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第一百三十三章(1 / 2)

本朝的科舉在前朝的基礎上做過一些改良。

秋闈第一場考的是四書五經,一共多道題,每道題的題乾都隨機選自四書五經中的某篇某段。如果對四書五經不熟悉,或考試時過於緊張以至於半天想不起題乾的具體出處,那想要在第一場中獲得好的評價,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雖然四書五經的內容十分龐大,但那也是有限的。從童子試到殿試,科考出題都離不開四書五經。後來的考官想要出一些前人沒有出過的題,便很有難度。以至於前朝有陣子竟然流行過截搭題,就是從四書五經中選擇兩句完全不相乾的話湊在一起組成一個題目。上半句可能出自《孟子》,說驅虎豹犀象而遠之;下半句就可能出自《詩經》了,說穆穆文王。這是一句讚美文王的話。

考生答題的時候,需要把這兩句毫不相乾的話聯係到一起去。

這不是難為人嗎?

到了本朝,早期也出過截搭題。後來還是太/祖看不下去了。朝廷科舉是為了選人才的,靠這種截搭題能選出什麼人才?不否認能做出截搭題的人,他們對四書五經非常精通,還很有急智。但朝廷需要的是大量能辦實事的人才啊!

太/祖不顧某些人的反對,強硬地改了規矩,截搭題就不多見了。

偶爾還是會有。但這種“截搭”往往都是精心安排的,上下兩句話雖然出自不同的書籍、不同的段落,但是兩句之間可以產生遞進或者語意相反的聯係。

沈昱拿到卷子後,習慣性地先把卷子從頭到尾瀏覽了一遍。一共四道題,前三題都是寫“文”,最後一題寫“詩”。很好,每道題的出處都已經了然於心了。

第一題很有意思,竟然是個上下有關聯的截搭題。

題目是:二吾猶不足,定於一。

這題乍一看很好理解,翻作白話文是:二,我仍覺得不足,安定於一。

表麵的意思很好懂,但光讀懂這兩句話的表麵意思根本沒用啊,如果對四書五經不了解,考生連這道題究竟在考什麼都不知道!但沈昱幾乎是一眼掃過去就知道了它們的出處。“二吾猶不足”出自《論語》。“定於一”出自《孟子》。

前一句的大概語境是,魯哀公問有若,饑荒來了,國家用度困難怎麼辦?有若說那就隻抽十一分之一的田稅。魯哀公說,我抽了十分之二,還覺不夠。有若就說,民富則君富,民都不富,你跟誰富去?這講的是輕徭薄賦的主題。

後一句的大概語境是,孟子見梁襄王,梁襄王問天下如何才能安定,孟子說天下一統才能安定。那麼誰才能一統天下呢?孟子又說,不好殺人的君王才能一統天下。孟子隨後還用了旱天的禾苗為比喻,強調君王不嗜殺,民意就擋不住,老百姓跟隨那位君王就如同水向下奔流一樣勢不可擋。這講的是仁政。

一旦知道上下兩句的出處,這個題目就很好理解了。輕徭薄賦、與民生息也是仁政的一種。唯有君王心懷仁心,天下才能安定。如果和時事聯係上,本朝幾代君王確實一直在施行仁政,今上登基後,在徭役稅賦方麵一直很謹慎。

因此,順著這個題去寫一篇“歌功頌德”的文,讚揚朝堂的諸多舉措,歌頌皇上的仁心,這是覺得不會出錯的。隻要文采好,基本上這道題就徹底穩了。

但是,如果往深了想,本朝開國至今已有八十多年,“定於一”這個目標按說早已經實現了。天下早就一統了啊!這會兒再去強調定於一好像有點多餘。

那麼,這個定於一就要做引申意講,是“天下歸心”的意思。是政治上的中央集權,是經濟上的利出一孔,是思想上的高度統一,是政令、法律的統一。

順著這個方向寫下去,文章的立意一下子就深了!

沈昱作為沈丞相的孫子,天然就站在了清流一派上。

讓他去寫通篇歌功頌德的文,沒問題,他能寫;但這樣一來就擔不起“清流未來領頭人”的身份了!若是加深立意,沒問題,他也能寫;但這樣一來又容易表達出自己的政治主張,如果主考官和其餘的考官們都不喜這種主張,覺得年輕人性情桀驁、主張太過鋒利,那麼沈昱這次肯定拿不到什麼好的名次。

“音奴為我忙前忙後,我若不奮力考出一個解元,都沒臉見他了。”沈昱在心裡這般想著,臉上卻沒什麼緊張的情緒,眼中還含著怎麼都消不去的笑意。

主考官的心意如何,實在不必在意。

小侯爺的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世家對於今上來說始終如鯁在喉。出了餘孽“第三子”的事情後,今上肯定會加快速度對付世家,輿論上應該很快會出現相關的導向……本屆鄉試說不定就是這場輿論的開端。沈昱願意去做一枚“棋子”,為朝廷開啟這場輿論之戰。

“天下歸心”的障礙是什麼?是世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