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乞巧放河燈(1 / 2)

那日之後二人倒是多了些話題, 也討論了在稻穀收割以後田地裡要種些什麼, 相處之間倒是有幾分民間夫妻的模樣。

小阿哥長得也快, 金龍也在之後許久沒有整天整天的跟著小阿哥了。

時間過的快, 這沒過幾日就到了七夕乞巧節了。前一日,七月六日時,陳繡茗就吩咐芳華盛了一碗水在院子裡曬著。

七月七日午, 康熙與太後領著後宮眾人拈香行拜祭禮。

按規定, 祭拜“千牛河鼓天貴星君”與“田孫織女福德星君”,祭拜時擺放香案和牌位,貢品擺鹿肉、醃肉、芹菜、香菜、春不老、王瓜、冰茄子、豇豆角、扁豆角和做工精細的巧果。

七夕節的吃食都冠以“巧”字, 其中“巧果”是最具特色的食物。

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是七夕麵類食物的總稱, 款式多樣,有采芝花籃、吉祥仙糕、如意雲果等等。

每到七夕, 禦膳房內外的餑餑房都要連夜趕製應節麵食, 七夕的巧果。其做法是用油、麵、蜜糖為原料進行調和,再用模子壓出各色新奇精巧的圖案來, 或蒸或炸製成熟食。

巧果,每七樣裝作一份兒,再用芝麻、紅豆等作為點綴, 最後呈上桌案食用。

今日祭拜設宴皆是在瑞景軒,祭拜過後便各自落座。此時不隻是有康熙的後宮眾人在此處,還有各個阿哥及隨行的福晉等。

“今日乞巧節不必拘束, 如今也可看影了。”康熙道。

“是啊,哀家看都是不論妃嬪還是各個福晉格格,帶來了曬水來的。”

乞巧節丟針看影,將針放於水中,日光透過針在碗底留下影子。

丟針看影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碗中的水並非普通的水。碗中的水是七月六日中午開始,至七月七日下午曬出來的水。

經過接近十二個時辰(二十四個小時)的靜置沉澱,這碗水已經擁有了“水張力”,因此可以托起繡花針。隻不過,此時人們管這個叫“水皮子”,隻要手穩,幾乎都能將針放置在水麵上。

一段時間後,康熙和太後站了起來,看了所有人的影,最後太後道“有的針影像個梭,四格格說,手巧能織布;有的針影還是個針的樣兒,能紮會繡……”

康熙聽了後問太後“那依皇額娘而言,這今日誰的針影最好啊?”

太後笑笑“皇帝若是讓哀家誇,哀家隻誇貴妃,她的手巧哀家可是看見了的,想賞也是真想賞,隻是這針影確實不好喲……”

“皇額娘真是給臣妾臉麵,臣妾這針影確實不大好看。這接下來的穿針臣妾可都不參與了,若是皇額娘願意,獨獨為臣妾準備一分兒賞也可行。”這接下來的穿針是在晚上,雖說燈火通明也是有些費眼費神,陳繡茗可不想再來。

“皇額娘賞的是給手巧的準備的,你討什麼,朕單單為你備一分兒就是。”康熙搖搖頭,也不能讓太後失了公平。

“臣妾謝萬歲爺。”

康熙一笑,微微揚手,李德全揚聲示意戲班子可以上台子開場了。

乞巧節的月令應承戲有兩折,分彆為《七襄報章》、《仕女乞巧》。

這戲都是宮裡邊兒規定的戲,陳繡茗還在閣中時便不愛聽戲,此時也是沒將注意力放在戲台子上。

陳繡茗這些日子歇的懶散了,也未出去走動,倒是不曾見雍親王的氣運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原先那黑金鱗片的蛇已經,變成的全是金色鱗片,且龍角已經長成的半龍。

原先雍親王的氣運都不是如此模樣,是發生了什麼,還是……康熙已經下定決心了?

康熙四十九年就下命在暢春園修建開雲鏤月賜予雍親王,那時幾乎所有參與奪嫡的阿哥都處於低迷期……

那樣的舉動怕是已經在暗示了吧……

陳繡茗隻是瞥了雍親王一眼就看向了了戲台子,今日天氣熱小阿哥就沒抱來,留了蘇嬤嬤照顧著。康熙的金龍今日也跟來了,來了也沒亂跑,隻是緊緊的跟著康熙,時不時還盤盤柱子。

因著暢春園的建築偏向樸素,不像宮裡那般奢華因此金龍盤在柱子上也是比在宮裡時顯眼的多。

兩折子戲唱完,也是到了掌燈的時候了,屋裡屋外很是明亮新月初上,就有太監拿上來了穿針的器具上來了。

這穿針是分了兩撥的,即妃嬪福晉等主子一撥,宮女等奴才一撥。如此一來就不會讓宮女們下了主子的臉麵,且賞賜也能分開,有個主仆之分。

這穿針也是一件兒麻煩事兒。每人發兩組針線,兩根簽子,兩根帶子。

要求把兩組針,分彆用細線和粗線穿好,穿好之後線的剪口比齊,必須在線的上麵結上扣,十根針的扣要結的一般齊。

然後把帶著針的線垂下來,搭在竹簽子上,套好針後再用彩帶子把竹簽子的一端紮緊。彩帶子的結尾處還要有個蝴蝶結,並和簽子另一端的孔雀頭對齊。

這等費心神又費眼睛的身子不好或是年齡偏大的是做不了的,在場的也沒幾個年輕的妃嬪,倒是跟來的福晉格格年齡小的多一些,一炷香之後倒是有幾人完成了,太後也未論優略皆賞了一套首飾頭麵。

再之後就是宮女了,宮女進宮都是要考校刺繡的,且有些宮女也是善針線刺繡的手很是靈巧。

宮女參加的數量較多,因此地點都在外邊兒的遊廊上,遊廊也是掛了許多燈籠,完全不會覺得黑暗。

康熙和太後走在前,妃嬪、阿哥、福晉、格格緊隨其後,在走廊中遊走看穿針的宮女們。

有的宮女手巧,不多時便穿了幾根針了,有的宮女手拙一炷香(半個小時)後都未必穿了一半。不過她們也沒有懊惱或者不開心,今日穿針都是為了乞巧,討個喜慶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