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你也行?(1 / 2)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實行推恩令削弱諸侯力量,上令下達,使整個大漢王朝整合成一個精密堅實的大船,能夠在掌舵者的指揮下快速前行】

推恩令?

諸侯王還沒有反應過來,那畫麵又是一轉,剛出現的那個中年老媼再次出現。

“元狩元年,也就是公元前122年,淮南王劉安和衡山王劉賜叛亂事泄,被劉徹即時平息,自此諸侯的勢力大幅度削弱,再沒有對中央王朝的統治產生什麼大的影響。諸侯的安穩是順應了王朝發展曆史的,對漢朝日後的強盛有很大益處。”

諸侯:有益處你奶奶個腿兒。

劉安&劉賜:劉徹小兒不削弱我們,我們會反?我們都是劉家人,高祖聽見了肯定不會同意。

沒想劉邦聽到這些,隻是歎口氣,跟他身邊那奇怪少年道:“我當時郡國並行,是逼不得已而為,那麼多有功大將,總不能連個侯都不封?可是我封我兒子為王,怎麼聽她的意思還是不對的?”

許森理解不了皇帝的疑惑,隻好推推水杯給他:“喝口水。”

逃到北地的韓信聽見這話隻有冷笑:“所以這個王隻有你劉家人能當?沒想到你自家人也鬥這麼厲害吧。”

提前被曝叛亂的劉安劉賜不約而同找起方士來———他們要跟高祖告狀。

天鏡裡頭的畫麵又一換,這次出來的是個年輕些的男人,至於隨著他的出現而顯現的一行小字仍舊是大部分人都看不懂。

桑弘羊司馬相如等文學侍臣都應召去了未央宮,他們自覺的將這些字的寫法都謄在了絹布之上。

劉徹安撫衛子夫幾句,叫侍衛過來將椒風殿圍了兩圈他才去未央宮,路上再次下旨:“讓衛青去未央宮候見。”

衛青走在宮裡曲曲折折的小路上,總覺得有不少視線落在他身上。

幾個武將從後麵走過來,又有人回頭打量他,目中含著不忿神色,轉頭說道:“家奴之子也能被天上人譽為將星?那我們豈不是要成為將神了。”

滿以為天上人解下來要說的是他們的人,那年輕些的男人一開始就是:“其實在衛青、霍去病冉冉升起之前,大漢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武將,前一波的將才基本上斷茬,後補的能力跟不上。

最有名的隻有一個李廣,但他的軍事才能,在衛霍二人麵前,說一句熒熒之光與日月爭輝,一點都不算貶低他。”

作為同樣應召入宮的武將之一的李廣,差點一口氣沒上來。

剛才嘲笑衛青那人,麵上神情瞬間精彩無比。

這是什麼天上人,怕不是哪裡出現的妖孽?

可見與人的利益相背,彆管你本身是神是妖,對於人來說,有利的便是神,無益的就是妖。

隻不過這一個武將的利益,並不和其他人相通。

李廣看了衛青一眼,敵意不大。

如果衛青的才能足以擔當大漢將星這個名頭,那是上天憐憫大漢。

隻霍去病這個名字找遍滿朝文武也沒有。

怎麼可能有?那是我才一歲多點的外甥啊。

衛青心中忐忐忑忑。

“龍城大捷,是衛青的軍事才能第一次顯現。公元前129年,匈奴南下,漢武帝本人的秉性氣質,決定了他不可能像父祖那樣願意用和親換得一時苟安。

況且當時的漢朝經過三代休養生息,反擊匈奴的條件已經成熟。於是這一次,漢武頂著朝廷上下的反對,毅然出兵。”

“這一次出兵,共有四路,一路由車騎將軍衛青帶領,從上古出兵。一路是公孫敖,發兵代郡。一路是輕車將軍公孫賀,雲中郡發兵。再一路便是宿將李廣,他從雁門郡發兵。”

伴隨著這個年輕人的講述,那畫麵上出現了非常神奇的一幕,一片用泥土、草皮打造出來的山川地勢上,一隊一隊穿著盔甲的小人,從標著上古、代郡、雲中、雁門地名的四處顯現,就那麼在那一片平地跑著,像是巫師捏出來的會行動的小人兒。

沒有給人恐怖的感覺,反而很有種讓人想笑的親切感。

漢武帝跪坐在外麵,兩旁是已經到來跪坐下來的文臣武將,他們看著天上的畫麵,隻覺頭皮一陣陣發麻。

所有人都意識到,本來平淡無波的生活,要因這次的天生異象而掀起滔天大波了。

竇太後一手提拔上來的兩位丞相,許昌、莊青翟在宮門口遇到,剛從車上下來的兩人對視苦笑。

高祖不滿外戚乾政了啊,以如此方式警告他們,他們還是識相一些,主動辭官吧。

Q大的這位年輕的史學教授還在說著:“但這一次戰役,隻有衛青一路軍獲得大捷,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這是漢朝與匈奴的對陣中首捷,且是大勝,完全打破了漢高祖白登之圍敗於匈奴之後籠罩在漢朝臣民頭上的陰雲。

秦時將匈奴遠遠驅趕到草原深處的神話,在漢武帝時期被接續了上來。”

天鏡出現之前剛剛逃回長安宮的劉邦因為白登之圍幾個字,不好意思的撓撓額頭。

畫麵轉換,天與地相交之處是茫茫的草原,俯視前進,出現了隔壁荒灘,以及一閃而過的沙漠明珠---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