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1 / 2)

重回80之大時代 小魚叉 6706 字 3個月前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 徐明生每隔兩分鐘低頭看一次手表, 上麵那些學者在講什麼他一句也沒有聽進去。

“李錚啊, 等下你上去的時候, 不要怯場不要害怕, 就當這些人都是地上的蘿卜。”看著低頭修改論文的李錚,徐明生忍不住說道

李錚的學術水平徐明生是認同的, 但是學術水平是一回事, 上台做報告又是另一回事了。李錚畢竟才不到十七歲啊!他能撐得起這麼大的場麵嗎?徐明生心裡猶如吊了七八桶水, 七上八下的。

“下一位, 華國孟家蔭。”

李錚修改論文的動作一頓,微微坐直了身子。

孟家蔭,“中國克隆之父”童老的弟子,上輩子李錚回國的時候,這位老人已經駕鶴西去。昨日李錚沒有認出他,如今聽到他的名字, 才想起來這位學者在華國生物學史上的地位。

如果說童老那一代人建立了華國生物學學科的輪廓,那以孟家蔭為首的這批華國生物學學者就是將華國生物學這門學科夯實並發展起來的人。

“大家好,很榮幸站在這裡, 代表華國科學院、華國燕京大學、華清大學做這個報告,我報告的題目是《文昌魚胚胎發育的極性現象》……”孟家蔭在台上侃侃而談。

李錚依稀可以聽到台下不少人的討論聲。

“華國學者?華國學者在胚胎方麵的研究還是不錯的, 然而我們這是生物製藥大會,他們是不是漏看了‘製藥’兩個字?”

“確實,很了不起的報告。華國的童周先生在魚類克隆方麵,處於世界領先水平。這位孟家蔭先生是他的弟子, 可惜華國的客觀條件限製了童先生的發展。”

“華國的生物學體係建立不久,他們國內的藥廠多是代加工,連完整的藥物生產鏈都沒有。”

李錚握著鉛筆的手緊了緊,又漸漸放鬆。藥物生產鏈的事不能再拖了。

在第六個代表團做完報告後,張躍軍終於氣喘籲籲地跑了回來。

“好……好了,我把所有相關的藥物分子,晶體專利都填了專利申請單。專利局出來不遠就是郵局,我還往紐約和倫敦的專利中心寄了一份,看著他們蓋上郵戳的。”張躍軍大口大口喘著粗氣,但眼睛裡確實亮晶晶的,閃著興奮的光。

李錚莞爾,將旁邊大會發的水遞過去。

張躍軍憨笑著說了聲謝謝,大口大口往嘴巴裡灌水,他覺得他這輩子都沒跑這麼快過。

第七個做報告的是新加坡國立醫學院,一個以醫科為主的專科學院,他們做的是有關抗生素濫用現象的綜述,雖然科研技術含量不高,但實用性非常強,他們的報告一做完,台下很多學者陷入了深思。

珠玉在前,香江大學一行人越發緊張了。

“下麵有請香江大學的學者……”主持人看到香江大學方遞上來的名字後,不由愣了愣,他可從來沒有聽過這個名字。

山口崇是東京大學生物係的一位副教授,雖然在生物學的圈子裡不算有名望,但他為人圓滑長袖善舞。山口崇自認為這個大會上有資格登台的他都不會陌生。

李錚?亞洲生物學大牛裡,有這麼一個人嗎?

“李錚。”雖然心裡疑惑,但他還是滿麵笑容地報出了這個名字。

李錚拿著論文從座位上站起。

他一步步向發言台走去,隨著他的腳邁上第一個台階,會場上立刻想起了“窸窸窣窣”的聲音。

“這是誰?他幾歲?他手裡拿著紙頭,彆告訴我他是代表香江大學做學術報告的人!”有人不由驚呼出聲來。

“怎麼可能,這個少年看起來絕對不會超過二十歲!或許是服務生,上去換話筒?”

“噢,這不可能,香江大學瘋了嗎?”

“徐明生的腦袋一定是進水了!”

陳安邦的嘴幾乎可以塞下一個雞蛋!他擦了擦自己的眼鏡,再戴上,還是那個年輕人!

“孟老……”他轉過頭,乾巴巴地說道。

孟家蔭的臉上也滿是震驚的神色,他張了張嘴,不確定地說道:“昨天他自我介紹,是叫李錚的?”

“嗯……沒錯,李錚,海東省深市人……”說話的是華國另一位教授。

沉默在華國學者間蔓延,許久後,孟家蔭才緩緩開口道:“他是華國人,我們該自豪啊!”

說著,他帶頭拍起了手。

另一邊,徐明生無數次和探過頭來打探的同行表達了他對李錚的巨大信心後,感覺精氣神又回來了不少,他挺直了腰板,緊緊盯著發言台,神經繃得緊緊的。

楊檸輕輕戳了戳張躍軍的手臂。

“李錚學弟……能行嗎?”楊檸到現在都沒想明白,徐教授怎麼會對一個大一新生有如此大的信心。

張躍軍瞥了楊檸一眼,想都不想地回答道:“當然行!”自從實驗室出來後,張躍軍對李錚就充滿著一種盲目的信心。

一個五天內能研發一種新藥的人,有什麼做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