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 45 章(1 / 2)

預賽結束回頭後場的路上, 蘇涼又一次感受到了先前熱身準備階段時的那股黏糊糊視線,這回他一轉頭就精準地盯到了人——還是周海波。

大概是蘇涼的外表氣質是冷麵少年的緣故,又或者是周海波自己心裡多少還有些心虛, 在看到蘇涼回頭盯自己時,周海波下意識地又想慫了逃跑,不過這回蘇涼沒有移開視線,倆人又不在冰上熱身做準備, 周海波實在是沒有什麼撇開頭逃避注視的機會。

於是他隻好勉強朝蘇涼尬笑了一下, 然後做起了虛假的自我介紹:“呃啊, 蘇涼你好, 我叫周海波。”

蘇涼:……

周海波:……

這簡直是冷場第一名的搭訕用語既視感。

周海波覺得自己平時也挺能的, 怎麼到了蘇涼這裡被他看一眼都要心裡發虛呢?

哪怕心裡亂七八糟的思緒都已經要飄到九天外了,但是周海波就是無法收起那副慫氣, 剛剛成功吊車尾晉級半決賽的興奮勁這會兒也沒了,就這麼頗有些扭捏地看著蘇涼, 跟個新上門的小媳婦兒似的。

……啊不對,他怎麼能覺得自己像個新上門的小媳婦兒。

蘇涼不知道周海波腦子裡的思緒都飄到哪個次元去了,他隻是看著一臉糾結的周海波,略微好奇地多看了幾眼,然後也朝他點了點頭:“你好, 我是蘇涼。”

或許是終於打開了話頭,接下來周海波總算鬆了口氣,打了結的腦筋也終於能轉過彎來, 兩個人一起往半決賽晉級選手的抽簽區域走去,倆人之間的交談話題也漸趨正常了起來。

“蘇涼你才15歲吧?啊, 我今年21了, 在比賽的時候心理素質還比不上你一半……”

“你昨天的那個追逐賽真的是把我滑懵了, 你是怎麼做到控製力那麼強的?我每次入彎隻要滑猛了就肯定控製不住路線,你在彎道的時候入彎出彎都能緊貼著內道,而且我看你好像還沒怎麼加刀,你的蹬冰效率是怎麼做到那麼高的……”

“我覺得我回頭還是得練一練我加刀的技術,不能加著加著速度拉上來了但是路線飄了啊,要是我能練出像你這樣的冰感和效率就好了,不用加刀單憑自己的蹬冰效率就足夠超越了,這多節省體能啊?”

蘇涼:……?

他倒是沒想到,一開始的時候緊張得不敢說話的周海波,這會兒放開緊張的心情之後,居然就能這麼嘚啵嘚地說了個不停。

不過在周海波反省自己的時候,蘇涼最終接過了他的話題:“你沒有充分利用你的蹬冰效率,在滑行的過程中其實有一些不必要的空耗。”

這說的是蘇涼在昨天的追逐賽和剛剛的預賽中觀察到的周海波的毛病。

周海波應該是一個天然力量型的選手,他的蹬冰力量強,容易起速,但是他的控製能力偏弱,無法很好地控製好自己的每一個蹬冰的細節力量運用。

隻要在冰上滑過就知道,每一次下刀,力量的輕重和角度的細微不同,帶來的反饋就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像是周海波這種力量型控製力偏弱的選手,力量控製失誤對他在路線控製上的影響就尤為嚴重。

周海波原本在一個人尬聊著呢,突然就得到了蘇涼的回應,還挺開心。

“誒,對對對,沒錯,我教練也說按照的力量,感覺蹬冰的力道有點溢出了,蹬冰力量雖然強但是效率和控製沒上去,不過我這毛病一直不太好改。”

從退場通道到半決賽的抽簽點位置不遠,周海波和蘇涼說了沒一會兒呢,兩人就走到地方了。

兩人這一路走來,周海波彆的不說,至少在麵對蘇涼的時候

覺得自己沒那麼怕了——就算下場比賽再遇到蘇涼,他覺得自己應該也不會像是剛剛預賽那麼緊張了。

等到了地方,工作人員正在安排抽簽呢,周海波就順口問了句工作人員,現在哪一組的簽剩下的最少?

“第二組吧,剛剛第二組的簽被抽走了4個,就剩下兩個第二組的名額了,第一組和第三組倒是都還有三四個。”

說話間,輪到周海波抽簽了,周海波伸手從簽盒裡一摸,他心想的是,務必給他第二組的簽,隻剩下兩個名額了,他拿到一個第二,總不能蘇涼再抽到和他同組吧?

這樣想著,他從簽盒裡拿出了自己摸到的簽球,定睛一看——嘿,還真是第二組!看來他這次的運氣不錯!

很快,排在周海波後一位的蘇涼也從簽盒裡抽出了他的半決賽簽球,周海波就心情頗為放鬆地把自己的第二組簽球亮給蘇涼看:“我是第二組,你呢?第一組還是第三組?”

然後他就看到了,蘇涼同樣亮出來的簽球上,明晃晃地寫了個2字。

周海波:……

他傻,他覺得自己真的傻。

為什麼在1秒鐘之前,他還覺得第二組這個數字簡直不能更好呢?現在申請重新抽簽還能來得及嗎?

於是,蘇涼目睹了周海波一路上從緊張到放鬆話癆再到興奮和呆滯的全過程。

蘇涼覺得,這個叫周海波的選手,還挺好玩的。

其實雖然和蘇涼的年代相差久遠,但是蘇涼也是聽過周海波這個選手的名字的,隻不過不是什麼正麵案例,而是個反例。

在那個案例裡,周海波憑借著速度能力上的天賦,被一個省隊征召入隊,並且確實陸續在國內的一些比賽中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績。

隻是還沒等所有人對他報以更深切的期待時,一場亞洲區域的聯賽上,憑借國內選拔賽上優異表現取得了賽事資格的周海波,在那一場亞洲區域的聯賽上遇到了彼時剛剛在亞洲賽區揚名的崔昌熙與高在勇這兩個少年天才選手。

一場聯賽,將周海波的心態徹底打崩,哪怕回國之後省隊的教練對他百般安撫調整,可是在國內賽周海波還能穩得住,一旦到了國際賽事上就心態崩盤,從此得到了一個慫王的外號,令無數冰迷對他恨鐵不成鋼。

蘇涼以前也隻是聽過慫王這個外號,最初還沒能跟周海波本人給掛上鉤,直到今天他才想起來,‘慫王’的本名就是周海波。

不過對比起在他記憶中那個,因為被人嘲諷,最後好像年紀輕輕就因為成績無法提升選擇退役的‘慫王’來說,眼前的周海波明顯要比單純的‘慫王’兩個字生動鮮活得多。

而且蘇涼也覺得,就周海波的這個心態表現,昨天追逐賽心態崩盤,今天在預賽最後穩住狀態。

好像也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糟糕不可救藥?

周海波正盯著手裡的簽球欲哭無淚呢,就覺得蘇涼好像在看著自己:“啊?蘇涼,你看我乾嘛?我臉上有什麼臟東西嗎?”

蘇涼沉默了兩秒,平靜搖頭:“沒有。”

這會兒,周海波的教練也趕到了抽簽區,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海波,好樣的!我就說你能行!”

周海波也挺開心,畢竟在今天比賽之前,他都還是破罐子破摔的心態,真覺得自己這次1500米沒什麼指望了,結果破罐子破摔的結果還挺好,雖然隻是小組第二和吊車尾遞補晉級半決賽,但這也已經是個理想中的好成績了。

周海波的俱樂部教練很是興奮,這還是他第一次帶出能在全國聯賽的甲組進入半決賽的選手,也算是他們俱樂部的招牌成績了。

教練

先是對著周海波興奮了一會兒,然後才注意到邊上的人是蘇涼,也很是感慨地跟蘇涼打了個招呼。

“你好你好,久仰大名了!”

簡單的招呼過後,教練看到蘇涼手裡的簽球,這才想起來自己過來的目的:“海波,你抽到第幾組了?”

周海波遞出了手裡的球給教練看。

“哦,第二組。”

……不對,等等,他剛剛看蘇涼手裡的球兒好像也寫著個數字2?!

不是吧?

周海波眼見教練僵硬地看向蘇涼,於是也乾脆地點頭:“我和蘇涼又抽到了同組。”

教練:“……”

***

就周海波和蘇涼又抽到同組的這個消息,沒要多久冰迷們就知道了——因為在現場澆冰的空隙時間,現場的廣播員就拿到了最終半決賽三個小組的分組名單,並且在廣播之中宣讀了最終的分組情況。

黃維和周圍的冰迷們在第一遍聽到半決賽第二組的分組名單時,都還愣了一下,怎麼回事?怎麼又在同一組裡聽見了周海波和蘇涼這倆名字?

這不能夠吧?周海波這運氣,還真打算跟蘇涼綁定到底了嗎?

黃維邊上的一個冰迷聽完之後自己還以為聽錯了呢,結果跟周圍的大家夥兒一聊——還真沒錯!

在場的不少人都沒忍住笑了起來。

“不過算了,不管跟沒跟蘇涼一組,周海波應該也就到這為止了。”

剛剛的預賽裡,周海波的那個無比消耗體能的領滑戰術,要是隻比一場的話還行,但是那才隻是預賽,到了最後兩圈的時候,其實明顯已經可以看得出周海波的體能嚴重滑坡了,隻不過最後他重新穩住了心態,而另外三名選手因為被蘇涼的連續超越所震懾,又有蘇涼和周海波過彎道時的‘絕妙配合’阻擋,失去了超越的先機,最後飲恨敗北。

但到了半決賽中,則是另外的情況了。

體能不足的周海波勢必無法繼續保持先前的領滑戰術,那麼隻能跟滑的情況下,首先他的體能儲備不如其他選手,其次他的超越技術不如其他選手。

半決賽階段,沒有遞補晉級這麼一說了,就是各組前兩名的選手直接晉級最後的決賽,也就是說,隻有在半決賽中拿下前二的名次,周海波才能晉級。

而半決賽第二組的選手有誰呢?

蘇涼、周海波這是不必說的,另外四名選手,尤建、張紹武、趙家勇、石文輝,這四名選手雖然不是國家隊成員,但是也都是黑省和翼省省隊的優秀選手——還沒能進入省隊的周海波,光從身份上就和這些選手差著一截兒呢。

“誒,不說周海波了,你們覺得蘇涼能從張紹武他們幾個手裡拿到晉級決賽的名額嗎?”

有冰迷發起了新的問題。

黃維這會兒也在思考這個呢。

3個半決賽組,統共18個半決賽選手,一共就隻有6個最終晉級決賽的名額,每個選手都想進決賽,沒有人會在半決賽的階段劃水,他們隻會拚儘一切力爭上遊。

與這些比賽經驗豐富的省隊選手們相比,這些選手還有年齡和體能上的優勢。

“年齡和體能怎麼了?剛剛預賽的時候,最後的那個超越,你敢說現場除了蘇涼之外有人能夠做得那麼絲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