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了一分鐘了,獎勵自己十分鐘吧……”
馮楠舒忽然做了決定,然後從床上爬起來坐到下麵的椅子上,打開電腦裡的視頻,把雙腿蜷縮在一起,一雙雪白的玉足搖搖晃晃。
翌日清晨,臨川悄無聲息地迎來了一場秋雨,江勤從床上爬起來,摸起手機看了一眼,卻發現小富婆沒給他發早安,不禁覺得有些奇怪。
這丫頭,不會當晚就破戒了吧?
江勤放下手機,鑽進衛生間洗漱了一下,然後從櫃子上抽了把傘,沒有再追問小富婆,而是迎著微涼的秋雨來到了創業基地。
知乎的第二輪地推已經正式開始了,目標城市是天津、成都、西安、鄭州、長沙、寧波,這六個地方都沒經過市場考察,具體情況尚未可知,所以他這兩天要盯一波。
找同學上知乎】
分享趣事上知乎】
想談戀愛上知乎】
上知乎上知乎上知乎】
大學生就要上知乎】
地推開始的第一天,員工就開始在大學門口、步行街中段用大喇叭播放嬌滴滴學妹錄好的廣告詞,就像是當年的羊羊羊恒源祥一樣,通過關鍵詞的重複,造成魔性的洗腦效果,來加深受眾群體的印象,去除目標用戶的陌生感。
除了恒源祥之外,後世的“自嗨鍋,自嗨鍋,一個人就吃自嗨鍋”和“你沒事兒吧,沒事兒就吃溜溜梅”所運用的也是這個套路。
隨後,各種有關於知乎的宣傳物料就開始不斷地出現在各地大學城的周邊。
這是地推的第二步,視覺共鳴。
當你腦子裡已經有了不斷重複的廣告詞之後,忽然在街邊或校園看到知乎,腦子裡自然而然就會產生一種親切感。
這並不是什麼高明的營銷手段,而是好幾十年前就出現過的玩意兒,但無論新舊,隻要好用就行。
不過因為第一輪地推之後有不少員工留守在一線城市,所以拚團營銷部又再次提出擴充人手的申請,打算再招聘十五個人。
同時,他們還打算把地推團隊也從之前的一百多人增加到三百多人。
地推團隊不需要多專業,隻需要招聘當地日結工來做就可以了,於是他們在當天晚上之前就整備齊全了。
知乎的用戶數量開始飛速上漲,轉眼間突破四十萬大關,讓江勤又花錢購置了一批服務器並升級了寬帶網絡。
秋日,秋雨,地推、引流。
這一天,天氣的微涼與網絡的火熱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當然了,簽約大會都開完了,關於臨川品牌的首站營銷也要提上日程了。
首選的第一批品牌分彆是加多吉、康麥郎、漢堡皇、青花椒烤魚和河裡撈火鍋。
快消品的鋪開隻需要打通供貨渠道就可以了,在這個階段是花錢最少的,也是最為省事的,但像漢堡皇、烤魚店、火鍋店則需要在大學城附近專門開店,在這個階段就要慢上許多了。
而且,開店也不是找個地方隨便一開就行的,地理位置,客流量、商業環境、風水,亂七八糟的都要考慮。
中午時分,江勤開車去了市區,專門見了一下這幾個品牌的老總。
“我建議你們的這三家店不要離得太遠,這樣我們做營銷的時候也可以產生聯動作用,甚至還能夠互相炒作,共享流量,而且大學城的商業區說大也不大,離得太遠也不現實。”
“我這幾天也沒閒著,專門派駐紮在那裡的員工去實地考察了一下,再經過我的分析,選出了幾個合適的位置,你們可以看一下。”
江勤把畫好了標點的地圖拿了出來,擺到了三位老板的麵前。
漢堡皇的劉喜亮點點頭:“嗯,我覺得的江總說的有道理,我們三家不是直接的競爭關係,就算離得近點也不會有什麼問題,而且對整體營銷都很有利。”
“那就這麼決定了?”江勤的目光從三人的眼前掃過。
康麥郎的康偉忍不住指了指三家店中間的位置:“這個地方怎麼也是空著的?那咱們做活動的時候豈不是便宜了外人?”
“不,不會的。”江勤露出一個和善的微笑。
“?”
三位老總一開始沒明白是什麼意思,但因為體驗過江勤的手段,也就沒有質疑,立馬就決定去實地安排開店。
直到他們把確定的店鋪租了下來之後,他們才發現中間那個空著的商鋪已經開始裝修了,門口那個擺著沒來得及掛的招牌叫做喜甜。
烤魚和奶茶?絕配。
火鍋和奶茶?絕配。
漢堡和奶茶?也配。
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後,三位老總蒙了半天,心說這個姓江的是真尼瑪狗啊,他專門把他家的店安排在最中間了我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