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p> 看門的兩位玩家,雖然早就知道安南是“出門去拿點東西”。
但他們卻顯然沒料到,安南隻是出去繞了一圈,居然能拿回來這麼多東西……
“……要、要幫忙提一下嗎?”
看著安南像是蝸牛一樣慢慢往城主府挪動,他們連忙跑過去,非常熱情的問道。
身上背著像是剛放假的高中生一樣沉重巨大、還四四方方的背包,腰間挎著一直夠到膝蓋長的木桶、甚至一走打一下腿,他的手上還提著被棉布裹起來的、比安南自己還高的、神似巨型棒棒糖的不知名物體——而且一看就很沉。
安南瞥了一眼這兩位玩家。
你們是不是又饞我的好感了?
主要是,這倆人的這個反應太有既視感了……
就像是每年大學開學的時候,熱情的跑過去搶著給學弟學妹拎包的學長一樣。
哦,可能學弟是不太配的。
除非學長是怪怪的。
“多謝了。”
雖然心中吐槽了兩輪,但安南臉上卻顯露出矜持而暗含欣喜的笑容。
他態度溫和的點點頭,很快應了下來:“那就麻煩了。”
他說著,將用來存放精靈之手的木桶,和裝著書的背包分彆交給了兩人。不將大錘交給他們的原因,是因為安南不希望他們得知這是自己新得到的咒物。
否則他們得到的情報就太多了。
而且,他們也不一定能拿得起這錘子……
那大錘實在是太沉了。
要知道,現在玩家們的力量屬性都是6點,甚至還有少數是5點,一個7點都沒有。
而安南雖然看上去柔弱又矮小,但他的力量屬性,其實要高達十點。
是的,安南的力量是要遠大於這群菜雞的……
但安南還是沒有拒絕他們請求任務的需求。
不隻是因為安南在找機會向玩家們發送好感度這種“唯一指定代幣”。
而且安南深深知道,快速找人刷好感的方法,並非是“幫助他人”而是“請求幫助”。
適當的麻煩彆人,會讓兩人的關係更加親密。
在一件事情上付出越多,對它的態度就會越喜歡……這叫做“心血辯護效應”。也就是說,人類總有為自己的努力尋找理由的傾向。
實現某目標所需的代價越大,這一目標在行為主體心中的評價就會越高。否則就會造成行為、認知和態度之間的失調。
簡單來說,安南向玩家們尋求幫助,玩家們就會說服自己,讓自己相信安南是應該得到幫助的、相信自己是喜歡安南的,以此證明自己的這一行為是正當的。
在孩童時期,就有很多滑頭小子們本能的利用這招向心儀的對象搭訕:比如說請求對方借自己書看、請求對方幫自己拿一下橡皮、請求對方分一半課本給自己,拉近關係的效率遠大於“自己把書借給對方”、“幫對方撿一下東西”等等。
……舉個例子,學長幫學妹提了行李之後,學妹不見得對學長有什麼好感。
而被幫助的學妹,反倒是能在幫助他人的學長那邊,輕鬆刷到“友善”以上級彆的好感。即使再向學長請求幫忙,也很容易被答應下來。
某種意義上,這也是舔狗一無所有的原理之一……
隻要這種小小的求助足夠簡單,不會給對方造成麻煩、也不會讓對方厭煩,足夠多次數的請求幫助,很快會建立起一種信任關係。
如果安南能及時回饋以足量的“好處”,那麼這種信任就會快速轉化為好感。
在RPG遊戲中,玩家與發布任務的NPC的感情、玩家對遊戲世界的代入感,就是通過這種這種手法養成的。甚至玩家對一些難度極高、挫折感極強烈硬核遊戲的喜悅與重視,也是如此培養出來的。
這些玩家們,至今為止還認為他們是在刷安南的好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