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2 / 2)

重回80之大時代 小魚叉 5865 字 6個月前

“心臟跳動,每分鐘七十三下,無明顯異常。”

孫斌報數據的聲音隱隱有些顫抖,這是他參與的第一個世界級的大項目,哪怕所有人告訴他,他即將參與一項有史以來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生物學項目,但對於“無限時器官儲存技術”他還是有著一種特殊的“初戀情結”。

這種情節在實驗成果即將麵世的時候,變得尤為明顯。

十分鐘過去了。

半個小時過去了。

心臟跳動正常!

實驗室眾人的心臟仿佛快從嘴巴裡跳出來了,他們敢發誓,他們的心跳絕對比容器裡那個心臟跳動地快的多。

接下來的四十八小時,他們眼睛眨也不眨地盯著電腦屏幕上的數據,盧學科的雙手飛快在電腦鍵盤上舞動,一條條漂亮的數據線隨著他的動作,出現在一個屏幕上。

四十八小時後,直到那兩個心臟停止跳動,他們的心臟都還是保持著高頻率的運動。孫斌捂著自己的胸口,愣愣地開口道:“我們……成功了?”

仿真人體環境中,心臟的最長儲存時間不會超過四十八小時。

而且就目前搜集到的數據來看,小半年的儲存對心臟活性的影響幾乎是微乎其微,按照這種影響程度推算下去,在第九實驗室的技術下,一顆心臟的保存時間可以高達70年以上。

這在嚴謹的文字說明上,不能算是無限時儲存,但在目前科學上,卻已經可以這樣稱呼了。

一顆心臟可以保存70年以上,盧學科根據目前國家內臟捐贈情況推算,隻要一顆心臟的保存時間可以達到40年以上,那麼患者需求和心臟供給便能達到平衡。

且這項技術的應用範圍可不僅僅是心臟,肝臟、□□,甚至是人腦。

國際上很多生物科學家都提出過人腦移植,用人腦移植來實現人類的永生。人腦移植的技術在理論上已經完全可以實現,唯二的難題就是精密的大腦器官和大腦儲存技術。

而第九實驗室的這項無限時器官儲存技術,完全解決了後一個難題。

“嗯,成功了。”李錚長長吐出一口濁氣。

器官再生和器官無限貯存,這兩項技術的聯合,將是未來醫療的縮影。上輩子的時候,因為各種專利掌握在各個機構手中,哪怕是兩項技術都實現了,但是臨床的應用和聯合實踐卻幾乎是沒有。

說實話,專利權在保障研究者積極性的的同時,確實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醫療科學的進步。而這輩子,他大概可以圓了這個遺憾了。

“教授,我們真的成功了?”孫斌總覺得自己還在夢裡。

李錚啞然。

“你們的論文寫完沒,等到項目論文發表,你們的論文也可以陸續發表了,寫得好的話,我幫你們推薦到《細胞》。”

“《細胞》!那個《細胞》?《cell》?!!”孫斌張大了嘴巴。

“我……我馬上回去寫!立刻!馬上!”他猛地從座位上跳起來,拔腿就向旁邊的休息室跑去,一邊跑還一邊回過頭來,大聲道:“教授,您說話可要算數啊!細胞,細胞!”

《科學》、《自然》、《細胞》生物學頂尖的三大期刊,八十年代華國上過這三本期刊的,一隻手都能數的出來。

孫斌連驚訝都來不及,就已經跑進休息室拿出了寫了一半的論文,一邊寫一邊傻笑,《細胞》呢。

孟傑和盧學科站在那裡欲言又止,兩人的表現雖然比孫斌好了點,但內心的激動卻一點都不比他少,看他們微微顫抖的雙手就能看出來了。

李錚輕笑一聲,“去去,剩下的,讓他們善後就行了。”李錚指的他們,自然是幫忙的兩個華清學子。

現在他們眼底的羨慕嫉妒,幾乎難以用語言來表達。不愧是第九實驗室啊。

實驗數據全部整理完畢後,李錚給劉思朝通了電話,毫不客氣地將論文撰寫的工作推給了他,這個項目劉思朝也算是從頭跟到尾的,論文撰寫對他來說,不是難事。

且李錚是打算給他一個並列的第一作者的,因此包裹扔得更是毫無負擔。

而他自己,則是要著手推進華國藥物臨床實驗規範的確立。

正如他在會上所說,規範是要儘早建的,但怎麼建,如何建,怎樣順理成章地推進,不引起反彈,這是需要從長計議的。

其實,李錚在決定回華京的時候,就已經思考過這個問題,過了一年,腦海中的計劃也越發清晰起來。

藥物審批製度,雖與生物學圈子相關,但更多的是政治方麵的事情,而政治事件就要用政治方法來應對。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