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快樂,茵茵。”
夜幕中的喧囂像是銷聲匿跡,唯有心跳聲震耳欲聾。
=
一群年輕人鬨到後半夜,聽著鞭炮放完,將炮仗點完,這才悄悄摸摸各自摸黑回家。
少有這般瘋狂一回的蘇茵興奮勁兒未消,躺在床上照舊難眠。
想起前頭劈裡啪啦的鞭炮聲,扔出去炮仗的痛快,以及…似乎仍舊縈繞在耳畔的觸感和那句——新年快樂。
大年初一,顧家人起了個大早,拜年發紅包是永恒不變的主題。
老爺子老太太早早準備了紅包,挨個給孫輩發,給蘇茵的也一視同仁,和顧承安顧承慧一樣都是五塊錢。
下午,錢靜芳同妯娌黃文婷帶著兩個小姑娘去百貨大樓買東西,扯布買衣裳買絲巾,新年新氣象,個個臉上都掛著笑。
年初一結束,眾人的春節假期便結束了,紛紛回到工作崗位。
臘月間沒什麼工作,天氣寒冷,大夥兒心思依舊在過年這件事上,上班便懶散無聊了起來。
錢靜芳和遠在東北的大姑顧康蓮通了電話,顧康蓮得知侄子侄女要來東北,自然是欣然歡迎,二人敲定了時間,大年初七出發,待上半個月再返程。
大年初二便是星期日,又迎來休息,心思還沉浸在過年氣氛中的職工們終於能緩口氣。
蘇茵起床後便被顧承安叫著出門,美其名曰,“承慧讓我們去買東西準備上東北。”
四天後就要出發,確實得準備準備,蘇茵認真思考著,也沒認路,乖乖跟著顧承安走。
等再反應過來時,人已經到了一處陌生的國營早點攤前。
不多時,顧承慧也來了,兩堂兄妹熟練點菜,“同誌,二碗豆汁,二盤焦圈,二碟鹹菜。”
蘇茵頭一回見識到灰綠色的豆汁,聞著有些酸味,總覺得怪怪的。
顧承安和顧承慧隨口說起去東北的行李,順手拿起焦圈咬上一口,又往豆汁裡一蘸,又咬上一口。
“茵茵姐,你嘗嘗,和豆漿不一樣,也好喝。”
顧承安衝她挑挑眉,“你試試看。”
蘇茵頂著兩人的目光,端起碗,小口抿上一口,瞬間變了臉色…
那味道仿佛直衝天靈蓋,深深地震驚了南方人蘇茵。
酸中似乎帶了些腐爛的味道,直讓一張小臉發皺。
顧承慧有些遺憾,“完了,茵茵姐也喝不慣。”
她從小吃到的食物,自然是接受良好,直到去年認識一個南邊來的同事,那位同事也是吃不慣豆汁,令顧承慧有些惆悵。
顧承安笑笑,轉頭又叫來一杯豆漿,“再多加點兒糖。”
豆漿上桌,他遞到蘇茵麵前,看著她為難地試圖不想浪費,便繼續努力喝豆汁,小臉都快擰巴成一團,直接阻止,“來,你那碗給我。”
蘇茵當真是被酸腐味熏得腦子發暈,聽到這話猶如得到解脫,將豆汁遞給了顧承安。
轉頭對著顧承慧解釋,“不是東西不好,就是我…有些沒習慣。”
顧承慧樂嗬嗬笑兩聲,渾不在意,“沒事兒,茵茵姐,外地來的好像都喝不慣這玩意兒,算了,我放棄對它的推薦了。”
顧承安不搭這茬,端著蘇茵遞過來的就喝了兩小口的豆汁大口吞咽。
顧承慧瞥到這一幕,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又沒想明白哪裡不對勁。
去東北的準備工作更重要,她沒多久就把早飯的事兒忘得一乾二淨。
二人在百貨大樓采購,厚實的手套襪子便重新買了些,另外重買了靴子,不易受潮…
等一切準備妥當,二人都請好了假,這才收拾好行李踏上了前往東北的綠皮火車。
=
哐當哐當哐當。
這是蘇茵第二回坐綠皮火車,上一回還是半年前,從家鄉來到京市。
一眨眼的功夫,竟然已經過去了這麼久。
二人買的臥鋪票,蘇茵和顧承慧在一側的上下鋪,顧承安在對側下鋪,他的上鋪是個老大娘。
京市去東北的火車要開兩天一夜,白日短,蘇茵和顧承慧坐在下鋪靠著床邊,望著外頭皚皚白雪閒聊。
老大娘坐在二人對麵,熱情聊起自己去在東北當兵的兒子那裡探親,簡直是滔滔不絕。
顧承安給打了熱水回來,將兩個軍用水壺放下,看著老大娘空空如也的塑料水壺,也捎帶把手給打了一壺。
“謝謝你啊,小同誌,你真是熱心腸。”
顧承慧替堂哥領下謝意,“大娘,您彆太誇我四哥,他會驕傲的。”
蘇茵抿著唇偷笑,但笑不語。
“顧承慧,你膽兒肥了是吧?”
“茵茵姐,你看他!出來就變凶了!”顧承慧眼睛彎成月牙,裝模作樣躲在蘇茵身後,衝堂哥做鬼臉。
蘇茵拍拍她的手背,也配合起來,“是,這人出來還真變了!”
顧承安被難得調皮的蘇茵逗笑了,衝她挑挑眉,“我哪兒變了?”
“變壞了!”離開京市,遠離了顧家,蘇茵仿佛終於能以正常且平等的心態與顧承安說笑。
老大娘聽著年輕同誌們的歡聲笑語,忍不住插一嘴,對著顧承慧道。
“小同誌你快躲你嫂子後頭,你哥不敢說你!”
顧承慧:“…?”
什麼嫂子?老大娘,您糊塗啊!
他們倆已經解除了娃娃親,這輩子都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