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的人們可不如後世的人,後世的人們整天想著怎麼去賺錢養家,八零年代的人們最喜歡落井下石,欺負弱小,戲弄乞丐,追打殘疾……沒有一點兒同情心……
這些男人女人就這樣渾渾噩噩,碌碌無為一生!
能脫貧才有鬼!
八零年代初,電視機還沒普及開來,也沒有其他的娛樂場所,電影才普及農村沒幾年。
除非殷實一點兒的家庭,家裡有個白事,才可能放場電影,以彰顯富貴和孝道……
這時,甭管你老的少的,男的女的,人們三三兩兩的結伴兒,抱著小娃娃,自帶個小凳子,能跑十幾裡地,就為看場電影。
有的頭腦聰明的人一下子就看出了商機,便在現場賣一些零嘴吃食,小孩子嘴裡填個硬糖滿場瘋跑嬉戲……
甭管遠近,都早早的吃了晚飯,提前搬個小板凳占前麵的好位置。
放映機都是從戲院裡租來的(那時候縣級以下可沒有電影院,戲院收容一切帶有娛樂性質的節目),用個桌子固定好,一大盤影片膠卷放上麵,還有個大喇叭栓在前麵人們的頭頂上,很吵耳朵的。
電這時候除了偏僻的山村,基本都有了,除非貧困戶,比如王翠家。
機子調整好後,一束光打在前麵的一塊四四方方的白布上,調屏幕……
這時候,有些調皮的孩子就喜歡在光打到的幕布麵前扭來扭去的,做各種姿勢,好像皮影戲……
那時候的電影還得提前去縣城裡的戲院預定片子,白事一般都是第三天晚上放映的(紅事也有演電影的,但人們總覺得不吉利,所以很少用)。
這期間人們口口相傳,村裡聊天,地理乾活,上街碰個麵,河邊洗個衣……無聊的人們,一聽到哪哪有電影,那立馬就像打了雞血似的,傳播速度極快,堪比後世的電網——
也是男女對象打著看電影的幌子,偷偷幽會的場所……
話說遠了,咱們言歸正傳。
目前來看,事情的進展比林佳欣預想的要好太多了,她的心也落下去了一半。
她隻是把自家與曹菊娥一家的矛盾,委婉的滿含無奈委屈的同林三順夫妻說了一下,當然,金豆子也適時的掉了一些,便於拉一些同情心。
不說林三順了,譚氏就已經坐不住了,她火大的嚷嚷道“那曹菊娥本來就不是個好東西,什麼缺德事都敢乾,地讓她種了這麼些年了,咋滴,還起混賬心了。老林,你可不能不管呀?這是看翠兒這一家人死的慢還是咋著……想請家業嗎?”
“你個老娘們兒,說什麼話嗎?”林三順不滿的瞪了譚氏一眼。
“怎麼我說錯什麼了嗎?”譚氏梗著脖子,挺起身子要吵架了
“難道不是嗎?她曹菊娥以為彆人都是傻子,就顯她一個人很能似得,今天偷這家一點兒紅薯,摸那家一把青菜……昨天範紅還和我說了,說紅旗在麥場上玩兒,看到曹菊娥偷偷的從大兒子家的麥垛子上,拿了幾捆麥子,撩到她家麥垛子上了,我跟你說,明年我都不和她擱在一塊了,我讓紅旗他爹也不要和她家挨著了……什麼玩意,和她擱地鄰的有幾個沒和她吵過架的,彆人擱地鄰都處的好好的,和她擱一塊就吵架,不是她的原因,是誰的原因呢……”
“哎呀,你彆叨叨個沒完好不好?這倆娃在這兒坐著呢,你還亂說話,”林三順吸了一大口煙,再不急不慢的吐出好大一團煙霧,才看了老伴兒一眼說道。
“三爺,三奶奶沒說錯的,我們這麼大了,能辯是非的……何況我二嬸她本來就做的不對……”林佳欣趕緊表態。
“是啊,你看看,老林,連孩子都比她曹菊娥懂事,”譚氏滿是皺紋的臉,一下子舒展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