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吃完酒後,葉青霄再沒見到溫瀾,自他離任皇城司已經數月,其人仿佛憑空消失,有小道消息稱他已離京,隻是不知為何,也未與同僚、上官道彆。
葉青霄遇到皇城司的人,聊了幾句後察覺,大概是平日溫瀾折騰自己人也狠,對方提到溫瀾離開,語氣好像還有點欣喜。本是相看兩厭的人,在這一點上倒是有了些默契。
可是,葉青霄在起初的高興勁兒過去後,又覺得有些不快,到底溫瀾是自個兒溜的,沒叫他出口氣。
這口不快之氣一壓數月,此日,葉青霄正值休沐,被打發帶上幾個家仆去驛站接人。
葉青霄的三叔葉謙在外任官多年,如今瓜期已屆,磨堪期滿,喜遷為京官,近日回京。葉家祖母盼兒心切,叫孫子去迎一迎叔父。
出門前葉青霄的母親又提點他莫要失禮,葉謙此番回來還帶了新婦。
葉謙原是鰥夫,半年前議親,娶了任職地一寡婦徐氏。徐氏膝下還有個女兒,尚未出閣,也會一同上京,故此相迎時要注意有女眷。
葉謙在嶽家成的親,他的繼室與繼女葉青霄都未見過,不過,徐氏之父徐景山也有功名在身,因葉謙欲續娶徐氏女,葉青霄的祖父便找到了徐景山所著的文章。
葉青霄在祖父那裡掃過幾眼,觀其文如睹其人,隻覺徐先生才情富瞻,品性澄淡,想必教養出來的子孫亦有沾馥。
葉青霄出門,恰好遇到二叔葉訓回來,兩人打了個照麵。
“二叔。”葉青霄問了聲好。
葉訓耷拉著眼皮上下掃了他一眼,語氣微妙地道:“出城去?”又打量那幾名家仆,默數後哼哼道,“隻帶五個人?嗬嗬。”
葉青霄故作不懂,“祖母讓我提前守著。”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二叔三叔不睦,他這個做小輩的怎好搭這話。
好在葉訓也不指望葉青霄說出什麼來,踱步離開了。他一想到老三續娶之婦既非名門望族,又無萬貫陪嫁,不過是個窮鄉僻壤的寡婦,心中就有些暗自痛快。
葉青霄隻在這裡稍微耽擱一下,趕緊打馬往城外去了。
……
葉家本是算好了腳程,叫葉青霄提前去候著,誰知他才到驛站,便見裡頭出來幾輛車,打頭一個仆從麵孔熟悉,隻一下他就辨認出來是當年隨葉三叔出門的管事。
那管事也依稀認出葉青霄,急急叫馬夫催停了車,“四少爺!”他欣喜地回頭,“老爺,是四少爺!”
下一刻,葉謙撩簾出來,葉青霄也翻身下馬,叔侄二人久彆重逢,俱是激動不已。
葉謙受了侄兒拜見後,拉著他的手回憶舊容,上次他見到葉青霄時,這孩子還在治學,如今已輾轉兩個衙門,難怪沉穩許多。
葉青霄尚有疑惑,“叔父怎麼這麼快就到了?我算著應當還有一日,如此倒是險些錯過了。”
葉謙一聽,嗬嗬一笑,指了指他們的馬車,“其實我來時還耽擱了三四日,是我那女兒找到個巧匠,給馬車的伏兔與當兔都改形製了,再將車輪包上革,叫我們腳程大大加快,又更為穩當。”
如此聽來,要不是葉謙先前耽擱,早便到了。葉青霄仔細一看,順著車軸放置的伏兔,以及外側的當兔形製都與常用的有些改變,更加長也更加堅固。
似這般的改動,葉青霄上月在京中也看到了,是軍匠首創,按理說不足一月,傳不到章丘那麼遠的地方,難道是章丘那個匠人與其冥冥間神思相通?
這不過是小小改動,念頭一閃而過,葉青霄也未在意太多。
這時,馬車上又下來一名婦人,體格纖巧,掀開帷帽後露出了一張柔美的麵龐,雖有一定年紀,卻不失韻致,正是葉謙續娶的妻子徐菁。
葉青霄聽說這位嬸嬸比三叔還年長一些,從外貌上倒是沒有任何痕跡。
徐菁先前便聽到管事喊四公子,這時先吩咐婢女去後麵的車架請姑娘,他們相遇得突然,毫無準備,後頭怕還不知道。
待徐菁走過來,葉謙為她介紹,“這是我大哥家的幼子青霄,當年蔭補了主簿,又進士中第,如今在大理寺差遣。”
葉青霄忙稱呼嬸嬸,徐菁也溫聲應了,微微笑道:“蔭補授官後還能苦讀登第,可見侄兒勤勉好學,卓爾不群。”
葉青霄輾轉大名府與大理寺,也算練下一些眼力,這位新嬸嬸隻三言兩語,但柔和文雅,相處起來很輕鬆。還有就是,他雖不便直盯著嬸嬸看,掃過去總覺得嬸嬸有些麵熟,就和在哪裡見過一般。
再看後麵,去通報的婢女所站的車,簾子動了動,一隻手將簾子撥開,那手指白皙纖長,指尖透著粉紅,煞是好看。想是徐菁的女兒要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