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領悟了(2 / 2)

是啊,為什麼呢?

洪武朝,跪在母後膝前的朱棣也氣紅了眼睛。

明世界道:“這裡還要解釋一個詞,我們現代都比較陌生的,那就是‘親儘則祧’,祧在這裡可以給他組個詞,兼祧。兼祧的意思是一個繼承人同時繼承兩房,這麼說就是被祧的那支不太重要的意思。親儘,便是親緣關係遠到已經可以忽略的地步。如果按照這個規則,你說嘉靖帝想把他爹弄到太廟祭享,被祧出去的會是誰?”

明世界這史話講得太精彩了,吸引了旁邊差不多吃完了都在閒話家常的一大批聽眾。

對於這個答案,朱元璋等已經是了然於胸的,但他們竟然聽到了什麼答案?

一個四五十歲看起來比劉邦還邋遢的村裡閒人說道:“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他是最遠的。”

還有人說對的!

劉邦懷疑地打量村人們,不像是說笑話。

可這是在他們大漢,這是一個種地的莊稼人都知道的題目啊。

各位麵正在觀看天鏡的人們都忍不住給他們遞答案:“當然是明太宗啦。”

明朝,開啟直播的三個位麵中,最尷尬的莫屬萬曆皇帝位麵。

徐霞客已經不趕路了,坐在路邊看。嘉靖十七年,嘉靖帝給其父上廟號的時候,不是沒人說過他的作法不妥。

但,嘉靖帝一意孤行啊。

沒想到這事兒能被揭發到□□眼跟前。

朱元璋眉頭緊緊皺著,看大家聽閒話似的模樣,兩根濃粗的眉毛幾乎都要鎖到一起去了。

秦始皇也沒好到哪裡去。

連一國之祖萬世不祧的規矩都不知道,後世子孫們的確拋棄了很多先祖的東西。

明世界卻一點都不介意,笑著跟大家道:“忘了說,在封建社會還有一個規矩,那就是開國之祖萬世不祧,換句話說,明太祖朱元璋的神主牌位,是永遠都要被放在最中間的。”

這下大家知道了。

一個八九歲的小孩子也聽得津津有味,本來蹲著的小身子突然站起來,一雙眼睛明亮亮的:“世界哥,我知道啦。嘉靖帝想弄出一個牌位,就得弄明太宗朱棣噠。”

朱棣眼前一暈,提前體會到那種腦瓜子嗡嗡的感覺。

“壯壯的回答完全正確。”明世界給小家夥豎一個大拇指,“不過朱棣是嘉靖帝這一支最高的祖先,而且他的功績一直像星星一樣閃爍在他們這一支子孫的頭頂,祧出去朱棣,朱厚熜可有點不太敢。然後他想了一個好辦法,那就是給朱棣改個尊號,號為成祖。”

眾人恍然大悟了。

“這樣的話,明成祖也成了萬世不祧之祖。明成祖下麵的皇帝明仁宗朱高熾,即是親儘的那一位。經過一係列騷操作,朱厚熜終於可以合理合法的把朱高熾的神主牌弄出去,然後把他爹的放進來。”

臉上還隱隱作痛的朱高熾,在這一瞬間他想讓他爹再給他兩巴掌。

朱瞻基悄悄往後撤。

也不知是誰生出來的孩子,這麼欺負他爹。

朱棣看看自家不合心意的大兒子,一時間不知道是該同情他還是該同情自己。

成祖,祖什麼。

不肖子孫,還不如把你祖宗給祧出去放到偏殿去呐。

隻見天上老爹的臉色已經黑到了黑不動反而有些白的地步了。

朱棣覺得有一天他上去,先迎接他的肯定是一巴掌。

明世界說完,聽故事的人中一人歎道:“這操作,的確是夠騷的。”

也有人說起來:“沒有個兒子就是這麼受人欺負的,連皇帝都不例外。”

“現在到底是不一樣了,你沒見,村裡兒子多的人家,爹媽的背到現在都駝啦。”

胖乎乎的二嬸子翻了個白眼,道:“你說的是那明大河家吧?三個兒,娶媳婦的時候難死他了都,現在連個住的地方都沒,還笑話他那親兄弟。”

明大河的親兄弟明二山,與大哥家正好相反,他家仨閨女,閨女的日子也都過得不錯。

但沒兒子,人人都要在背後嚼他們家舌根。

連明大河都在街裡笑話明二山。

劉邦對這些話聽得挺認真的,跟許森道:“現代人連祖宗怎麼祭祀的規矩都不記了,怎麼還記著兒子比女兒好?”

許森:“或許是因為自古以來都是男的娶女的,反一反或許就都覺得女兒好了。”

明世界想了下,讚同道:“你說的還真是挺大的一個原因。”

朱元璋已經平複好情緒,對明世界十分客氣道:“小夥子,朕,我還想聽聽明朝的事。”

許森看向璋叔,就彆紮心了吧。

一下子接受太多,可能是無法承受之痛。

旁邊也有人起哄:“世界,再講兩個?”

“我想聽朱元璋殺功臣的事。”

“還不如聽崇禎帝自掛煤山,吳三桂開關迎清兵呢。”

說話的是兩個坐在更遠一些的一張桌子旁的倆老頭,聽口音兒,一定經常聽收音機。

“你知道吳三桂是為了誰開關的不?”

前麵說話的老頭問後麵這個。

“咋不知道,為了陳、”老頭兒年紀有些大,健忘,想半天說道,“為了那個方圓圓。”

壯壯提醒,“三爺爺,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是陳圓圓。”

啊?

三大爺砸吧砸吧嘴裡的瓜子兒,道:“你這小孩子,在學校裡都學的這些啊。”

這一熱鬨起來七言八語的,許森那些想勸璋叔的話還不知當講不講。

你們明明什麼都沒說,但你們的確什麼都說了啊。

朱元璋雖然明白明朝已經成為曆史,但聽到什麼自掛、什麼開關,眼前真的是一陣一陣發黑。

嬴政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膀。

頂住兄弟,過了一開始這幾天,平日聽到一兩句什麼透露曆史的話就不會這麼難以接受了。

朱元璋握住嬴政的手,晃了晃。

始皇帝,好人呐。

等他回去,誰敢說秦始皇是千古暴君,一定扒他皮。

眼看著三大爺和自家爺爺就要吵起來了,明世界趕忙道:“爺,三大爺,你們彆吵吵,聽我講。”

說要聽朱元璋的那個爺爺道:“世界,彆管他的,就說朱元璋殺功臣。”

心情剛好了點的朱元璋,隻覺那心口又被這老頭狠狠插了一箭。

什麼殺功臣?

咱隻殺貪官!

三大爺快氣死了,但氣也沒用,誰讓他沒有世界這麼出息的孫子。

清朝,康熙對胤禛說道:“希望那小子彆說清軍入關的事,不然祖先危險了。”

這是天鏡最不好的地方,怎麼它把每個朝代的皇帝都帶過去,就不擔心一朝一朝的過去了打仗嗎?

許森還真不怕這個,因為有政叔鎮場啊。

一群抄始皇作業的家夥,看見霸氣側漏的始皇帝你們敢呲牙?

許森見政叔安撫了璋叔,覺得也不是不能聽聽世界哥的講史。

“不說朱元璋殺功臣,也不說明朝滅亡的事。”明世界對大家道,“今天我跟大家說點不知道的,你們知道明朝皇室取名字有什麼規則嗎?”

朱元璋:這有什麼,《皇明祖訓》還是朕讓人編的。

不想聽。

就想聽有什麼不肖子孫的事,尤其是老四的!

明世界已經開始說了:“咱們都知道,以前的大家族是會給子孫後代的先定好排名的序號的。”

朱元璋糾正道:“那是輩分字號。”

明世界:“對,先定好的這個序號,就是代表輩分的字。朱元璋有二十四個兒子,他很勤快,給每個兒子家的後代都定好了中間的輩分字。”

朱元璋:“朱元璋是皇帝,沒空吧。”

明世界看向這個嚴肅的老叔,心道您不是知道的挺多嘛。

“世界,彆聽他的,你說。”

磕著瓜子的三大爺如此說道。

明世界好笑,“然後老朱還給他兒子們定下一條規矩,讓他們給後代取名字的時候,最後一個字必須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循環,就是要這個字裡麵帶上金木水火土的一個部分或偏旁。比如朱棣那一輩是木,他們兒子名字裡的最後一個字都需要帶個火。這是木生火。”

“這是什麼講究?”二嬸子好奇。

明世界說道:“以前的王朝更替,便遵循五行相生。秦朝尚黑,是水德,漢朝就尚紅,是火德。這是表明王朝順應正統的意思吧,老朱此舉就是希望大明江上能在自家生生不息。”

劉徹發表意見:“挺貪心的。”,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