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家老兩口兒已經成親了四十多年,生了十幾個孩子,最終站下了五個兒子,兩個女兒。
目前除了小女兒夏玉嬌之外,六個子女,都已經成家立業。
小女兒雖說還沒出嫁,但也已經說定了婆家。
老兩口兒至少在明麵上,做到了一碗水端平。家產基本上平均分成了六份,給每個兒子一份,老兩口帶著還沒嫁人的小女兒一份。
家裡的房子,各房頭分到的,都是自家原來住的那間。
家裡的土地,攏共有一百畝。老兩口留下了三十畝做棺材本,給每個兒子分了十二畝,餘下十畝,分給大女兒和小女兒一人五畝。
每個兒子每個月,要給老兩口兒交二百文養老錢。女兒也要交,每個月一百文。
家裡的牲口,一頭牛和一頭騾子不好分,就都留給老兩口兒,農忙的時候,各房頭可以過來找老兩口兒借用。
兩頭豬,過年的時候宰了分肉。雞正好十二隻,每個房頭分兩隻,老兩口兒留兩隻。
……
這樣瑣碎的條款,還有不少呢。
聽得夏稻花都有些佩服老兩口兒的心思細致,思慮周到。
因為老太太意誌堅決,分得也還算公道,而且,雖然分了家,大家日後依然要住在一處,所以整個過程,基本上算是和和氣氣。
沒怎麼折騰,就結束了。
夏稻花知道這事兒的時候,分家文書都已經簽過了。
她還跟到家裡來做見證的裡正王大叔,和夏家老爺子的親哥哥夏平康,打了個照麵。
這兩位,是做過老夏家分家的見證人之後,特意繞路過來四房,專程來看望夏稻花的。還安慰了夏有田和薑氏幾句,說了些“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之類的話。
稻花娘薑氏端出來兩碗待客的紅糖水,沏得濃濃的。
兩位客人一邊說話嘮嗑,一邊轉著碗,吸溜吸溜地喝光了。
王大叔頭發稀疏,緊緊紮著個可憐巴巴的小發髻,戴著一頂網巾,卻有一把濃密的長胡子,梳理得溜光水滑,看得出胡子的主人很是愛惜。
夏平康雖然是夏家老爺子夏平安的親哥哥,兄弟倆長得卻不怎麼像一家人,反而各有特色。兩人最相似的,便是那一頭烏黑濃密的好頭發了吧。
夏稻花很滿意地發現,還是自家祖父夏平安,長得更好看些。
兩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家,隻在四房略坐了坐就走了,走的時候,還跟夏稻花的父親反複交代:
“有田啊,你爹你娘畢竟年紀大了,身子骨再硬朗,也難免有些頭疼腦熱的時候。
你大哥一家常年在鎮上,指望不上。你二哥家孩子恁多,你二嫂也不是個賢良的,不提也罷!你三哥倒是個有良心的,但他自家的事情還顧不過來呢。你弟年歲還小,人也有些不著四六。
這麼多子孫裡頭,也就頂數你最靠譜。
雖說分了家,但你們是分產不分居,大家夥兒都住在一處。平時你要多警醒著些,儘量照應著些你爹娘和你妹子啊!”
夏有田憨厚地笑著應下了,薑氏也站在一邊應和著,低眉淺笑,笑容溫婉。
夏稻花就是這樣,聽說了分家的事兒。
姐姐夏梨花聽了這些話,卻一臉不以為然,不屑地輕輕地哼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