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宿命回轉(1 / 2)

王二郎、王葛姊弟將桓真送出院門,袁彥叔白襦白裳立在道邊,如不畏冷的岩石。不知他何時來的,還是一直在此。

王家三人也向袁彥叔行禮。

桓真看向王葛,不滿道:“這段時間我教阿荇禮儀時,你旁聽。”

“謝桓郎君。”王葛歡顏拂麵,雙眼比往日彎。

來了!桓真數著一、二……

“桓郎君, 我有一事想問。”

桓真抄起手:“講。”

“你剛才說過,修訓詁學者都是幼童,那他們年紀……”

“大者不超六歲,小的……”他豎起二指。

王葛笑容一僵,已經能想像自己杵在“幼兒園”中的尷尬了。

桓真寬慰道:“勿憂。你在他們中,一定是匠技最好的。”

這倒是, 以後我定是同齡匠工中認字最多的!王葛揖禮,謝對方相告。

袁彥叔一挑眉, 桓郎從前跟小女娘交談,頂多一問一答,這回比王匠工多講了一句。

時光一晃而過,進入季冬。

賈舍村的兒郎每年隻在此月得空休息,除非日頭大好、無風才結夥進一次野山。那些懶人家就受罪了,不積薪,隻能挨凍。

天氣冷到王荇都沒法練字了,硯台、毛筆遇水便凍冰,於是每日誦桓真留下的服虔所著的《通俗文》。

桓真此次離開,是去鄉裡參加“鄉兵武比”。對他來說, 此武比也是少年護軍營的首次預選。潯屻鄉裡,王恬也是。

各鄉的武比均為三項:三番射,逐禽左,角抵。

隻要贏兩項, 桓真就有資格參加來年五月的三鄉“大武比”,此武比在縣邑舉行。踱衣縣的大武比通過後,謂為“護軍童子”。之後再去郡治所山陰縣參加郡武比,錄取後,謂為“準護軍”。相當於王葛下一步準備考的“準匠師”。

三番射:顧名思義, 隻進行三輪箭賽。第一輪為試射,由鄉裡的神箭手射靶做示範,每人跟隨,無論是否中靶都不計成績;第二輪為正式比,由鄉吏用算籌計數;第三輪時,旁邊有奏樂者、鼓聲、歌者,樂曲均出自《詩經》,所有鄉兵需按歌樂、鼓點節奏射箭,不和韻律者,即便中箭靶也不計為成績。

逐禽左:本為六藝之一禦車中的一項,由於鄉裡條件簡陋,無戰車,便簡化為騎馬逐禽,從左麵射獲。場地中騎馬往返一次為一輪,僅比三輪。每輪射禽、擄於馬背者,成績方為上等。兩輪不中者,第三輪不必再試。

角抵:所有鄉兵先按亭、村、裡區域分組, 然後抽簽, 兩兩對決。上場前,頭戴一對牛角, 除上衣。對決過程中,手腳並用、以力相搏,允許以頭上牛角抵人,但不能持其餘兵器,更不能攜暗器。每人隻進行一輪角抵,輸一次即是此項的最終成績。

桓真出發前,賈嫗給他烙了二十張加豬脂的胡麻麥餅。劉泊捎來的肉醬,一家人根本沒舍得吃過,盛於小甕裡讓桓真帶著。

誰能料到呢,桓真腹中虧油水的時候太久,一路吃的確實歡,到達鄉裡、直至比武期間都斷斷續續的腹瀉。尤其角抵時!

好兄弟就要共患難。潯屻鄉的王恬為了積蓄體力武比,提前兩天四處稱兄道弟,積攢麥餅,替遠在山陰縣的王太守認下若乾養子。結果體力是補回來了,撐的他至比賽時,都在斷斷續續的偷屙褲子。尤其角抵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