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1 / 2)

氣運之子(快穿) mijia 6369 字 5個月前

在孟暉這個“奶媽”的BUFF加持下,哪怕一連行軍數月, 整支軍隊的精神麵貌也依舊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 一眾將士好吃好喝、情緒愉快,自然也體力充沛、士氣高昂。

為了能夠讓更多士兵有序的參與僧侶的晚課, 將領們特意以營為單位, 製定了輪換的順序。當日輪到的士兵可以旁聽晚課, 而剩餘的士兵則需承擔各項安營事務。

幾個月的輪換下來, 孟暉基本上將所有士兵都安撫了兩三遍,而將士們也承他的情,對待他的態度越來越好, 使得孟暉在軍中的地位水漲船高。

——如果說, 最開始的孟暉隻是仗著太子的庇護和國師的身份, 享受士兵們表麵的恭順的話, 那麼現在的孟暉在將士們心中, 卻已然成為了貨真價實的佛陀轉世, 連帶著那些安國寺僧人們也被“愛屋及烏”, 原本吃飯洗漱都需要自己動手處理,但現在, 卻有一眾兵士爭相搶奪、迫不及待為之效勞。

數月之後,當幾路大軍順利彙合,孟暉所在的隊伍與其他隊伍之間的對比,便更加強烈了起來。

麵對如此“觸目驚心”的現實,哪怕其餘隊伍的將士並未親身經曆孟暉的晚課,看向他的眼神也透著十足的敬重與期盼, 迫不及待想要被佛法洗禮一遍,緩解一路的疲勞壓抑。

為此,眾將領商議一番,最終決定在彙合的這一日晚上,由孟暉與安國寺的僧人們舉辦一場法會。

由於條件所限,法會的場地十分簡陋,僅僅隻是一座一人高的台子,但參與的人數卻多得史無前例。孟暉與安國寺僧人們端坐台上,念誦經文,近萬將士們安靜無聲的來、又安靜無聲的走,雖然被經文撫慰的時間並不算長,但也勉強算是蹭了蹭BUFF,睡了個好覺。

第二天清早,三十萬大軍精神奕奕,酒足飯飽之後迅速奔赴戰場。

按照常理而言,數十萬大軍行軍數千裡到達目的地,必然會疲憊不堪、士氣低落,需要休整好幾天才能恢複戰鬥力。而在這個時候,正是最為危險、極容易被敵人伏擊偷襲的階段,需要時刻警惕敵軍的探子。

不過,這一次,在軍隊靠近最前線正與匈奴大軍對峙的裕峽關時,太子下令射殺了一部分偷偷窺伺的匈奴斥候,卻又仿佛不經意間留下了幾條漏網之魚。

很顯然,在得知朝廷興兵三十萬、奔赴邊關的時候,匈奴人便時刻緊張警惕。

倘若三十萬大軍修整完畢,再集合裕峽關原本的十數萬守軍,匈奴一方很快便會落於下風,而為了避免這樣的結果,匈奴人有八成可能會關注大軍動向,爭取在援軍恢複過來之前半路截殺、予以迎頭痛擊。

——而太子放過那幾名匈奴斥候,便是為了將匈奴人偷襲的可能性從八成提升至十成。

倘若此番領軍的將領是一員臨戰經驗豐富的老將,匈奴人大約還會小心謹慎一些,懷疑對方為何會漏過匈奴的斥候。但太子卻是第一次上戰場,平時表現出來的性格又張狂無忌、甚至稱得上剛愎自用,軍隊守衛疏忽大意這種情況放在年輕氣盛、隻會紙上談兵的太子身上,卻並非是什麼怪事。

而隻要匈奴輕視了這位太子,那麼太子便可以將計就計、以牙還牙。

敘述完自己的計劃,一身黑甲、麵容堅毅俊美的太子將視線從地形圖上收回,看向周圍的將領:“孤的計劃就是這樣,諸位有何建議?”

眾將領在太子講述的時候便連連點頭、喜形於色,此時或是開口讚同太子的謀劃,或是根據自己的經驗提出完善的意見。

一番商討之後,整個計劃已然成熟,太子當即拍板決定:“事不宜遲,孤明日便親帥大軍,將這群貪得無厭、凶殘成性的匈奴人好好教訓一番!”

太子此言一出,方才還神色輕鬆的將領們頓時麵色一變。

一名副將輕咳一聲,跨前一步,拱了拱手:“殿下,您身份尊貴,還是坐鎮後方為好,至於前線衝殺,便交予我等吧。”

對於眾人的阻攔,太子並不意外,淡定的挑了挑眉:“孤此番來到邊關,可不是為了舒舒服服呆在後麵刷軍功的。在其位、謀其政,既然孤當了這個主帥,自然要親自領兵。”

“其實……身為主帥,也不一定必須親臨前線、以身犯險。”另一名副將輕聲反駁。

太子冷哼一聲:“諸位勸阻孤上前線,到底是擔心孤受傷,還是不信任孤能夠上陣殺敵?”說罷,看到幾位將領想要開口,太子猛一抬手,阻止了他們的規勸,“孤已然證實過自己的武藝,即使是對上諸位也能絲毫不落下風,諸位還有什麼需要擔心的?既然你們能夠殺敵,孤也能!”

“然則平日裡練武,卻是與戰場上截然不同啊。”軍中資曆最老的李將軍緩緩開口。

“既然孤到了這邊關,就決計不可能一直龜縮於後方,不然孤來到這裡又有何意義?”太子冷聲答道,“孤也能理解諸位的擔憂,既然如此,與其在以後臨危受命,倒不如讓孤在此時準備妥當、先發製人圍困敵軍的時候上場,危險性還能低上一些。”

聽太子這樣說,眾位將領麵麵相覷,有些被太子說服,卻又依舊不敢當真同意太子上戰場——畢竟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戰場形勢千變萬化、防不勝防,哪怕此次計劃幾近完美,他們也不敢保證能夠萬無一失。

最終,不知是由誰開始帶頭,眾人竟不約而同的將視線投向了安坐於營帳角落處、沉默傾聽的孟暉。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所有人都能看出太子天不怕地不怕,卻偏偏對這位玄臻國師禮遇有加到……甚至稱得上惟命是從。哪怕明知國師從不參與軍事,但每次討論軍務,太子也依舊會將國師請來,似乎隻要國師在場、又沒有提出反對的意見,他便能信心大增。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