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人在路上(1 / 2)

古代養家日常 曲流水 4817 字 5個月前

出了城門,大家麵麵相覷,皆鬆了一口氣。畢竟穆子期之前講的事太嚇人,大家一路走得提心吊膽,生怕有人認出他們直接砍殺,現在總算是暫時安全了。

“大郎,咱們要往哪裡走?”穆多糧走過來問他,才幾天的功夫,他臉上的皺紋似乎又深了一層。

“我家打算往南走。”穆子期看了一眼老葉氏,見她沒有反對就繼續說道:“先到普平縣找一下我外祖他們。”

聽說是去找葉家,大家都沒有意見。

這時候的人逃荒首選的就是去自己的親戚家或者有熟人的地方,即便沒有熟人,知道有同鄉在也行,因此隻要有人逃荒到某地安家落戶,當再一次發生災荒時,同鄉的人會不自覺地沿著前輩的路走。

當然,更多的人是在外舉目無親,走的時候全憑傳言或者跟隨大流,看到某地適合生存,或者走不動就停留下來,等有機會再看是否回鄉。

葉家是普平縣的商戶,在穆家人眼中是見識過世麵的人,而且葉家還有錢,現在聽說要到那裡,大家總算是有些安慰。

說實在的,大家即將背井離鄉,心裡很是忐忑,連穆子期也有同樣的想法,他對外麵的世界並不怎麼了解,但隻要一想到自己以往看過的資料就明白,逃荒路上是多麼危險了。

可是不走又不行,如今蝗災剛過,秋收根本就是沒有,長達半年的災荒已經使得村民的存糧吃得差不多了,比如穆家,要不是如此,他們之前肯定不會輕易答應從鄉下跑到縣城裡,畢竟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寄人籬下。

既然已經有了方向,穆家人就沒再糾結,直接朝普平縣的方向走去。和他們同樣逃出來的人也在低聲商量著什麼,到了這時,人流基本上就開始分流,但和他們一樣朝南走的人很多,大家默默地趕路,並不多言,就算要說話,也是壓低聲音。

這麼多人形成一道彎彎曲曲的人流,認識或同村的人都聚在一起,大家相互警惕。

此時天已經蒙蒙亮,穆子期大概掃視一圈,發現大多數人都是用扁擔挑著兩隻籮筐,裡麵放的是自己的鋪蓋或僅剩的糧食,如果家中有幼兒,還會放幼兒進去,大家的表情茫然又充滿了不安,這是對未來的恐懼。加上人群中時不時響起的嬰兒哭聲,平白添上幾分淒涼。

“大郎,你大外公那邊……”老葉氏跟在他身邊,此時她身上的綢緞已經換成了一般村民穿的粗布衣裳,手中的楠木拐杖早已不知去向。

她的另一隻手牽著穆子清。

“我們這裡有蝗災,鄰縣肯定也逃不掉,我相信大爺爺他們是知道的,隻是心存個指望罷了。”穆子期扶著老葉氏,“糧食可能不夠吃。”

他們穆家在寧安縣一共有五房人,大房穆多糧養住了兩個兒子,孫子輩有兩男兩女,加上大奶奶等女眷,共有十人;二房就是他們家,包括陳香和瑞珠,有六人;三房三爺爺穆多金,活到成年的兒子隻有一個,孫子輩有兩男一女,共有七人;四房的四爺爺穆多銀早逝,前幾年兒子兒媳都先後染病去世,如今四房就剩下四奶奶王氏和一個小孫子;至於五房,五奶奶不在了,五爺爺穆多銅有三個兒子,娶上媳婦後開花結果,家裡的孫子輩有一男四女,共有十二人。

穆子期剛才又清點了一遍人數,整個穆氏族人有三十七人,其中自家的青壯,包括五十多歲的大爺爺他們這一輩,一共也才十一人,相比之下,和他同輩的孩子實在是不少。幸運的是,族裡最小的孩子已經有三歲了,如果是嬰兒的話還不知道該怎麼養,風險太大。

最要緊的是,除了他事先保存的八百多斤糧食,穆家其他房的糧食並不多。

“幸虧大郎你能提前準備糧食。”說到糧食的問題,想起剛才其他人驚喜羨慕的目光,老葉氏心中充滿了自豪,同時又語氣佯裝發怒道,“早知曉你要買糧,你就該早點跟我說。”

她想起了昨晚匆忙從家裡出逃時隻來得及收拾一點細軟,那些難拿的大件都放棄了,現在想想,到底覺得可惜。

不過轉念一想,這些大件就算拿出來也沒地方放,現在整個隊伍隻有他們一輛驢車和一輛手推車,其他人都是用扁擔挑著,而且災荒時最值錢的還是糧食。

“我的驢車不就是用您的錢給打的?”穆子期安慰她。

老葉氏聞言歎了口氣,她現在回想起來,其實大孫子早就告訴她可能要逃荒的事了,隻是她從來不信,覺得安平縣還能撐得住,沒想到一個夜晚就……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