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隨身空間重生複仇穿越女隔壁十四(2 / 2)

書中遊[快穿] 月下清泠 6010 字 2024-03-15

次日一早,她原本的計劃是要趕回感業寺附近的那個岩洞繼續去無間道的,但是實在是放心不下,就在屋中寫起賑災方略起,到了太陽下山才把她前幾世的經驗,以現代的一些方法給寫了出來。

她又給自己易了點容裝成一個少年男子,化名林青陽寫了拜貼去湯銘的府上,湯銘是個六品掛名小官,可是他卻是太子伴讀。

她能想起這個人,還是原著中有所提及一兩句。在原著中,秦王發生宮變屠殺太子和趙王時,有提及秦王帳下大將先把太子伴讀隨從湯銘等人擊斃雲雲。

青泠去求見一個太子伴讀,但由於“林青陽”這個人實在是沒有名氣來曆,她還被拒見了。

青泠笑得有幾分無奈,隻好施展輕功潛入湯府。青泠於這種典型的古代官宦人家的府中布局也頗為熟悉,不過多久就找到湯銘住的院子。

青泠潛進去時,湯銘為太子不日將要出京視察災情的事犯愁,他也收到過消息,災情最嚴重的州縣已發生過幾十起暴動,那一帶富戶已經被亂民洗劫一空。太子去那邊視察,萬一出個什麼意外,湯家也要跟著完蛋,畢竟自他幼時成為太子伴讀起就已經注意沒有彆的選擇。

正為難時,聽得門吱呀一聲開了,湯銘還以為是下人無狀,正要喝退,抬頭一看竟是個秀美絕倫的少年。

少年唇紅齒白猶勝女子,但他眉宇英挺,雙目如電,氣度神情皆是一個十四五歲翩翩少年。那一身白衣在他身上卻說不出的優雅好看。

青泠經過的小時空世界多了,也會在小時空學點雜學技藝,這易容之術就是其一。她做不到如《天龍八部》中的阿朱一般神乎其技,也做不到《武林外史》中王公子那般天衣無縫,但是她勝在除了形上的修飾之外有神上的改變——因為她會演,能演得連自己都以為自己是個男子。

她隻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女,在形體上要演大漢有些免強,但演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卻是沒有問題的。

原本她完全可以低調一點,但是她沒有太多時間囉嗦,第一印象很重要,外表就要有點說服力。

“你是誰?怎麼來的?”

青泠微笑道:“湯大人不必驚慌,我來隻為兩件事,其實說是兩件事,也可以算是一件事。”

湯銘不知對方深淺,也就不發作,隻問道:“何事?”

青泠從懷中取出自己一整天所寫的冊子,上前放在他的案上,道:“這是為湯大人獻上一件功勞。”

湯銘看著那厚厚的冊子正麵寫著“平災方略”四個大子,但見那字跡結構奇美,挺拔風流,筆跡流暢而有力。身為一個官宦人家的子弟,又是太子伴讀,所受的教育都是這個朝代最頂尖的,自然有這審美能力。見字如人,頓生兩分好感。

湯銘道:“在下不明白公子這是何意。”

“在下林青陽,有意投入湯大人門下,為湯大人分憂。”青泠沒有說是想他為之引薦給太子什麼的,反而說是給湯銘作幕僚。

隻因青泠呆過幾個古代時空,十分了解古代這種人情關係。她若要投入太子門下,一來她又是無名之輩,憑什麼投入太子門下,太子門人眾多,她無根無基怎麼擠進去,擠進去又怎麼站穩腳跟?二來她若直接提投入太子門下,那麼隻是把他湯銘當跳板而已,那他又憑什麼當這個跳板呢?

但是,她說投入湯銘門下就完全不一樣了:一來,她成了湯銘的慕僚,她無根無基,但是湯銘在太子麵前是根基深厚說得上話的;二來,將來就是有機會往上爬,湯銘對她的提拔之恩擺在那兒,她也不能忘記,她的利益點就有點兒與湯銘的利益交織在一起;三來,她將來要是上位,也可以借湯銘的勢,其實就是抱大腿站隊。

當然,其實做起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她必須先成熟湯銘,給他足夠的利益,他才會讓她借勢。

對於青泠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她也不是小氣之人,這賑災方略就先給他。其實,那有許多還是紙上談兵之言,比如如何治蝗,如何防治瘟疫,現在還沒影。

湯銘一聽,心下判斷他是一個江湖中人,不過是想借他謀一個前程而已,但他也不是那麼容易提拔人的。

“你有何能耐,能為我分憂?”

青泠等的正是這句話,於是娓娓道來,她又引用文史記載的旱情之年,如,六十年前前朝時中原大旱,同年發生蝗災、洪澇、瘟疫,百姓民不聊生,是以四處發生起義動亂,也是前朝亡國之始;又如,四十年前的一次旱情,史中同樣也有記載多地發生蝗、澇災害,當年之事,老一輩想必也還有些記憶。

湯銘吃了一驚,若真如她所說,這旱情可大可小,要是發生這種連鎖反應,太子就真是攬了一個苦活,一個弄不好聲名受損,朝中形勢也隨時轉變。

湯銘道:“就算真如你所說,你又有何法助我?”

青泠道:“我的賑災之法大致記錄在冊。而如今要緊的是,大人需進諫:一、在其他州府開糧賑災,莫要再多安置來京的災民,以防京城流民太多發生動亂難以收拾;二、立刻令人從南方調入物資充入中原,製定嚴法控製北方糧價,嚴厲打擊非法囤積……”

青泠心想:第一條是最重要的,她從蕭夫人處了解一些事後,也判斷出那夥人應該是突厥人,而不是所謂的回紇商人。她易地而處,她若是突厥人,她南下來報仇,因為異國他鄉資源有限人手不足,肯定是要利用流民湧上京城,然後趁火打劫。你滅我王庭,我以血還血,就算不能殺了南朝皇帝,也要給南朝人一個永遠也忘不掉的一擊。所以,必須把人往外圍安置,人越少,突厥人越難藏身。(. 就愛網)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