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2 / 2)

重回80之大時代 小魚叉 5757 字 3個月前

“我雖僥幸有了幾項研究成果,但單論在學科上的造詣,我自然比不過學校裡的諸位教授。”這是李錚的聲音。

一眾一陣大笑。

“李錚啊,你謙虛了。”

聲音漸漸遠去,工作台後,同學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

“我跟李錚居然是同學!我覺得這事我可以寫進簡曆裡去!”有一個男生突然開口道。

他旁邊的女生白了他一眼,“那當然了,你知道洪欣然不,她前陣子不是老吹噓自己進了亞洲排名前100的生物實驗室。我認識的一個學長也在那個實驗室,他說啊,洪欣然就是說自己是李錚的同班同學,才被麵試官當場拍桌子定下的。”

李錚不知道自己這些同學的心理變化,他走進會場,看了看自己的座位牌。

第三排第六到第十二個,既前排又不顯眼,這個座位安排徐明生顯然是費了心的。

董駿程因為最近被全球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體外再生器官”項目,被安排在了顯眼的第一排,身旁都是生物協會委員會會員。

從李錚這個角度看過去,明顯看得出他正在推拒,那種吃驚中帶著略微不安的表情,著實是十分到位。如果不是他坐下是那一瞬間的意得誌滿,李錚還真會相信他的謙虛。

劉思朝努了努嘴,低聲嘀咕了一句,“這種人搞什麼學術啊,去當演員來錢快多了。”

張躍軍和張超兩個年輕的,聽到這話,忍不住笑出聲來。

李錚乾咳一聲,目光掃過兩人。兩人悚然一驚,立刻閉上了嘴巴。他們就不明白了,明明李錚年紀比他們還要小,為什麼自己麵對李錚,比麵對徐明生等老教授還要有壓力,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頂尖學者的氣勢?

研討會開始,先是生物協會委員會榮譽會長,也就是香江大學校長蘇長治發表講話。蘇長治回顧了近二十年生物學發展曆程,重點指出了香江學者在這二十年生物學發展史上做出的貢獻。

香江這麼巴掌大的一塊地方,哪怕教育再先進,出來的生物學人才也是屈指可數。因此香江生物協會在亞洲的影響力幾乎是完全依托於香江大學醫學院。

香江大學醫學院與東京大學醫學係並稱亞洲兩大生物醫學中心。香江學者在這二十年生物發展史上的貢獻,幾乎可以等同於香江大學醫學院在人類生物學發展史做出的貢獻。

但有幾個人可以與香江醫學院並列,他們都是香江最德高望重的老學者,在亞洲乃至全球都是鼎鼎有名的人物。

然而今年,這個名單裡多了兩個人。

一個是因為發現碳青黴烯類抗生素,在抗生素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李錚,另一個則是因為“體外再生器官”,開創人類組織工程學新篇章的董駿程。

這是蘇長治的原話。

會場內響起熱烈的掌聲。

李錚和蘇長治均站起身來向四周鞠躬表示感謝,兩人目光相觸,李錚對他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

不知為何,董駿程的笑容一僵,隨即慢慢坐回位置上。

研討會研討會,自然研究和討論是主要事項。

比起亞洲生物製藥大會,研討會的氣氛顯得活躍得多。很多學者會將其並不成熟的想法拿出來互相交流,試圖在與同行的交流中迸發出思維的火花。

李錚就在此聽到了很多後世已經實現,或者努力實現的想法。比如基因研究,比如生物□□,比如HVP病毒疫苗。

李錚努力搜尋自己的記憶,毫不吝嗇地為已經具有初步可行方案的項目指明方向,一眾學者在驚歎李錚學識豐富,實驗直覺驚人的同時,不由暗暗讚歎這位少年同行的人品。

李錚針對他們問題提出的很多想法,是極具可行性的,若是他不說出來自己付諸於實踐,說不定李錚實驗室能多出好幾個成功的項目。

一眾學者看向李錚的目光由單純的對後輩的欣賞,變為對同行的欽佩,甚至對指引者的敬重。

研討會下一個議程,學術成果分享。分享的就是前麵提到過的,對人類生物學發展有著明顯促進作用的幾個項目成果。

以徐明生為代表的香江大學醫學院首先分享了他們在細菌、病毒上的研究,李錚因為和默沙東簽了保密協議,不能分享碳青黴烯類抗生素的具體細節,因此下一個便是董駿程了。

董駿程在眾人熱烈的掌聲中緩緩起身,拄著拐杖向台上走去。

作者有話要說:  本來打算一章寫完的,為了我的小紅花,先更前頭的,明天更新提前~把這件事寫完

麼麼麼麼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