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第 333 章 回國(1 / 2)

國內時間3月24日上午, 京市的國際機場一如既往的熱鬨,來往的路人看到機場接機處有一群扛著長槍大炮的記者也見怪不怪,不過也有人會好奇地問一句‘今天又有大明星啊?’。

聽到問話的記者笑了下, 揚了下自己的記者證:“您看我是哪個媒體的?”

路人看了一眼, 驚著了:“喲, 人日的記者?今天什麼明星啊來頭這麼大?”

正在等人的記者們這會兒聊性正濃, 就和路人閒侃了起來:“前兩天的短道速滑世錦賽不知道您有關注嗎?”

路人眼睛一亮:“當然!我也是第一次看短道速滑的世錦賽, 臥槽咱們國家隊那叫一個大殺四方!”

說到這裡,路人興奮了:“哎喲我去, 今天是咱們華國隊的選手們回國的日子?!”

在場的記者也笑了:“您還挺了解的嘛!”

“那可不!”路人一臉的驚喜:“唉喲我以為是什麼明星,就想八卦一下就走, 這是咱們華國隊的英雄們回來, 那我可得留下來也一起接個機!”

說著,這路人大兄弟掏出了個手機,撥了個電話:“喂, 老張啊?我李遠啊, 我下機啦,不過我再晚些到你那哈, 你們先吃你們先吃, 我晚點到。”

“啊?有什麼事?哈哈,我跟你說,我運氣好, 今天這班飛機下機後遇到了一群記者, 問了才知道咱們華國的那個短道速滑隊也差不多時間回國了,我在這兒也跟著接個機!嗨呀,這難得能看到咱們華國隊的英雄選手們,我可得請他們給簽個名。”

名為李遠的路人大兄弟興奮地打著電話, 而在記者群的不遠處,這會兒也已經站了一群冰迷,他們從包裡掏出了個巨大的國旗給拉了開來,還有人掏出了一背包的小國旗,給周圍的冰迷們一人兩麵地發了起來,還有些人直接掏出了綁帶紮在腦袋上。

李遠看到了後也湊了過去,跟人家冰迷要了兩麵小旗子。

發旗子的人好奇:“你也是來歡迎咱們華國隊的冰迷?是咱們論壇上的嗎?線下聚會沒來過吧兄弟?”

李遠嘿嘿一笑:“路過的路過的,但這不是運氣好嗎?剛剛路過聽說國家隊一會兒到,我前兩天剛看的比賽,這不是尋思著趕緊一塊兒接個機,剛好想再蹭個簽名什麼的。哎呀,前麵幾天的世錦賽,我看體育頻道的宣傳做得不夠多啊,我也是碰巧才看到的比賽,咱們隊那個蘇涼,臥槽,那個1500米最後反超的,看得我眼珠子都瞪出來了……”

雖然聽出了李遠不是冰雪王國論壇上的冰迷,但是發旗子的冰迷也不介意,誰還嫌歡迎的人多嗎?

直接將兩支旗子發給李遠,那人笑道:“其實今年的宣傳和熱度已經很好了!你是不知道,就前兩年咱們短道速滑的世錦賽甚至是沒有全程直播的,隻有一些決賽之類的重要賽事有轉播錄播,”

“今年這一屆世錦賽,前麵有那個奔向世界之巔的電視劇熱度在,後麵還有一些相關比賽的熱度打底,整體的賽事知名度和熱度那可比往年高太多了,當然,和一些熱門的夏季項目沒法兒比,不過已經很不差了。”

發旗子的冰迷說得挺謙虛,實際上臉上早已經笑開了花。

事實上何止是‘很不差’呢?

簡直是太高了好嗎!

遠的不說,就說他們京市的二十二中吧,這幾天簡直就成了蘇涼榮譽的個人展了!

但凡是路過二十二中的路人,抬眼就能見著二十二中的門口專門豎起了兩根特彆長的竿子,然後在學校門口直接擺開了陣勢——【熱烈慶祝我校在校學生蘇涼成功斬獲2003-2004瑞典哥德堡短道速滑世錦賽男子1500米冠軍,實現了我國在該項目世錦賽上金牌0的突破!】

那碩大的字體和信息量拉滿的橫幅,就差沒把炫耀倆字刻在上麵了。

等第二天蘇涼拿下500米金,那橫幅當天深夜就又加了一條——【熱烈慶祝我校蘇涼同學成功斬獲2003-2004瑞典哥德堡短道速滑世錦賽男子500米冠軍!】

至於第三天比賽結束那就更不必說了,橫幅當場又加了3條,分彆慶祝蘇涼的男子1000米金、男子5000米接力金牌和拿下了滿分141分創造了曆史的超級全能王。

二十二中經過這兩年,借著蘇涼的這條線,和短道速滑國家隊打下了很好的關係,繼而也把原本在打造的體育特色學校添加了和冬季項目的深度捆綁。

這兩年時間裡,學校的這個冬季項目發展很不錯,在全國範圍內的青少年賽事中出了好幾位成績不錯的同學,雖然當前階段的冬季項目在各大高校鮮少有體育特長生名額基本隻能走單招,但是純粹從興趣養成和基礎學習上來說,二十二中的這個‘選拔-學習-專業通道輸送提升-國家隊教練特彆可乘體驗’的一係列配套流程還是為它打響了知名度。

同時二十二中借著這方麵的知名度,在其餘更有益於學生升學的項目培養上也逐步走上正軌。

總之,不提這些閒話,反正蘇涼作為二十二中的活招牌,那真的是已經被二是二中的校長給打造成了校內偶像,就這段時間光學校裡不止是學生,老師們相互之間閒聊起來提到的也都是蘇涼在世錦賽上取得的好成績。

他們的校長更是每每聽到都走路帶風,覺得自己學校裡有這麼一個學生可真是太幸運了。

從二十二中的學生老師再加上每天經過二十二中的路人輻射開來,原本就是一個不小的輻射群體了,再加上《奔向世界之巔》這電視劇首播數據實在是好,在首播之後又售出了二輪三輪的播放權,就前段時間的寒假,它就取代了像是《西遊記》和《還珠》、《新白》等寒假熱門重播劇集……

用部分觀眾的話來說就是:這個寒假怎麼回事?打開哪個台都是《奔世》?

但因為此前《奔世》電視劇的討論熱度和趣味性的反複傳播,讓不少當初沒有追劇的觀眾又或者當初沒有看夠的觀眾確實也樂於再反複觀看,因此哪怕是二輪三輪的電視劇播放,收看的人都還挺多。

《奔世》的製作方和版權方的頭腦也很活泛,就比如冬運中心和國家隊這裡就考慮到了可以繼續借著這二輪三輪的電視劇放映繼續擴大世錦賽的影響力,因此在售賣電視劇版權的時候加上了在世錦賽期間配合推廣世錦賽的條款。

因此廣大掌握著家庭遙控器選台權力的群眾們就多多少少都知道了《奔世》電視劇裡提到的‘短道速滑世錦賽’在3月19-3月21日期間會在體育頻道直播的消息了。

有了這樣的群眾基礎之後,再有以蘇涼為首的華國隊選手的驚人發揮!

等世錦賽結束之後,不少過去沒了解過比賽光看過電視劇的觀眾又一次迷糊了。

——說好的華國隊不夠強呢?

——合著你這電視劇裡說的華國隊不夠強,意思是華國隊沒有連女子組的金牌一起橫掃,所以不夠強啊?

當然,這種疑問在體育頻道的直播間裡,也有林方正和廖雨薇代為澄清了,於是觀眾們再一次知道了‘蘇涼’這個名字的威力。

什麼全能王啊,什麼讓全世界青少年哭泣的世界青少年紀錄啊,什麼橫掃男子全部單項讓全世界選手哭泣的大魔王啊……

總之就在世錦賽期間,蘇涼在國內的知名度更創新高,就蘇涼目前的熱度啊,那和國乒隊的那些全國人民耳熟能詳的名字也大差不差了。

***

京市機場裡,等著接機的冰迷和記者們終於等到了國家隊身影的出現,國家隊的工作人員們也很知道這些記者們想拍什麼,於是早早地讓蘇涼站到了隊伍的最前方。

果不其然,等蘇涼一行現身時,接機處的一群記者長槍短炮就開始瘋狂哢擦哢擦響,閃光燈也明明滅滅的,這些體育記者或追社會新聞的記者吧,拍起照片來根本不管被拍攝的主體究竟好不好看造型美不美觀,總之主打一個直男攝影。

不過等一陣狂風驟雨般的拍攝結束之後,有攝影記者從相機的液晶顯示屏上一看——嘿,您瞧怎麼著?還挺帥!

要麼說蘇涼能吸引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和觀眾緣呢?

就他這形象,哪怕是冷冰冰的一張小冰塊兒臉,那也比旁的選手要好看一大截兒,就他和他師兄倆人站一塊兒,你都不知道這拍的是電影明星呢還是運動員。

到場的不僅有這些報紙媒體的記者,體育頻道和央視新聞的記者更是少不了,等到蘇涼靠近了之後,記者們的采訪話筒和錄音筆也都堆到了他的手裡,因為數量太多蘇涼一個人還捧不住,還是邊上的沐遠笙伸手給幫了忙。

緊接著就是記者們憋了好些天的問題,像是什麼1500米決賽的逆襲啊,又或者500米橫掃金銀銅的感想啊,又或者最後1000米賽前采訪是否是一種賽前心理戰術啊,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而記者們忙著記者的事兒,邊上的冰迷們則忙著他們的事兒,從看到短道速滑隊伍的選手們出來後,這些冰迷們就用力地舉高了國旗,手裡揮舞著國慶大聲地歡呼著歡迎著這些選手們的歸來。

李遠這個路人這會兒也徹底沉浸在了這種歡迎英雄歸來的氛圍裡,興奮地揮舞著手裡的小旗子,恨不得把每個選手的名字都喊上一遍。

最後蘇涼他們這些選手是在接受完記者的采訪又給冰迷們簽了一輪名字,最後和冰迷們一起合了個影才走的。

而在人前被送上了鮮花和一堆小禮物的本次短道速滑世錦賽大英雄蘇涼,在踏上國家隊大巴車的第一秒,就僵硬在了原地。

在他後頭的沐遠笙察覺到跟前的蘇涼僵住的腳步,轉頭看了眼坐在大巴車第一排上的蔣一波和暖暖後,就明白了什麼。

他笑著揉了揉蘇涼的腦袋,將人攬住,然後跟蔣一波打了個招呼:“老師,我們回來了。”

蔣一波今天原本就是抱著要狠狠把蘇涼教訓一頓的心情來的,他一開始是不想帶小不點的,畢竟這小家夥看到哥哥就黏上去了,哥倆湊在一起他不好教訓人。

結果他最後死活沒能扛住小家夥的黏人攻勢,還是帶上了小的,隻不過他在來之前跟小家夥約法三章了——今天看到哥哥不可以黏上去,全程不許說話,要等爸爸教訓了哥哥之後才能說話。

因此這會兒小不點雖然看到了哥哥興奮得不得了,但還是乖乖地用一雙小肉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一邊還轉頭看看他爹,意思是——爸爸你看,暖暖很乖噠!

不過不許說話歸不許說話,小不點的肢體語言可豐富了,抱起了懷裡的剛剛和迦迦朝他哥不停地揮舞,還學會了他哥的比心動作,兩隻小手搭在了自己的腦袋上,然後朝他哥露出了一個小太陽一樣的可愛笑容。

看著小家夥努力的表達,哪怕邊上的蔣一波已經盯得蘇涼僵硬在原地了,但他還是伸出了手像是他師兄揉他腦袋一樣,也揉了揉小不點的腦袋。

蘇涼:“乖。”

隻是得到哥哥的一個字誇獎,小不點就興奮得快要在椅子上蹦起來了,最後還是被他爹瞪了一眼後,才老老實實地重新坐好,用手捂住了自己的嘴。

蔣一波看著小的消停了之後,又看了眼跟自己打招呼的弟子。

雖然心裡惦記著要教訓自家大兒子,但看到自己弟子後,蔣一波倒也沒忘記自家弟子在首個賽程日晚上遇到的危險——當然,記得的同時他更沒忘記自家大兒子當時的危險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