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點!(1 / 2)

成團之夜結束後, 韓國練習生紛紛被各自經濟公司的人帶走, 日本練習生則是因為回國日程定在第二天所以成團當晚她們留在了訓練營,準備在第二天返回日本。

霖悅也跟其他日本練習生一樣在成團之夜當天留在了訓練營, 不過當然與其他日本練習生不一樣的是霖悅是作為出道團的成員留下了,與眹良, 荏美還有沙英一樣,她們之後是要與組合裡的其他八名成員一起前往日本與日本成員的總製作人秋原康會麵的。

另外在成團那一夜,霖悅作為Stu的邊緣人, 第一次見到了Stu的負責人。

對方表示:

“Stu對外公告霖悅是作為代表Stu的“首批畢業班成員”參戰的,在對方的官方公告裡霖悅是作為一個在畢業之前,代表團體去最後爭奪一份榮譽的形象。對於霖悅Stu方表示不需要自己履行身為成員的義務,隻需要在自己身為izone成員的這段時間裡把名字掛在Stu就行。”

對方表示會對霖悅在限定團期間內作為經濟方對霖悅在日本活動提供支持,但這份合約的時效會隨著限定團的解散而解除,同時對方還表明在這份合約中霖悅的收益分成將與同樣成團的眹良拿到相同的待遇,甚至於因為本身不需要履行Stu成員義務,霖悅這份合約甚至要優於眹良。

看樣子對方也清楚在沒有經紀合約的情況下, 若是召自己回去等來的也隻會是自己的畢業申請,因此對方乾脆就換了一個套路借霖悅來提高Stu的形象, 這樣做反而是對團隊一個更好的宣傳, 而且這樣做還不用擔心把霖悅召回後的資源問題, 而且還可以拿到霖悅在限定團期間內的分成收入,算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了。

反正本來就是一個小透明,有點價值就行了……

這大概也就是Stu團隊的想法吧,畢竟對方也清楚霖悅不是一個適合KB體係的偶像, 等到節目的熱度過了以後,霖悅的人氣在KB真未必有用,所以現在直接趁著霖悅這兩年在成團之後有一定的熱度,來起到一個人形宣傳板的作用。

畢竟霖悅是作為Stu成員出道的,Stu成立不久就能夠讓自己的團員在海外出道,而且霖悅的出道成績在四個日本出道成員中僅次於大Top的眹良,這種宣傳作用可是相大的,甚至可以說可以一下子提高Stu在群眾心中在AKB各團之中的排名順位。

而對方這樣的做法也算是正好順了霖悅的意,這份合約會維持到限定團解散,Stu雖然成立不久還算不上什麼“大家”,但畢竟自己也需要有人撐腰,這個時候Stu的確是霖悅最好的選擇,大家各取所需,限定團結束大家好聚好散,雖然限定團期間自己的收入會被Stu抽成,但是霖悅清楚就算自己不把名字掛到Stu下,直接簽給限定團的公司自己的收入也不會多多少。

而且如果自己是以自由身簽進限定團所在的公司,那麼以後團體解散了自己沒有公司就不好走了。

所以Stu開出的條件也可以說是對霖悅有不少的好處,兩邊歌曲所需,合作共贏顯然是最好的結果。

……

最後霖悅與Stu簽訂了這樣一份與限定團存續時間相同的合約。

2018年九月四日,剛剛成團的izone十二人一起在團隊運營公司P社此行的負責人一起前往日本。

……

而在這幾日裡,因為節目結束,練習生的手機也都紛紛回到了練習生們的手中,霖悅也得以得知外界的狀況,怎麼說呢,感覺外界對於這一次的成團風評不是很好,畢竟在這一次的成團之夜之中,原本在網友心中大概率會出道的宮崎美惠,李佳恩還有竹內美柚落馬。

而且對於此前從未進入過出道位的金彩元的逆襲出道,網友們也燃起了所謂的“安選”知名,畢竟在這一屆中武林出道了兩個,不過當然金彩元本身排名就一直在出道位左右,下位圈出道也不是太難以讓公眾接受,所以也不能說是一個太大的問題。

真正比較大的討論還是在於加恩姐姐和美惠姐姐身上,她們兩個都曾經在比賽期間的一段時間內登上過投票排名榜的第一,此時卻雙雙淘汰,不少人都說她們拿了所謂的祭天劇本,而且要死不死的是加恩姐姐還是第十四名,這個與第二屆新東方隊長相同的名次,這一波更是讓“祭天學說”在短時間內衝上了熱搜。

而且更重要的是這一次的出道團所屬分布:

韓日出道比例為八比四,對於這個比例網友還是比較接受的,畢竟大家也都清楚這個節目日本練習生的出道人數絕對不可能超過韓國練習生,雖然不是最完美的六比六,但也可以說是大家意料之中的成績比例了。

首先是韓方出道名額,在這一次的出道局勢中與第一季一樣有三家拿下了兩個出道名額:

第一個自然是是這一次比賽中最大的勝利者星船,旗下兩人出道,而且一個第一,一個第六兩個皆屬於出道陣容的前半段,可以說是這一屆最大的贏家。

緊接著是同樣拿下了兩個出道位的月華,這一次她們拿下了第三和第九兩個出道位,對於第二季沒能有人在PD出道的她們來說,這一次不可謂不是一場大豐收。

再然後是首次參戰的武林,首次參戰PD的她們這一次也是拿下了第五和第十一兩個位置,雖然在平均出道成績上比不上前兩家,但對於首次參戰的她們而言,這個成績已經很好了……

接著是韓方一人成功出道的公司,總共兩家;

一個是拿下了第八的8D薑慧元,另一個是拿下了第十的WM李彩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