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 清穿群魔亂舞之年玉堯六十一(2 / 2)

書中遊[快穿] 月下清泠 9911 字 7個月前

此後兩年間,興華黨基本統一了南方,並進行了血腥味十足的土改,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以及到達鄉政一級以下的黨委。

而興華政府在經濟上的政策除了發現農業、開辦工廠、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之處,還有開辦現化經營模式的各類銀行,對融資上對經濟建設進行支持。不過,基標誌性最大的事件,甚至對後世影響最大的還是三家公司的成立。

1708年興華政府正式成立了“中華遠洋有限公司”,建立嚴密的以營利為性質的官私合營的集團公司,龍雪任總經理。不過股份複雜的大大小小分公司是原來差不多都是漕運聯盟出身的,江湖上把這個公私合營的“公司”稱為“漕幫”,江湖上公認的武林盟主龍雪被尊為“幫主”,而且一直到建國後的十幾年他還掌握海關,權力巨大。

1709年,廣東十三行派係的人不甘於後,也學習“漕幫”的先進嚴密的組織管理方式,官方入股15%,民間廣東十三行的各家聯合經營,成立了“漢華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旗下大大小小分公司無數。陳朝生的哥哥陳明生任總經理,或稱粵派盟主。

1709年底,南洋各華人莊園主達成結盟,玉堯個人也是拿督也派了代表。華人莊園主們(包括玉堯南洋財產的代表)成立了“華夏商貿與物流合作有限公司”,袁克勤的父親任第一任總經理,他是海外派的盟主。南洋一派初期雖然算在海外,但是華人都有“中國國籍”也向興華政府交一定的賦稅,受興華政府的保護。

這三家大型的資本主義性質的公司就是其後兩百多年聞名世界(也有後世史學家稱“臭名昭著”)的三大商貿與物流的綜合集團。之後他們與強大的興華政府(特彆是那些對華是官,對外脫了衣服是匪的興華海軍)合作,把生意做遍了全世界。並且後期中華與海外征戰有很多是這三家公司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的原因。其中有兩個貪婪的女人在三家公司都入了股,就是玉堯自己和一切以玉堯為榜樣的陳琦,不過初期她們是想賺錢,之後卻也被資本集團裹協乾出了不少罪/惡之事,比如:一手推動殘酷的“倭奴貿易”。女人往往是最毒的物種,這是外話。

當然,這幾家大公司,現在還是成長期。

如“中華遠洋”則在1708年承接了為興華政府運營土豆種子和昆明磷肥的業務,各地的分公司的支公司還承包“中華供銷社”明年的銷售業務,雖然定價權不在他們手中,但還是留給了他們足夠的營利空間,而且這在幾年內是官糧官貨壟斷銷售。

曾經那些江湖上討生活的“下九流”也好,“高手”也好,走到了陽光下,生活也趨於穩定。就是有一點讓他們苦惱,政府和公司讓他們讀書,時不時還有各種考試,考不好的就算在支公司有點股權,但是職務上卻級彆不高。

……

到1710年,我們18歲的興華黨主席年玉堯同誌如今卻有了新的苦惱,九難師太要把選出來並培養了好幾年的明朝宗室後裔送來南京登基稱帝。

這在黨員代表大會上遭到了幾乎全體上下黨員的一致反對,她一向威望如日中天,第一次遭遇這樣的挫折。

其中最激進的就屬南洋係的袁克勤、廣東係陳朝生、“淞滬造船廠”總經理兼“淞滬造船工業大學”校長陳琦。

袁克勤發言說:“領袖當初年幼,為將來儘快光複河山簽訂《茅廬秘約》情有可原,但是,如今光複大業的形勢沒有領袖當年想的那麼糟糕,此一時彼一時,實在不必給我們光華黨找一個麻煩的大佛來。況且當年明室十幾位皇帝差不多德不配位,引起朝堂大亂,忠良報國無門不說還差不多屈死,這樣的人如何能在我黨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裡做皇帝?”

一個個黨代表目光炯炯點頭,陳朝生站了起來,激動的說:“當年三寶爺(鄭和)下西洋,原本遠洋貿易前景一片好,並且四夷臣服於我華夏,但是明後期開始海禁,那幫屍位素餐的官員就守著一畝三分地,就知道仗著所謂功名兼並土地,朝廷隻知在那幫苦哈哈農民身上吸血。這樣的人當皇帝,我們這半壁江山也要一朝回到光複前嗎?我們的海洋大國目標怎麼辦?”

陳琦跳了起來,說:“咱興華黨這麼多年沒有皇帝,照樣打下地盤治理地盤,就說明天下有我們黨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皇帝,北京的康老麻子也好,這明室後裔小子也罷,我們都不需要。天下若真需要皇帝,要不,前輩你登基加冕“中華女皇”,我也認了。”

這一個炸彈放出來,黨代表們如炸開了鍋,紛紛叫著玉堯自己登基。

玉堯歎了口氣,也站了起來上台發言:“各位同誌,你們支持和肯定我的工作我非常感動,也很感激。《茅廬秘約》是我幼年剛成立興華黨,對革命前景還處於迷茫狀態下和長平公主簽訂的。當初,我想如今天下漢人和各民族如果政治不覺醒,那麼‘反清複明’也是一個接受度比較廣的意識形態。光複河山是需要一個統一的意識形態來指導的。雖然,當時的興華黨還僅是我在武昌城外莊園的小學堂的那幫人,但確實已經成立了。我簽下這份約,也代表了黨的承諾。雖然,各位現在是黨員要承擔我當初的合約有些冤枉,但是我黨總不能失信。長平公主在這幾年來沒有乾涉過我黨我軍任何事,算是信守合約,如今送人來,我們不能不認。”

最後,在玉堯說明明室皇帝隻享稱號不得乾涉任何軍政事務,黨員代表才被安撫下來了。但是對於明室要登基,正式建國,國號還要叫“大明”,興華黨員們總覺憋屈。

長平公主一直帶著原朱三太子的後裔們從寧波遷居於衢州隱居。其實,長平公主如今也不知道袁承誌還在不在世,但是衢州是夏青青的故鄉,當年袁承誌而在此破過溫家的陣法。

她低調地細心教導朱三太子的一個小孫子讀書習武,如今這個小兒子也已經十八歲了。前幾年她對於興華黨的革命也有所耳聞,前年下半年,興華革命軍就已經打到衢州來了,並橫掃浙西。

當時,她還是很高興的想著能夠“反清複明”了,不過當她看到“王師”隻是打著“興華革命軍”的旗號,並無“大明”旗號,又冷靜了下來,擔心他們不擁戴明室。所以一直猶豫不出山,希望“興華黨”會來迎潛龍登基,不過她一直沒有等到。

等到的是“興華黨”的內政人員來衢州赴任,然後,去年開始,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衢州士紳十之五六被殺奪地其它的大部分地被強製贖買。這還不算,去年的“公務員考試”那些讀書人才子考上的沒幾個,朝廷對讀書人也沒有恩養銀。

朱三太子曾經也是教書先生,他的兒子也是讀書人,在那些文士中間也有人脈。他們苦等興華黨來迎接“潛龍”登基不成,朱三太子的兒子忍不住在讀書人間傳起來。

後來消息傳得一發不可收拾,朱三太子的兒子被一幫讀書人簇擁著來求見長平公主,請她出示《茅廬秘約》。長平公主被侄子所逼,而且她到底也有些等不住了就拿了出來。

然後,事實就發展得更快了,那些讀書人忽略了那些限製皇帝的條款,眼睛放在了擁明室登基的條款,白紙黑字,看興華黨怎麼賴。忽略限製皇帝不參政的條款是因為那被他們看作是笑話,皇帝就是至高無上的存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你一個臣子憑什麼限製皇帝統治江山?皇帝要聽也隻是在他們這幫讀書人忠義之士的死諫下按他們的要求辦事嘛!

他們極力的宣傳《茅廬秘約》拉攏那些被興華黨公務員考試氣吐血、或者被奪地舊文人。

浙西、浙南甚至包括江西、安徽來的一些不接受革命理念的讀書人陸續來投效“新皇”,這些讀書人很快成立了“大明”小朝廷。而就是這個“小朝廷”要搬去南京故都登基。

有些手上沒有什麼人命的士紳是沒有被抄家的,雖被迫賣了地,但是還是有錢的。不過,顯然很大一部分是不接受革命理念的。

興華黨的“平等”、“普及教育”、“取消士紳對鄉村的管理特權”,所有佃農分到了自己的地,連交稅納糧都不通過他們之手,興華黨把代理納稅業務銀行和合理價格采購糧食的供銷社開到縣級,甚至一到納糧季這些公司還組織流動的“代收”部門。

農民們隻要願意明價多付5%的手續費完全可以在當地向供銷社賣糧然後拿錢給流行銀行納稅,離縣城遠的農民們當然願意啦。

況且那些“代收部門”是商業化操作,為了吸引更多的業務合法賺更多的錢,服務十分周到,和從前的官老爺完全不一樣,這讓天性懼怕官府的農民十分歡迎。

這些銀行或供銷社的“流動代理部門”在收成季節做納糧服務生意、農忙時作農具種子肥料生意、平日作生活用品的生意、還有農閒時的城市招工信息服務,每個縣的不同大村是每隔十天半月就輪到了。

這些鬼東西都是在挖讀書人和士紳的根呀!興華黨這是倒行逆施,破壞寧靜的鄉村田園生活!

於是,他們紛紛給“新皇”孝敬,出錢出糧,小朝廷也組得像模像樣。

就這樣長平公主也阻止不了,去信給玉堯,明室要進京了。

這是興華黨半壁江山下,新舊兩個體係的矛盾,以前隱藏在底下或者興華政府根本不把那些秀才當回事。如今擺到明麵上來了。

不知天高地厚的舊文人和頑固地主階級借著《茅廬秘約》要將興華黨或者說年玉堯的軍。(. 就愛網)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