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要熬夜製作的物件為:竹滾燈。
何謂滾燈?就是可以隨意滾動的圓燈籠。滾燈的結構分裡外兩層,無論外層怎樣轉動,內層始終能固定,使燭火不傾、不滅,原理跟陀螺儀相似。
彆看原理高深,製作步驟卻簡單。
先找出以前篾的多餘的頭層青篾,用細麻繩綁成一大一小兩個圓圈,備用;然後製作轉軸和燭盤,燭盤就是一小截極細的帶底燈筒,在小筒中間位置的兩側鑿出孔,用一根竹片橫穿過去做軸;軸的兩端用火加熱,然後上彎,兩邊彎度必須一致;將穿著燈筒的竹軸跟剛才備用的大、小圈,在上、下、兩側四處位置麻繩相結。
以上就是滾燈的內層結構。
製好內層後,需得試驗燭火是否能夠在晃動間保持穩固。
王葛拿過一個竹壺,竹蓋縫隙處纏著幾圈葛布條,解開布條,打開蓋,一股難聞的麻油味道竄了出來。這是大父母攢著以備急用的,從未用過。
王荇端穩燭盤,王葛往裡倒油,姊弟倆都很摳,一個剛倒就問“差不多了吧”,一個剛接一層就嚷著“好了好了彆倒了”。
以燈草為芯,點燃,王葛端著大圈轉動,轉軸始終維持著燭盤穩定,燭火微搖,光影閃爍在姊弟二人的臉上。
王荇的小嘴一直半喔,由緊張擔心,到驚奇崇拜:“阿姊,麻油灑不出來?真的灑不出來!”
“那是自然!”王葛“呼”的吹滅燭火,遞給阿弟:“拿著玩會兒吧。”
接下來,就是用竹條製作外層結構。
十個直徑相等的竹圈(一定要比內層結構的外圓還要大)依次疊加,每次疊加都以細麻繩固定首尾兩端。過程中,將剛才製的內層軸盤放進去,用麻繩係住。繼續加竹圈,全部兩端對稱,綁好後,所有麵看上去都是五角星狀就算標準了。
其實製完竹籠外圈,就算製好了滾燈。
不過想跟貨郎做長期買賣,展示品必須得製作到位。以前穿爛的衣裳她都洗乾淨留著的,這下派上用場了,絞下一片片,用粗針縫到竹籠上做燈罩,對稱方向各留出口位置,用來透氣、更換麻燭。
桓真一行亭卒發現王戶深夜還有光亮透出時,王葛剛好製完第六個滾燈,除了第一個,其餘都不再縫葛布罩。
當當當!
院外連響三聲敲擊鐵物似的動靜,驚起遠遠近近的狗吠、鵝叫聲。
緊接著,有人扯高嗓門喊:“關好門窗,防火防盜。”
姊弟倆腦袋扒出門框,麵麵相覷:是喊自家吧?也不到子正時刻呀?
院裡沒動靜,任溯之再喊:“天乾物燥,把火滅嘍!”最後半句帶了怒音。
黑影中,鐵風悄聲道:“這亭長有點意思。”
鐵雷:“離子正還差兩刻鐘呢,就不許人家半夜餓了熱點東西吃?”
“蠢才,你以為是桓府呢!這裡的百姓,砍柴隻能去十幾裡外的野山,有牛車的人家都得專門騰出一天。還半夜餓了?嘖嘖嘖。”
鐵雷被“嘖嘖嘖”逗笑:“咋學上這裡口音了?”
“這叫入其俗,從其令。告訴你個經驗,學著點!一般農戶,戌時後都已熄掉灶火,早早入睡。而此院人家,子時都過了,還有火光透出,隻有兩個原因,要麼是灶房失火,要麼……是進了賊盜!除此,沒有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