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崔頌定計(上)(1 / 2)

見到荀彧, 崔頌露出一分喜色。

兩相見禮, 各自寒暄,崔頌最終知道曹操如今的窘迫見荀彧眉間隱有倦意, 關切道:“文若可是未休息好?”

荀彧坦言:“主公遇急,故不得安。”

崔頌知道曹操如今的窘迫,不好多言, 問:“怎不見公達與誌才?”

“前幾日公達來信, 說是路上耽擱了,大約還要七八日方能入城。”

聞言,崔頌陡然一驚:“莫非誌才舊疾複發?”

荀彧見他心急,忙緩聲寬解道:“並非如此, 子琮且看。”

遂從懷中取出尺書, 交予崔頌一觀。

崔頌看了尺書, 確認荀攸與戲誌才二人是因為彆的事耽擱,這才放下心。

又聽荀彧提起城中諸事:陳宮因與曹操產生齟齬,趁其出兵征討陶謙,聯合陳留太守張邈等人反叛,迎呂布入兗州主事。兗州各郡太守接連叛曹,一時之間, 曹營腹背受敵,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

“如今呂布拿下兗州,必會趁著主公還未率軍回返, 先一步調兵遣將, 圍攻三城。”

荀彧言明, 他雖有把握勸呂布暫時退兵,卻是分身乏術。他被曹操任命為鄄城的守官,不得輕離。何況此地與呂布之所在距離頗遠,來回需要數日。若親去談判,城中事務必然耽擱,且鎮守城池的主官一旦離城,指不定又有人伺機發作,策謀反叛;若不親去,身邊又無信得過、並且善於機變的辯客,這九分把握,便隻剩下三分。

崔頌聞弦歌而知雅意,笑道:“這有何難,我恰好與那呂將軍有幾分交情,替文若走這一遭便是。”

荀彧起身納拜,被崔頌一把扶住:

“文若這是作甚,幾年不見,莫非與我生分了?”

荀彧鄭重道:“非為彧自己,而是代我曹公,為這三城的百姓向君致謝。”

遲則生變,崔頌即刻前往呂布的營地,遞書拜謁。

他沒有用“鄄城來使”這一名頭,而是以“故人舊交”自稱。

呂布一聽小兵稟報:有一個自稱是自己老朋友的人來訪,心中微疑,再看名刺,見來人是崔頌,大喜,讓親兵將人領進主帳,起身相候。

待見到崔頌,他讓親兵去取幾壇美酒,飲崔頌入座。

“上次離彆的時候,多虧子琮予以忠告,否則我必和王允一樣,死在高枕無憂的假象裡。”

說到王允,呂布不由唏噓。說句實在話,王允對他確實不錯,不會像丁原那樣以信任之名阻他的青雲路,也不會像董卓那樣喜怒無常動輒打罵辱人尊嚴。不管是高官厚祿,美人爵位,金玉神駒,王允都眼也不眨地奉上,對他那是相當的大方。

隻可惜,王允雖有治民之才,在其他方麵實在缺乏敏銳度,以致輕易被董卓餘/孽攻破城池,命喪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