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不當王第443章 王子朝之亂
正如醫者所說的,李然女兒麗光的這個病,若調養得好,暫時倒也並沒有性命之危。
而李然和祭樂固然心疼,但也暫時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至於觀從想要讓李然回周王室繼任閣主一事,李然也並沒有立刻給出明確的回複。
如此這般,又過得幾月。魯侯稠一直是下落不明,而宋國方麵,華向之亂則果真如觀從所說的那樣,最終是以宋公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不過嚴格來說,也有不儘如人意之處。
在晉、齊、衛這些中原大國的出兵乾預之下,華向叛黨可謂是損失慘重。
亂首華登,最終是去找了楚王棄疾求助,希望他們楚國能出麵,從中調停各方。而楚王棄疾自登基以來,又素來是以老好人的姿態示人,這時自也不例外,於是,便派了薳越到宋國調停。
這場大亂,直攪得宋國上下是一片烏煙瘴氣。宋公自是不願意調停,當即是予以拒絕,而晉、齊、衛等國在得知其拒絕後,亦不甚滿意。
畢竟,他們出手本就是各方所製衡的結果,現如今各國內部自己都是矛盾重重的,能做到這一地步也算是仁至義儘的了。
而宋公左卻還一味想要徹底剿滅華、向二族,這又如何不讓晉國的這些個領兵前來的公卿產生了些許兔死狐悲之心?
於是,以晉為首的聯軍一時也都隻出工不出力,隻看得宋公左在那是牙癢癢。
當他看到各方皆是“乞和”的意思,也隻得是放棄己見,再度放任華向二族的殘餘勢力逃去了楚國。
不過,宋國也總算是就此恢複了平靜,而這一場鬨劇也就此是落下了帷幕。
李然在得知這個消息,和觀從也深入的交談過一次。他對於晉、齊、衛等國為何會出兵幫助宋公,感到十分的詫異。
尤其是晉國,按理說這些秉持朝政的卿族,有什麼理由替宋國公室去出頭,甚至要跟自己的“同盟”為難呢?
而觀從雖然對此也不甚了解,但是粗淺想來,其實倒也並不難理解。
畢竟,如今晉國整體勢衰,齊侯欲圖謀霸主之位久矣。如今有了宋國內亂,齊侯自然是想從中插上一腳的。所以,晏嬰要借此說服齊侯,其實也並不困難。
同樣的,齊國既然準備出手了,那晉國能坐視不管嗎?晉國內部再亂,但隻要他們還想維護表麵的霸主地位,那麼他們還是會選擇意思一下。
因為晉國的霸主地位,對他們這些“卿族”而言,也還是一個能夠拿來敲詐彆國的名頭。對此,他們自然是不肯輕易放棄的。
更何況,齊國既然願意主持道義出麵力挺宋公,而“道紀”又在暗中四處鼓吹公理。那華、向叛黨之敗也就是十有八九的了。
既如此,那他們晉國能缺席嗎?顯然就不能了。
而衛國方麵,又素來是唯晉國的馬首是瞻,所以既然晉國選擇出兵了,衛國選擇出兵也是理所當然的。
雖然,對於“暗行眾”,觀從其實也是所知甚少。但是,很顯然,在這場角力中,“道紀”是占據了道義一邊的,也正因為此,各方的“道紀”成員,才能夠從中有所運作,並儘可能的去說服各國卿大夫,共同來解決宋國內亂。
至少表麵上看,便是如此。
而在宋國之亂後,仿佛天下又進入了一個平靜期,各國都顯得較為安分。然而,周王室這邊卻又如李然所預料的那樣,逐漸的開始暗流湧動起來。
直至有一天,突然全天下都傳來了訃告,說周王於圍獵活動中,突發疾病而暴斃。
而坊間卻有傳言,此乃單氏和劉氏所為!
周王室也很快另立了新君,但周王貴的愛子王子朝,則是迅速糾集舊部殺入成周,一番拉鋸之後,王子朝最終潰敗,隻得是選擇落荒而逃,目前不知所蹤。
這些李然都已然知曉,不過這些事情都離他太遠,他現在也確實不想為此去做些什麼。
這天孫武正在操練府兵,李然讓府兵全到了這鄭邑郊外的莊園,為了便是保護祭樂的安全,李然和祭樂抱著孩子駐足觀望。
這些府兵人數並不多,寥寥幾百人,但是在孫武的調教下,井然有序,精神抖擻,他們都在操練著孫武所教給他們的陣法。
那褚蕩也在其中,然而這些陣法搞得他暈頭轉向,隻練了一會兒,便是氣鼓鼓的坐在一旁。
孫武也知道他的秉性,也不去管他。孫武知道,讓他衝鋒陷陣,絕對是一把好手,但讓他跟著陣法隨動,卻實屬是為難他了。
“樂兒,鴞翼來消息說,眼下還是沒能找到魯侯稠的消息!”
李然一麵看著麵前的府兵操練,一麵說著話。
祭樂暗然:
“阿稠也不知現在如何了……他想必也一定是受了很多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