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朱方城的戰事失利,楚王不由大怒。
然而在伍舉的一番勸諫下,楚王也當即是明白了過來,這時候動怒顯然是無濟於事的,當下最為緊要的乃是如何攻下朱方城。
而這時,觀從也進到殿內稟報,隻見他含首促步上前,隨後一個撲通的拜倒在地:
“拜見大王”
“免禮”
“謝大王!”
“卿來此,是有何要事稟告?”
“是!臣獲悉,吳國這幾日也是動作頻頻,接二連三的出兵襲擾我軍的輜重。”
楚國攻打鐘離,本就是要切斷吳國與中原諸國的交通,並由此徹底斷絕中原諸國對於吳國的支持。
所以,吳國能眼睜睜看著你楚國這麼乾?
諸樊死後,其弟餘祭即位,也就是吳王壽夢的第二子。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吳王壽夢一共四子,他最喜歡乃是小兒子季劄,所以原本是一直想把王位傳給季劄的。
然而季劄這個人怎麼說呢?
用一句十分偉光正的話來說:他是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
世間最為令人癡迷的國君之位,在他眼裡就如同糞土一般,他甚至是連看都不願多看一眼的。
所以,其父臨終前意欲傳位於他,他托辭不受。
而先王諸樊本也早已有言在先,若他死,則傳位於季紮,誰知季紮依舊是托辭不受。
而今剛剛即位的餘祭,以及於十幾年之後即位的夷昧,都曾相繼是要傳位於他,他卻始終不受。
甚至直接要一拍屁股,歸隱去了!
兄弟鬩牆,爭權奪位的戲碼在華夏曆史上數不勝數,但像季劄一樣幾次三番的謙讓王位的,確實極為少見。
而諸樊之後,之所以會傳位於餘祭,其實也就是想讓餘祭把王位繼續傳下去,直到傳到季劄手裡才肯罷休。
這裡還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以為季紮的做法是完全沒由頭的?
那倒也不是。
因為吳人自認為的開國鼻祖吳太伯也稱泰伯,傳說當年就是為了謙讓君位於自己的弟弟季曆也就是周文王姬昌之父而一口氣從陝西跑到了吳越。
所以,這倒也算得是一種家族傳承美德了。
好,言歸正傳。
如今餘祭即位為吳王,一聽說楚國竟膽敢是千裡奔襲,攻打鐘離的主城,這是完全不把他這個新即位的吳王給當一回事啊!這誰能忍?
於是,在諸樊戰死,國內士氣極為低落之際,餘祭選擇了迂回作戰的方法予以策應朱方城的守軍。
誒,我吳國也不是傻的,你楚國現在勢大是吧?那你們去打吧!我反正就跟在你後麵時不時的戳你一下,就問你怕不怕?!
敵進我退,敵退我進,利用虛實來拖延敵人。
從這裡便不難看出,吳王餘祭與他兄長比起來,確實是不一樣。他可算得是個聰明人,他並沒有立即增援朱方城,而是以一種最為廉價,卻又最為致命的方式來策應朱方城。
楚王一聽,吳國在這當口居然還給自己添堵,頓時這氣就又不打一處來,正又要勃然大怒,可誰知觀從的話卻還沒說完。
“另外,臣這幾日還得了可靠的情報,我軍自攻打朱方城以來,包括魯國的季氏,宋國的華氏在內的好幾個外邦卿族,竟然都在一直暗中通過徐國,給鐘離一線援以軍械物資。”
“所以,我楚國之師實則乃是以區區五萬人而抗三國,這委實是難於登天。”
前麵已經說過,吳國正是借用鐘離國這塊跳板,所以才得以一直與中原諸國取得溝通,從中獲取大量物資支援,發展並壯大自己的勢力。
所以,而今楚國要攻打鐘離國,中原諸國當然不會眼睜睜看著啥也不乾。
但另一方麵,楚國畢竟現如今乃是名義上的天下盟主。所以,類似魯國,宋國這些小國自然不敢直接出兵與楚國正麵對抗的,所以就選擇了相對委婉的方式對鐘離國進行物資上的援助。
這就導致楚國五萬人在朱方城城下,看上去乃是打的是慶封,可實際上卻是在打的好幾個由卿族所組成的勢力聯盟。
這能打得下來?
李然作為客卿,本沒有資格聽取這等緊要的軍情,但楚王為彰顯他大度且包容的胸懷,便是一直把李然帶在一旁。
而李然一開始也沒太注意,畢竟攻打鐘離國這件事本身就難度極大,現在落得進退兩難的境地本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可當他聽到“魯國季氏”居然也摻和裡麵時,他立馬就打起了精神。
畢竟,在來到楚國以後,他已經很久沒有得到叔孫豹的音信了。因此對於魯國國內之事也可謂一無所知。
現在,季孫意如竟然會又攪和在楚國與鐘離之間,所以他理所當然一下子就提高了警覺。
本著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原則,李然的腦子一時又飛速的轉動了起來。
然而這兵家之事,可也不是他隨便想想就能想出法子來的。
如今孫武又不在身邊,一時半會兒他自然也拿不出什麼更好的辦法來。
而楚王在聽說了魯國季氏,宋國華氏竟然在背後暗中幫助慶封後,當即是不顧形象的對其是破口大罵起來,甚至連帶著他們的國君也都狠狠的臭了一頓。
性情中人,難免情緒失控。
隻不過罵歸罵,鬨歸鬨,前線的戰事吃緊,光靠嘴巴顯然是不行的。
楚王深知此事也不能再繼續拖延下去,於是,當即把目光是轉向了李然。
“先生以為當下該當如何?”
李然一聽,心道:我特麼又不是哆啦a夢,每次都能給你伸出圓援手?
“回大王,朱方城易守難攻,楚軍乃千裡奔襲,補給困難,再加之有外邦勢力的介入,此仗隻怕是凶多吉少啊……”
“臣……一時也想不到更好的法子。”
李然一邊說著,一邊隻歎息一口,搖了搖頭並拱手一攤,表示自己也是無能為力。
楚王聞聲,當即是略顯失望的歎得一口涼氣。
“大王,為今之計,隻能是先穩住前線陣腳,再尋解決之法。”
觀從給出的意見比較中規中矩,前線將士不能潰敗,無論是士兵還是物資的補給都要及時到位,絕不能給慶封可趁之機。
楚王聞聲點了點頭,於是當即就又安排了下去。
……
朝議結束以後,李然回到香園之中,這時又恰好是收到了子產的來信。
信中子產滿是關切之情,其大致意思:
便是詢問李然關於楚國攻打鐘離之事,李然到底參與了沒有?若是李然沒有參與,那就讓李然是繼續作壁上觀,千萬不要把自己給再攪和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