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著毛驢走進道觀,秦桑輕咦一聲,“明月,你搬個破缸出來乾什麼?”
“師兄快來幫我!”
明月像是看到了救星,氣喘籲籲的大喊,“師父讓我把缸從柴房搬到青羊殿裡,說晚上有用。”
既然是寂心道長吩咐,秦桑連忙拴上毛驢,給明月幫手。
這個陶土缸很大,能坐人進去,明月雖然跟著秦桑練武吃肉,身體比以前健壯,挪動起來也很是吃力。
聽說在青羊觀興盛的時候,這個缸是用來盛香油的,現在青羊觀成破落道觀,沒有這麼多油裝,一直在柴房放著,堆滿了引火的鬆針。
裡麵的鬆針都被明月清理出來,刷洗乾淨,不知道老道士拿來乾嘛用。
秦桑問明月,明月也是一頭霧水,隻說師父上山采藥去了,臨行前這麼吩咐的。
兩人費了好大力氣,把大缸搬進青羊殿,又按照寂心道長的吩咐,用兩塊石頭做了個底座,把缸搬上去。
秦桑暗想老道士難道要用這個缸熬草藥?
這一大缸,得虧他用竹管引水下來,不然挑水能累死明月。
等到傍晚,寂心道長就采藥回來了,草藥隻裝滿了半個背簍,讓明月把青羊殿前後門閉上,忙活起來。
秦桑蹲在一旁分揀草藥,發現大多數草藥他還是第一次見,而且都是價值不凡的珍稀草藥。
寂心道長治的最多的是跌打損傷、風寒濕熱之類的小病,用的草藥是固定的十幾種,秦桑幾次跟隨老道士上山,都是采的那些藥,但這一次老道士采的都是新藥。
分揀完草藥,寂心道長坐到長案後麵,寫了一個藥方,讓明月抓藥,秦桑湊過去看,是一個新藥方,用藥非常複雜,以他腦子裡那點兒粗淺的醫理完全看不懂。
“道長,您這個藥方是做什麼使用?”
見秦桑滿臉疑惑,寂心道長解釋道:“貧道雖然不通武藝,但也知道窮文富武的道理,你和明月整日練武,消耗甚大,吃的野味再多也難將損耗的元氣彌補回來,難免留下禍患。這個方子是貧道的師父做禦醫時得到的古方,有固本培元之效,正合練武之人使用。不過,此方是用來做藥浴,不可內服。你們照著方抓好藥,在大缸裡裝滿水,熬剩七成藥湯,等水溫降下便進去泡半個時辰,每日早晚各一次,反複加水,可用七天,再更換新藥。”
聽到還有這種好事,秦桑自然不會拒絕,把藥方記在心裡,不由得感慨一聲,“道長,您手裡到底還藏著多少好東西?”
寂心道長閉目歇息。
秦桑和明月忙活,很快配好藥裝滿水,按照老道的吩咐熬好藥,等水溫稍降,便迫不及待的跳進去。
“啊!”
這輩子第一次泡熱水澡,把脖子以下都埋進熱燙的藥湯,秦桑隻覺通體舒泰,一身疲勞頓時無影無蹤,忍不住發出一聲呻吟。
明月不如秦桑耐燙,試探著往裡進,但看秦桑滿臉舒爽的樣子,也忍著燙跳了進去。
明月年紀小,身材不高,兩個人一起也不覺得擠。
早春的氣溫尚寒,泡在熱藥湯裡簡直是享受,秦桑後腦抵著缸沿,直欲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