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臨川市領導,各行各業的前輩們大家好,我是江勤,一個平平無奇的十九歲創業大學生。”
“今年半年,拚團僥幸取得了一些平平無奇的成績,卻讓我獲得了一個可以站在這裡賣弄自己的機會,其實我內心之中非常的誠惶誠恐。”
“因為我並不覺得我是個成功者,我隻是一個抓住了互聯網風口的幸運兒。”
“零售業和服務業一直都是最傳統行業,自古以來就有,但和互聯網綁定在一起,它就成為了拚團。”
八月五日,農曆六月十五,星期三,在臨川市政府會議廳,一場關於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的研討會正式召開。
會議室坐著都是清一色的臨川優秀企業家,都是三十多到五十歲左右的年紀,胸口彆著燦爛的黨徽,一個個都正襟危坐的,看去嚴肅而認真,時而點頭時而搖頭,時而皺眉時而驚詫。
而站在台講話的那個人卻顯得十分年輕,臉龐甚至帶著一絲青澀,看去也就十八九歲的年紀,完全是個大學生的模樣。
可年輕歸年輕,這人卻十分控得住場子。
哪怕前排坐著的是臨川最大的幾位領導,他仍舊麵不改色,抑揚頓挫,將整個會議的節奏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
彼時,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他身集中,包括那些端茶倒水的服務員小姐姐。
“月月,你的臉怎麼這麼紅?是不是看人家了?“
一個紮著馬尾的女服務生忍不住竊竊私語了一聲。
“什麼啊,我都要尷尬死了,剛剛這個江總來的時候,我還以為他是咱們新來的同事,叫他站在旁邊給台講話的人調話筒,結果旁邊的人都在笑我。”
站在東南角的一個丸子頭的服務生咬了下嘴唇,臉頰紅的發燙。
“啊?那你沒有挨罵啊?”
“沒有啊,人家還挺客氣的,還讓我叫他的小名,阿祖。”丸子頭的服務生臉頰更紅了。
紮馬尾的服務生偷偷笑了兩聲:“其實這也不能怪你,江總長得實在太年輕了,誰能想到他也是領導專門邀請過來的大老板呢。”
“不是長得年輕,他是真的年輕,聽說才剛滿十九歲。”
“啊?”
“伱知道拚團吧?就前段時間滿城廣告的那個團購網站,聽說那就是他一手做起來的大學創業項目。”
丸子頭的服務生一邊說,一邊遙望著講台那個完全脫稿的男生,忽然想起他帶著如陽光般溫暖和煦的微笑,輕聲說著我是來開會的畫麵,心臟一陣噗通噗通的亂跳。
再加他現在這種毫不怯場的英姿勃發,侃侃而談的優雅自信,丸子頭服務生小姐姐扛不住一點,穿著絲襪的勻稱雙腿忍不住一陣摩擦。
與此同時,江阿祖的聲音還在抑揚頓挫著,充斥著整個會議室。
“電視台求的是收視率,打廣告求的是曝光度,而互聯網時代的商業新玩法,其實就是流量的轉化。”
“我為什麼說知乎是世界第一?”
“那是因為知乎本身就是一個流量的載體,它具有流行性,傳播性,娛樂性,換而言之,它就是一個巨大的漏鬥,可以把整個互聯網的流量全都漏在我們的盤子裡。”
“而在未來的互聯網時代,流量就是真金白銀。”
“大家應該都知道,臨川有一家烤鴨店現在特彆火,老板現在連寶馬都開了,可是在半年前,他連付房租都成問題。”
“造成這個改變是什麼?是因為他在拚團獲得了一個臨川烤鴨1的稱號。”
“但事實,這個烤鴨店的位置很偏,裝修也不是很精致,可它為什麼忽然被大家追捧?其實就是因為這個稱號,這個稱號就屬於是流量引導,讓酒香不再害怕巷子深。”
“我知道,在座的各位老板都在做自己的品牌,升級服務的同時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提高產品質量,但對於如何走出臨川市,大家都有一種力不從心的感覺。”
“在這個時代,外來的和尚根本不好念經,因為外地的老百姓隻會消費聽說過的品牌,導致本土品牌似乎隻能在本土存活。”
“比如做快餐連鎖的劉總,用最好的油,最新鮮的肉餅,味道嘎嘎一絕,可是對外推廣了半年,外地分店倒閉了六家。”
“我們有好東西,卻送不出去,其實就是因為巷子太深衝淡了酒香。”
“大家可以把自己的品牌當成那家烤鴨店,想一想,我們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
何益軍猛拍大腿:“是流量?是流量對不對?簡直醍醐灌頂!”
江勤點點頭:“何總說的沒錯,大家現在想要走出臨川,最需要的其實就是流量,一股能讓全國的消費者都能夠看到我們的頂級流量。”
“我懂了,怪不得何總拋下拚團不做,卻非要推廣知乎,其實江總真正想做的是流量生意?”
“這都被何總看出來了,真不愧是商業精英。”
何益軍連忙擺手:“看出來不是本事,真正的本事是能把它想出來,我當初下定決心要改革萬眾,其實就是借了江總的光,在我看來,江總你似乎能預知未來,甚至能清晰地知道未來的商業走向,結果我賭對了。”
漢堡皇的老板劉喜亮忍不住開口:“江總的意思是說,知乎未來鋪開全國,這些流量會輕易幫我們打破地域壁壘,讓我們的品牌成為大眾熟知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