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長安重逢(2 / 2)

書信交出後,衛兵檢查了一遍,要求他出示能夠證明身份的文書,並在名冊上登記姓名。

做完這一切,衛兵滿意地點頭,催促他們趕緊離開。

甘姬見崔頌沉默憂愁,低聲問道:“主君,接下來該如何去往?”

崔頌心中煩亂,想到包囊中的另一隻信匣,他做出決定:“去尋鐘元常(鐘繇)。”

幾人走後,又過了半盞茶的時間,一個戴著儒冠、身著常服、相貌不凡的中年文士翩行而至,見著他,先前與崔頌說話的衛兵行禮道:“尚書郎大人。”

中年文士見到旁邊翻開的名冊:“這是……?”

“今日有人意欲探訪荀侍郎,被我阻了,那人便留下書信,求我轉交給他。”

聽到衛兵提及荀攸,中年文士眸光微變。

他來到名冊前,見到上麵矯若遊龍的字體,不由大吃一驚,眼中流露出一絲驚歎。

“此字風流飄逸,方圓兼備,筆墨工巧,即興而起,儘興而終,神有靈而無一絲匠氣——好字,好字!……不對,這字我仿佛在哪見過?”中年文士死死盯著名冊上的字,剝去書法賞析後,他終於辨識出了那些文字的含義。

“清河……崔頌?是何子之徒崔頌?”中年文士放下名冊,一把抓/住衛兵的手,狀若癲狂,“人在哪裡?那個人往哪裡去了?”

衛兵嚇了一跳,很快又習以為常,給他指了一個方向:“往那條巷子去了,大約……”

中年文士甩下衛兵,急衝衝地衝了出去。

期間儒冠掉落,他也不理,隨手提起就往前跑。

衛兵暗想:自己還沒給尚書郎說明對方的體貌特征,他這麼跑過去,能找得到人嗎?

隨即又想,依著尚書郎剛才的神態,或許認識對方也不一定。遂將此事拋到腦後,不再深慮。

旁邊一個衛兵湊上來:“這尚書郎好端端的一個人,怎的如此作態?”剛剛那好似發狂的模樣,也忒嚇人了。

戍在門邊的另一個衛兵道:“你是沒聽過鐘書郎的事跡。這位癡迷書道,為了一本古字籍能在城外蹲守一天,甚至還與上官大打出手……這等癡人,連蔡中郎的大門都堵過了,為了幾個好看的字而去截人——又何足為奇?”

不解的衛兵恍然大悟:哦,這就是那個大名鼎鼎的鐘繇鐘元常。

另一邊,探訪鐘繇的崔頌等人好不容易找到住址,卻撲了個空。

遞上名刺,幾人往回走。走到一處二進的宅府,門前種著兩棵榆樹,一名垂髫孩童蹲在樹旁拔草,聽到腳步聲,抬頭看了他們一眼,複又低下頭。

此處與驛舍僅隔了兩條街,想到在驛舍門口發生的事,崔頌走過去道:“這幾日不太平,你快些進屋去吧。”

那孩童搖頭:“先生很快就回來了,等到先生我就回去。”

崔頌想到同樣外出的鐘繇,鬼使神差地問了一句:“你家先生是……?”

孩童懵懂地看著他:“先生姓戲。”

罕見卻似曾相識的姓氏讓崔頌的後背炸起了汗毛。

雖然這姓戲的不一定是他所想的那人,但以他穿越以來的尿性,不安的警鈴在他越搖越響。

“不知你家先生的名諱是?”

同一時刻,相隔半條街的另一條巷道,鐘繇沿著衛兵指引的方向,終於追上了一人。

那人瘦削英雋、神清氣明、氣度斐然,戴著一方雪青色的綸巾,穿著同色長衣,正沿著巷道徐徐而行。

此等不同於常人的名士之風,立即吸引了鐘繇的注意。對了下年齡,鐘繇認定這位年輕的士子便是他想尋的那人,卻還抱著一分謹慎,將一路提著的儒帽戴好,急匆匆地上前。

“小友留步!”

前方的年輕士子聞聲駐步,拾袖掩去唇邊的一聲輕咳,轉過身來。

“足下有何指教?”

鐘繇一把抓/住士子的手,又覺失禮,低聲告了罪,而後激動道:“小友可是來自清河的崔家?”

“清河崔家……?”士子眸光微動,朗朗道,“君要尋的,可是何邵公(何休)之徒,清河崔家的頌郎?”

“正是!”鐘繇講明來意,還未來得及向士子表示讚歎與激賞,便見對方溫然一笑。

“我並非足下所尋之人,”那人低咳了一聲,“在下來自潁川,姓戲,名煥,字誌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