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經理大會在周三召開,來自於各個城市的經理飛來臨川。
餓了不手握五個億,在市場上攪鬨地沸沸揚揚,勢頭凶猛,這些城市經理的感受是最直觀的,他們本來以為這次的議題是對付餓了不,但來到之後才發現,議題是推廣拚團供應鏈。
午後的陽光溫和,東風吹入拚團總部,掃過窗台上的綠蘿,輕輕晃動。
拚團後勤部的實習生小姐姐翩翩而來,給在坐在座的經理挨個倒水,會議室內,江勤的聲音不斷響起。
“每個平台都有自己的打法和節奏,但我們不能被友商代入到他們的節奏裡。”
“要記得,做生意的目的不是好勇鬥狠,而是要沉住氣,向錢出發,獲得足夠的盈利。”
“拚團供應鏈目前在一二線城市已經搭建的很完善了,我們繼續下沉城市,同時儘量以區域為整體,把商戶簽入我們的供應鏈。”
“之前做團購的時候,咱們和各商圈的的商家關係都維護的不錯,就以他們為代表,成立針對外賣的供應端吧。”
“馬叔的五個億很香,我想知道我能分到多少。”
江勤表情淡淡,但眼眸明亮,就仿佛嗅到了錢的香氣。
魏蘭蘭和董文豪在旁邊看他一眼,心說老板已經不演了,以前是出門不撿錢就算丟,現在是彆人的投資他都想要。
會議結束之後,全國各地的分站紛紛動了起來,地推的王者們開始出沒於大街小巷,以微信為基托建立供應群,納入需要食材供應的商戶。
每一位地推,現在都是商戶經理。
江勤對他們也有kpi要求,讓他們儘量在自己負責的經營範圍內保證有足夠的商戶加入。
同時,今夜頭條也在各地區的本地新聞頻道,針對一些被算法定義為“餐飲從業者”的群體,精準推送了供應鏈廣告。
外賣時代,小門店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但因為體量小,很難找到物美價廉的供應渠道,拚團開放供應鏈簽約,就像是大旱的甘霖。
隨後的一段時間內,掛著拚團供應鏈的貨車不斷地飛馳,進入指定地點,將食材通過後門送入門店。
完美的食材隻需要簡單的烹飪,然後被商家從前門交給騎手,或黃或藍。
等到簽約到一定規模,一二線城市陸續形成了完整的供應網之後,拚團外賣這才有了動作。
打優惠,燒錢!
拚團外賣的廣告又一次在線上線下鋪開,像是生怕彆人看不到一樣。
壞了,他要燒錢了!
餓了不立馬迎頭而上,開始搞補貼活動。
沒辦法,他們拿到投資之後剛剛取得優勢,好不容易帶動的節奏不能斷在這裡。
在整個優惠過程當中,拚團外賣的業務增長了多少,江勤沒太關心,但拚團供應鏈的盈利卻迅猛騰飛,業務量飛速上漲。
阿裡為餓了不注入資金,餓了不發放商家補貼,單量受到市場刺激猛增,商戶加大采購規模,拚團供應鏈努力吞掉訂單。
簡化一下,阿裡為拚團供應鏈注入資金。
葉子卿作為京都的主管,每天都要監督kpi的完成,以及查閱每個板塊的業務量。
這一刻,她深深感受到了之前在滬上做團購時,譚青告訴她的那句話。
【拚團,僅僅隻是一個平台】
平台做的再大,能吃掉的也不過是手底下那些商戶的抽成,仿佛是把雞蛋放在了同一個籃子裡。
但拚團現在的哪怕不要這些抽成,仍舊會有足夠的盈利點。
而此時,恒通貨運的運輸壓力也開始劇增,目前的運送能力已經達到了極限。
“老板,曹總打電話過來了,說他們並購了一家物流公司和一個海鮮供應公司,資金有點緊繃。”
“再投一筆錢過去,這件事就交給徐鈺處理吧。”
“那前段的活動還做嗎?”
“做,繼續燒,把馬叔的這五個億都引出來,我相信當這筆錢燒到最後,應該可以為我們燒出一個更龐大的供應網。”
“明白。”
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讓物流行業整體壯大,順風、三通、和各種物流公司都越做越強。
恒通貨運目前還沒有這些公司的體量,但是盈利能力卻是順風的三倍,這主要是因為電商物流太卷了,單價提不上去,想提高盈利能力隻能繼續擴大規模。
但是恒通貨運作為拚團供應鏈的唯一指定合作商,當然沒有這種顧慮,而隨著互聯網商業的繼續發展,這個差距還會越拉越大。
曹少爺是個奇葩,沒有富二代的病,但真的是偏有這富二代的命……
下午時分,文錦瑞帶著魏蘭蘭那邊的投資合同跑到學校,找江勤簽字。
曹少爺就在旁邊站著,嘴裡叼著根烤腸,一副屌絲氣質地踮著腳。
論文答辯完了之後,他的生活除了去實驗室找丁雪就是打遊戲,要麼就是到處亂逛,肆意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