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6章 相冊和日記本(2 / 2)

詭異入侵 犁天 10000 字 2個月前

一張二指寬的符紙,壓在床頭櫃邊上。

卻是一張驅塵符。

這種靈符江躍也知曉,隻是入門的一階靈符而已,而且不是實戰靈符,江躍雖然知道,卻從未去煉製過。

要說功能,這驅塵符倒是不差,至少可以取代一個勤快的保姆,讓一室之內保持明窗淨幾狀態。

這倒是讓江躍想起了許多種非戰鬥的功能性靈符。

比如凍氣符。

這玩意的用途,幾乎可以取代冰箱,而且覆蓋的體積還遠超家用冰箱,幾乎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小型冷庫。

當然,眼下江躍的心思卻不在靈符上。

自父親離家之後,江躍跟姐姐一直都很默契,儘量不進入父母房間,不打亂父母房間的格局。

其實是姐弟二人不願意觸景生情罷了。

現如今,經曆了長時間的詭異時代,江躍的心誌也不再如當初那般彷徨無助。

越來越多的線索表明,父母的失蹤,大概率是詭異時代的前奏罷了。

一切都不是偶然的。

有了心理建設後,江躍已經能坦然接受這些。

他覺得,或許父母房間裡,會否留下更多的線索?

有了這個念頭後,江躍也不再忌諱什麼,在房間裡慢慢地翻找起來。

母親失蹤已經有十個年頭,但房間的衣櫃裡,依舊掛著母親失蹤之前的許多衣物,十幾年前的款式,現在看來,依舊不會顯得太過落伍。

可見母親年輕的時候,也是一個非常懂得生活的女人,並非是那種一頭紮進科研裡完全失去生活情調的人。

鎖著的抽屜,也被江躍找到鑰匙打開。

這個抽屜,從江躍懂事以來,還是第一次打開。

江躍在抽拉抽屜的那一瞬間,心裡竟是波瀾澎湃,有些難以自持。

小時候,他也問過父親,這抽屜為什麼一直鎖著?

父親並沒有嗬斥他,而是撫摸著他的腦袋,笑道:“等你長大了,你自己打開看看不就知道了?”

這件事,一直給江躍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從小就覺得,這抽屜裡一定裝了很多有趣好玩的事。

打開這個抽屜,也一直是他心裡頭記掛的一件事。

現在,自己算是長大了麼?

當然,現如今江躍也知道,抽屜裡裝著的,肯定不是什麼有趣好玩的。

抽屜到底還是被打開,裡頭比江躍想象中要空一些。

沒有存折,沒有房產證,沒有現金珠寶這些本應該鎖著的東西。最顯眼的反而是一本相冊。

除了相冊之外,還有一些小物品,江躍稍稍查看了一下,心裡又是一陣波瀾蕩漾。

這些小物品,竟都是他們一家四口曾經用過的一些小物品其中又以母親用過的物品居多。

一隻牛角梳,一隻國產機械表,一隻老舊的非智能手機,這幾件物品,江躍都有印象。至於其他一些不太起眼的日用品,江躍那時候到底還小,已然沒多少印象。

江躍將那相冊從抽屜裡拿了出來。卻發現相冊底下還壓著一隻日記本,因為年代久遠,表層的皮套已經磨得十分陳舊。

日記本還是那種比較古舊的款式,外頭那層皮套首尾還有搭扣扣著。

可以看得出來,這本日記本應該是父親的私人物品,一直被他珍藏得很好,被相冊壓在下方,頗有些壓箱底的意思。

江躍決定先翻翻相冊。

打開相冊的第一頁,兩張都是合照。第一張合照是一張全家福,這張全家福老家也有一張。

第二張則是父母的合照。

照片中的父母都很年輕,應該是剛結婚不久,年輕的臉上洋溢著新婚燕爾的喜悅,那種幸福感幾乎是要從照片中漫溢出來。

從照片中都看得出來,父母的感情肯定是非常好,鏡頭下那種恩愛的感覺,任誰都能一眼看出來。

繼續翻下去,照片並沒有太多奇特的地方,隻不過是記錄家庭的點點滴滴,包括他們姐弟二人的成長軌跡。

不過,江躍還是看出了一些端倪。

後期的時候,母親的照片明顯少了,而且即便偶爾有幾張,母親臉上的笑容也明顯少了。

哪怕是有笑容的照片,隱隱也能感覺到母親似乎心事重重,看上去壓力很大的樣子。

以江躍他們家庭的條件,大富大貴談不上,但是物質條件肯定不算差,要說生活壓力多大,顯然是談不上。

所以,母親臉上那種壓力感,肯定不是家庭生活帶來的。

多半,應該還是事業上的壓力。或許,這為她之後的失蹤埋下了伏筆?

時隔十年,母親的音容笑貌其實已經澹去了很多,可江躍內心深處對母親的那種思念,卻從未擱淺過。

相冊翻到後半部分,江躍卻發現,後麵的照片居然不再是人物照,而是一些風景照。

準確地說,其實都不算是風景照。

更像是地質考察之類的照片。

這些照片,記錄的都是一些地點,一些區域。

江躍從其中兩張照片很快就判斷出,這些地點,很可能是跟母親失蹤有關的。

甚至是母親失蹤地帶的現場照片。

隻是,當時那支考古團隊的失蹤實在太過詭異,以至於從事後的照片上看,根本看不出任何異常情況。

這些照片被父親洗出來,應該是反複研究過,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以至於照片明顯有些摩挲過度,有些地方甚至都有些模湖了。

不過江躍猜測,這些照片,父親應該是留了電子檔的。以父親做事的穩重風格,他一定會有存檔。

可以看得出來,這些年,父親走過的地方,探查過的地方很多。從照片呈現出來的各種細節可以看出,在尋找母親這件事上,父親的確是付出了太多心血。

為人兒女,看到這些細節,心頭也不免動容。

毫無疑問,從母親失蹤之後,這些年承受最大的痛苦的,也許不是他們姐弟,而是父親。

父親一邊承受著失去妻子的痛苦,既當爹又當媽把他們姐弟拉扯大。

也許,這個厚厚的日記本,記錄了父親這些年的心路?或許,日記本裡會有更多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