一行人的努力脫不開乾係。
各地的百姓們紛紛對芃芃歌功頌德,在提到芃芃的時候,自然也免不了帶上乾隆幾句。畢竟,若是沒有乾隆,哪兒來這麼好的公主呢?
對此,乾隆頗為自豪。
這些日子,無論是前朝大臣們,還是後宮妃嬪們,時不時就會聽到乾隆炫耀自家閨女的聲音。
他們能怎麼辦呢?還不是隻能乖乖聽著,認真應和著?
芃芃在外勞累的時候,皇後也沒閒著,先是以削減後宮用度的方式,來做出表率,而後又打著太後的名義進行了一場募捐,不僅讓受災地區嚴重的百姓們得了實惠,也讓太後、皇後並一眾後妃、貴婦們得了好名聲。
女兒在外地為乾隆爭臉,妻子在京中為乾隆做臉,乾隆對於這般懂得為自己分憂的妻子,自是愛重非常。自旱災爆發以來,他便極少宿在後宮之中,偶爾有幾日去了後宮,也多半宿在皇後處,這可羨煞了一眾妃嬪。
隻是,此時的她們,無論是誰,都沒法奪走皇後的風頭,誰讓她們沒有一個像五公主那樣的女兒呢?
至於皇後削減後宮用度拿來賑濟災民一事,在不少後宮妃嬪們看來,就是在拿著她們的東西做臉麵。外頭的百姓說起來是讚美後宮娘娘們人美心善,可誰人不知,這事兒是皇後打的頭,自然也唯有皇後能夠博得最好的名聲,得到最大的好處。
後妃們心中雖這麼想著,卻不敢表露得太明顯,皇後索性裝作不知。
隻要她夫君好,女兒好,自己也開心,就是了,她何必去管那些後妃心中在想什麼?
皇後一麵在京中操持著各項事務,一麵盼星星盼月亮地等著芃芃回來。她的女兒自出生後便一直跟在她身邊兒,還從來沒有離開她這麼久過。
也不知這些日子,芃芃在外地,有沒有吃好、喝好、睡好,長高了沒有。還有,聽說芃芃在祈雨之時曾遭到了刺殺,也不知有沒有受傷。
在得知女兒回京的消息時,皇後是既激動、又忐忑。
外人關心的是芃芃這次得了多少讚譽和民心,皇後卻隻關心自家女兒在外頭過得好不好。
等芃芃終於出現在她跟前,她不禁拉著芃芃潸然淚下。
芃芃在見到久違的母親之後,麵上也泛起激動之色,如乳燕投林般,投入了皇後的懷中。
許久不見,母女倆自有一番衷情要訴,周圍的人都體貼地散了開來,將空間留給這對母女。
芃芃與皇後各自交換了彼此這幾個月中所經曆的事,雖然隻有短短三個月的時間,但芃芃在宮外的經曆卻十分豐富,沒個幾天幾夜說不完,她便先撿著一些緊要的、有趣兒的說了。
待聽皇後分享她的見聞時,芃芃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這麼說,這些日子以來,五皇兄常來額娘身邊兒儘孝?”
作者有話要說: 1萬民傘資料來源於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