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後的周末就開始立冬了,北方城市開始集體供暖,華北的部分地區迎來了初雪。
團購網站開始布局二三線城市,廣告打的飛起。
二三線城市數量很多,他們不可能像在一線城市那樣吃的那麼細致,所以先用廣告打出名氣,迅速簽約一波最熱門的商戶是一個比較好的思路。
另外,因為盤子和市場都開始擴大了,所以二三線市場的初期爭奪並沒有太過強烈。
比如拉手網,他們有意以大本營為核心,從北向南推進,而糯米網也很知趣避開他們,主力放在南方,剩下的24券、窩窩團、滿座網則選擇三線城市為集中目標。
誰也不想在早期就短兵相接,因為有過前幾輪的經驗之後,大家都知道先燒錢的死的最快。
而在這個氣溫驟降的初冬月份,披著夜色一路錦衣夜行的拚團逐漸走進了所有團購網站的視線。
“西京目前市場份額最高的是一個叫拚團的網站。”
“額,我們津門這邊也是。”
“川渝也差不多,拚團的市場份額占比有百分之四十,但卻主要集中在幾個大型的繁華商圈。”
“商城到處都是拚團。”
“臨川……沒有彆的團購網站。”
做市場之前,對市場的調研肯定是少不了的,而當各大網站的大區經理拿到一手數據之後,很多人都傻眼了。
因為在他們的想象當中,這些二三線的市場經濟並沒有那麼繁榮,每個地區的線上業務大概都是由他們本土的團購網站把持著。
做這些城市的業務,要麼直接收編本地的團購網,要麼把用戶資源搶完就ok了。
畢竟小體量的網站對他們來說就是脆皮中的脆皮,完全都是一招秒的貨色。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些不同的二三線城市的市場占有率都是一個叫拚團的網站把持著。
而且他們沒有瘋狂打廣告,反而一直在做口碑評價和用戶拉新,並以評分排行的方式,激發起當地商戶的線上競爭與用戶參與度。
那些本土的消費者除了為優惠試用拚團之外,更多的還是喜歡掃他們的評分榜和評價榜。
換個說法,與單純的燒錢式團購相比,拚團似乎在潛心地成為這些城市的逛吃指南。
拉手網西京分站,剛入職的周振豪花了三天時間,終於調整好了心態,從隨心團失敗的陰影當中走了出來,打算迅速開展業務。
可當他看到新招募的員工一到飯點,立馬就打開了拚團的時候,整個腦殼都是懵的。
他知道江勤並沒有完全窩在臨川,他還偷偷在做滬上大學城的生意,甚至曾打的拉手網敗退逃走,利用大學商圈的天然壁壘劃出了一個禁區。
可他完全沒想到,拚團竟然還在二三線城市站穩了腳跟。
他要做什麼?
他一個大學生,難道還想要插手全國團購市場的競爭?
可現實是什麼?是拚團在他負責的區域真的很火,擠兌的那些本土的團購網都沒有生意。
最可怕的是,根據羅經理發來的郵件來看,拉手網盯上的這幾個城市,目前全都在拚團的布局當中,如果市場占有率能按照加法計算,那麼拚團的體量甚至已經擠進了前五。
周振豪恍惚了一上午,然後趁著午飯的空隙第一次打開拚團,幾番操作下來之後,他忽然開始沉默了。
拚團的用戶界麵和操作體驗真的潤的一批,而且很多玩法都是他見所未見的,比如注冊碼折上折,四人團折上折,還有那個當月用戶好評自動打折,讓用戶掌控折扣主動權。
原來隨心團當初抄的,是個閹割版的?
更離譜的是,目前的團購網站有一個公認的常識,那就是商戶資源高於一切,可拚團好像一直在反其道而行之,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用戶體驗上。
“江勤……”
“怎麼會是江勤……”
周振豪坐在椅子上瑪卡巴卡了許久,太陽穴一陣突突個不停。
與此同時,坐鎮整個華北市場的羅平也傻眼了。
拚團他知道啊,那不是京都大學城裡的一個小網站嗎?我之前還想收購它的,隻是它沒理我。
可我現在不在京都啊,怎麼我挪了個地方之後,到處都是尼瑪拚團?
而在拉手網傻眼的同時,糯米團在南方市場也遭遇了拚團,反應和拉手網那邊差不多。
“常總,又是拚團,就是上次讓拉手網在滬上吃了個虧的拚團,他們很早就開始做二線城市了。”
“竟然還是從前那個拚團,沒有一點點改變?”
“不,不是從前那個了,他們的武藝……又精進了。”
“聽說我們還沒來的時候,他們的地推經理因為閒得無聊,還抽空去參加了個節目,叫武林風。”
“?????”
局勢和想象中的不一樣,剛進場就遇到對手也瞬間打亂了節奏,不過大家都是在市場真刀真槍乾出來的,不可能連隨機應變的能力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