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2 / 2)

“嗯。”

周楚瑜像是感受到什麼,在睡夢中突然伸出手,往半空中抓了一下,但什麼都沒抓住。

這大年初一的早上,可是難得的一天。這天不需要張文玉她們煮飯,而隻需在收拾好之後,跑到孩子屋裡聊天就可以了,還能觀看廚房裡幾個大男人忙碌,就等著吃湯圓。

廚房裡此時的掌勺是周德忠,他一年就煮一次飯,但因為每次都是大年初一煮湯圓,所以家裡湯圓做的最好吃的就是他了。

“正順,把湯圓麵舀出來,加點水遞給我,我來揉勻,這得有點手勁和技巧才行。”周德忠有條不紊的安排著,“你待會兒把它分成坨坨,放在筲箕裡,每個人至少要吃八個,你記得分的時候數清楚哈。”

“要得。”周正順拿出木盆,對閒在那兒的周正祥說道,“正祥,你過來幫我包湯圓,把湯圓心子包進去,搓圓就得行了,先去洗手。”

“嗯,正平,一起撒。”周正祥答應著,還拉上了周正平,反正這一頓飯是每個人都要出力的,誰都跑不掉。

這幾個大男人合作起來,進度也不慢,不一會兒,筲箕裡麵已經裝滿了白白胖胖的湯圓,很是可愛。

“老漢,這些怕是夠了,你要不先煮一鍋?”周正順大致記了一下數量,提醒道。

“正平過來燒火,是可以煮了。”周德忠看數量夠了,把周正平叫過來幫忙。

周德忠先讓周正平用大火燒開一鍋水,然後把筲箕裡的湯圓全都倒進鍋裡,才讓周正平抽出幾根木柴,改燒小火,隻讓水保持微開的狀態。

周德忠又等了一陣,等到湯圓全浮起來的時候,他往鍋裡又加了小半勺涼水,吩咐道:“火不要太旺,你注意看著火,等湯圓又浮起來,湯圓心子熟化,湯圓皮煮軟就是熟了。”

“老漢,煮好了。”周正平按照周德忠說的,一直盯著鍋裡的湯圓,見全都浮起來後,又等了一會兒,才通知周德忠。

周德忠聽見後,把一大疊碗筷從架子上拿下來,遞給周正祥:“好,正祥快去洗碗,可以添了,你們一起端過去。”

端湯圓到桌上的時候,大家都很安靜,因為大年初一早上需要簡單供個飯。

周德忠把八仙桌上方的條凳撤走,在八仙桌上方擺上四碗湯圓,其他三方都擺上兩碗,也不用上香,直接三拜,請祖先吃飯。

等周德忠估算完時間,就撤掉了桌上已經涼掉的湯圓,換上大鐵鍋裡的熱的。

“媽,都出來吃飯了。”周正平沒有在堂屋高喊,而是去了屋子裡麵叫他們。

“老漢,新年好。”

“幺爸,新年好。”

孩子們在屋子裡時,就已經被再次普及了大年初一的習俗和注意事項,所以一見到周正平,就都開口說著吉祥話。

大年初一的習俗說來也不複雜,就是要寓意好,主要就是圖吉利。

第一個就是初一早上要吃湯圓,意味著團團圓圓,而且湯圓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做元寶,也有進財的意思。中午要吃青菜煮稀飯,意味著全家人和和睦睦,清清靜靜。晚上吃稀飯、麵條或者湯圓都可以,全天不吃葷。

第二個就是大初一不能睡午覺,是黴睡,是一年倒黴的意思,而且這一天大家都要說吉祥話,不能吵架,不能說喪氣話,預示今年大吉大利。

第三個是初一的時候不準掃地,不準倒垃圾,不能往外潑水,這些都意味著會掃走家裡的財運和福運。

“走,吃飯。”張文玉帶著大家上了桌,“等吃完飯,楚仁你帶著他們出去轉轉,也給族裡親戚的長輩拜年,看見路上的小木棍之類的,記得撿點回家,撿財回家。”

“嗯嗯,我會帶他們都轉個遍的,特彆是兩個小的,我帶他們認人。”楚仁吞下嘴裡有些甜味的湯圓,熟練的答應下來。

湯圓的湯裡麵雖然沒有放白糖,但是湯圓心子裡麵是有加一點的,所以孩子們都很愛吃甜滋滋的湯圓。

“出門拜年?她要帶妹妹一起嗎?”楚智喝口湯,抬起頭問道。

楚智可是知道,出門拜年是會有零食吃的,雖然一般都是村裡人自己做的,但也有人家是買的糖果。他不希望,大家都出門拜年吃好吃的,然後把妹妹給落下了。

張文玉聽完,低頭問楚瑜:“乖乖,想去麼?”

“想去。”楚瑜見她婆婆沒有直接拒絕,又詢問自己的意見,眨眨眼,期待的回答。

張文玉用考量的眼神環視了桌上所有人,在考慮讓誰帶楚瑜出去,她自己和老伴肯定是要守在家裡,等彆人過來拜年的。

“媽,我抱著瑜瑜,然後和楚仁他們一起去拜年吧?”周正平看見他媽的眼神,自告奮勇。

楚瑜對著張文玉點頭,表示同意她家傻老漢抱她出去。

張文玉看楚瑜自己同意,大年初一家裡又人來人往的,她可能會顧不上瑜瑜,也就順勢同意了:“行,那吃完飯,你就跟他們一起去,把瑜瑜的東西都帶齊。還要記得在兜裡帶些紅苕乾,萬一碰見有娃娃跟你拜年,就給彆人塞點。”

吃完早飯,周正平就帶著孩子們出門了。

在家裡的人也沒閒著,洗完碗,洗碗水都沒有倒出去,包括之前洗臉的水,全都裝在灶屋的幾個木桶裡。

張文玉吩咐道:“今天天氣好,你們把桌子搬到院子裡,再把之前做好的地瓜乾端出來,在院裡坐著,等村裡娃娃過來拜年。想出門轉轉的人,記得準備好要發的零食。”

周德忠一家在村子裡的輩分不低,過來拜年的小輩不少,就算每人隻給幾根紅苕乾,也消耗的很快。

“楚仁他們估計都帶不了這麼多紅苕乾回來,想想都是虧了,你們還是該多生幾個。”張文玉感慨道,“家裡孩子多了,這些過年過節的,才不心疼。”

張文玉平時是不會催三個兒子生孩子的。她之前一直覺得,每個人有兩個孩子也不少了,但每到過年或者吃席的時候,都覺得家裡孩子還是少了。

當然張文玉也隻是感慨一下,並不覺得生孩子要越多越好,如果孩子蠢,生幾個都沒用,全都是一大家子的負擔。這年頭要是再困難一點,怕是養都養不活。

家裡是熱鬨的慌,而出門的楚瑜他們,也感受到了村裡濃烈的過年氣氛。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