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1 / 2)

重回80之大時代 小魚叉 5550 字 3個月前

李錚上輩子不僅是華清大學的教授, 還兼著國家藥物研究院院長的位置, 他對這個三十年後肆虐於臨床一線的醫學難題並不陌生。

李錚記得, 他猝死前的一禮拜, 華國國家衛生部還在全國衛生會議上用大篇幅做了有關“耐藥菌株”問題的工作報告, 並將其作為下一個五年計劃中的一項重點工作,各省市紛紛跟進, 很多省市衛生部門甚至將抗生素使用頻率列為了醫院年終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

在李錚看來, 這不免有一些矯枉過正了。很多大城市大醫院, 病人發燒不到三十九度以上絕對不掛水, 使得出現了許多病人放棄大醫院往小診所裡麵擠的怪象。

“啪。”張躍軍脫力地將一大箱資料放在桌上。

“這是徐教授實驗室裡所有的資料和手稿。”

李錚點點頭,從箱子裡翻了翻,找出一本有點泛黃的牛皮筆記本。

這是徐明生的項目筆記,他草草地翻了翻,他的前期準備工作已經做得很完美了,所有資料分門彆類, 哪些資料可以得到什麼結論,一清二楚。這給李錚接下去的工作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醫院的樣本還沒送到?”李錚看了看手表,眉頭皺得更緊。

現在已經是晚上九點半了, 雨夾著雪打在實驗室的玻璃窗上,發出輕輕的敲擊聲。

“我剛剛進來的時候與保安說過了, 有人過來會第一時間打電話。”

李錚抿了抿嘴,他將手裡的筆記本往桌子上一放,脫下實驗室白大褂,穿上外套撐著傘就跑入雨中, 與死神賽跑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十分珍貴的,他不習慣坐在實驗室裡麵乾等。

“哎,李錚,我跟你一起去!”張躍軍在背後大喊著,顧不上換衣服在外麵套了件雨衣就快速跟了上去。

香江是實行的是資本主義製度,資本主義製度重視對私人財產的保護,然而就是因為這樣,香江的城市建設反而不如後世的內陸。因為香江的土地大都是私人的,你要在上麵立一盞路燈都要每月按時付租金給土地的主人,所以香江很多地方的基礎設施與它繁華的經濟並不相稱。

比如從青園到市中心這條路,路燈少得可憐,冰冷漆黑的夜裡,隻有遠處的點點昏黃給人以希望。

李錚和張躍軍走了約莫十分鐘,就看到雨雪中有一個人一手舉著手電筒,一手抱著一個大大的紙箱子。

紙箱子已經有些被打濕了,那個小姑娘幾乎整個人趴在紙箱子上,用身體將雨雪擋在外麵。

白色的護士服在黑夜中顯得格外顯眼,李錚快步上前。

“瑪麗醫院的人?”他開口問道。

小姑娘聞言抬起了頭,她的身體還是保持著覆蓋整個紙箱的形狀,整個人呈現出一種滑稽的形態。

“我是李錚。”

“你是李錚先生?”

小姑娘驚喜地叫了出來,“對不起,我先送了樣本去機場,再過來就有些晚了。”

瑪麗醫院早在兩天前就發現了第一例耐藥菌株感染患者,但因為耐藥菌株感染在香江是一個十分罕見的現象,所以院方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隻是讓打掃衛生的阿姨加強消毒。

直到院內耐藥菌株感染大麵積爆發,才有醫生找到了國際期刊上學者關於論述耐藥菌株的論文,看到論文的一刹那,醫生的冷汗一下子就下來了。

根據英國總院的指示,瑪麗醫院立馬封鎖了醫院,避免耐藥菌株的進一步傳播,但對於在醫院裡的人,特彆是手術剛結束不久炎症還沒有完全消下去的病人來說,這是一次關乎性命的考驗。

李錚從小姑娘手上接過箱子,他脫下外套將其覆蓋在紙箱之上,隨即對小姑娘說道:“走,到我實驗室喝杯熱水,否則你回去也是多一個耐藥菌的感染者。”

說著,他抱著紙箱快速向實驗室跑去。

小姑娘已經渾身淋濕,但紙箱裡的資料確實好好的,沒被淋濕一分。

張躍軍看著沒穿外套的李錚略顯單薄的背影,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好似心裡有一種極其熱烈的情緒,要一下子迸發出來。

他一路小跑著跟上,他跑進實驗室的時候,李錚已經將樣品放進了培養槽。

“進來前做好隔離措施。”李錚聽到門口的聲音,頭也不抬地說道。

細菌的耐藥機製十分複雜,抗生素滅活酶的產生及抗生素作用靶點的改變,要一種種抗生素嘗試,找到適合的,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如果是多重耐藥菌感染……李錚握著試管的手緊了緊,那現存的抗生素還不一定能起的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