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獲得最後的勝利,可喜可賀。
放在以後的朝代,那可能就該把真愛抬上來了,要是一般的曆史劇也該這麼演了。
但皇帝真的就是為了奪權才跟皇後鬥,不是愛上彆的女人要送她當皇後。鬥倒皇後,他神清氣爽,終於可以安安穩穩的當自己的皇帝,沒有人來跟他分權了。
但是女主角,薑寅出場了。
她是第三女,本來好好的做自己的公主,很是自在逍遙。
本來也沒她什麼事啊,她也不是皇儲,就是皇帝關了皇後和長子,也沒有殺,不殺人這個習慣一直都在,犯罪就去乾活。她送走皇後和哥哥,就等著自己的處置,是不是還讓她當公主啊,還是也去紡織院乾活呢。
然後,當時負責處理皇後身後事的官員上表問皇帝,除了長子之外的這些孩子,您想怎麼處置啊。
皇帝可能是心軟,也可能是心虛。總之,他沒有讓薑寅去紡織院當女工織布織到眼瞎,而是讓她進宮當宮女了。
雖然沒了公主的身份,但總比進紡織院乾活強吧。
這麼一丁點的慈父之愛,給了薑寅機會。
她趁著替皇帝添茶守燈的時候,拿銅鑼把皇帝給敲死了。
以鑼擊首,致慘死。
她把皇帝敲死後,坐下來用皇帝麵前書案上的帛紙和筆墨,替自己寫了一道承天繼聖的詔書。
大概意思就是父死我繼。
我爹死了,該我當皇帝了。
然後把詔書送給了當時的幾位大臣,人人有份。
大好的春光,大臣們在家裡悠閒度日,終於皇帝和皇後的十年爭端告一段落,好日子要來了!
就接到了這封要命的詔書。
大臣們進宮時,薑寅已經住進了皇帝的宮,先皇的屍首也被侍人們好好的收斂了,她正在指揮宮女給她把先帝的龍袍改一改好穿,突出一個過年穿新衣的快樂。
大臣們進宮麵見時,她連笑容都收不住。
麵帶喜,尤不儘。
大臣們麵如菜色,可……已經沒有人選了。
皇後在紡織院,而且是先帝貶進去的,再說先帝已死,現在皇後也不可能生出新的繼承人了。
原皇儲剛切過,還躺著。
薑寅還有一個姐姐一個妹妹,也在宮裡當宮女,聽到薑寅的所作所為全嚇癱了,沒有一個看起來有帝王之相。
薑寅人如其名,在當公主的時候就有點瘋,屬於順者昌,逆者亡。
她當年因為排行不得為帝,少女時在宮中曾言若為帝,必置百夫院。
我要當了皇帝,蓋個宮殿放一百個帥哥進去!
突出一個昏君氣質。
但怎麼說呢。
大臣們對女帝接受良好。哪怕商朝已經有不少男帝了,但女帝繼位時,大臣們一般都沒有意見,甚至更樂意女帝繼位。男帝想繼位要麼是撿漏,姐妹死了,要麼就要過大臣們的九九八十一關,不把大臣全壓服了,不可能順利繼位稱帝。
先帝就是撿漏的,他是姐姐崩逝,妹妹太小,得繼皇統。
至於昏君,這算問題嗎。
大臣們對昏君也接受良好。
百夫院什麼的,一座不夠蓋兩座。
於是,薑寅成功繼位為帝。
而且她跟大臣們相處的也不錯,屬於吵吵鬨過了一輩子。
比如她殺父的事,史書所載,她也沒有要求修改或文飾。
哪怕是大朝會上被一二愣頭青大臣問到臉上,她也隻是一笑,反問。
皇權鬥爭,豈慮生死?
爭皇位呢,講道德嗎?
百夫院真的有,也不止百夫,活到八十見到十八歲美少年還喜讚。
此君美,可入侍。
長這麼漂亮的小帥哥,來服侍我吧。
她被大臣們誇的一個優點就是從來不生大臣的氣。大臣不用怕得罪她。
她的一生也沒什麼大成就,沒有擴張領土,隻是太太平平的當了六十幾年的皇帝。
她二十四歲繼位,九十一駕崩。
給商朝帶來了六十餘年的和平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