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能啊?我年輕著呢,渾身都是使不完的力氣,”林佳惠不讚同的搖搖頭,接著還揚了揚纖細的拳頭。
“姐姐,有你真好!”林佳欣感慨道。
她現在越來越喜歡這個白撿的姐姐了,她的心裡慢慢滴也把王翠當成了生活的一部分來規劃……
開學的這天,林佳惠送妹妹去學校,二人背了一床被子和鋪的草席,也拿了一些替換的衣服碗筷等等……
因為沒有麥子,所以她們沒有像彆的同學那樣,扛上半袋子麥子去學生食堂兌換糧票,還有扛紅薯,也有扛包穀粒的,不過這些粗糧都沒有麥子值錢罷了!
林佳欣是直接拿錢買的糧票,有一兩二兩的糧票,一兩的能盛一碗冬瓜清湯,也能買三個黑色的紅薯麵饃,兩個金黃色的包穀麵饃,一個白麵蒸饃(這些饅頭普遍用堿都很大)。
她還在張阿姨那裡兌換了許多一分二分的硬幣,用來打開水喝,譬如,有的家庭條件很不好的,就一兩票買三個黑麵饃,然後花一分錢去打碗白開水回來,就著黑饃饃下咽,一頓飯就吃好了。
有的舍不得吃三個黑饃饃,就換成半兩的票,不過有點兒虧,人家食堂不會掰半個黑饃饃給你,隻給一個,所以,同學們願意結伴打飯,女生舍不得吃的人多,一般三個女生和分一兩飯票,依次類推,男生舍不得吃的,可以兩個人合吃一個半黑饃饃,隻要餓不死就好了。
以前的林佳欣就是保持著餓不死的那類人,她要麼和彆人共分一個黑饃饃,天涼的時候,饃饃能放住,她就一買兩三個黑饃饃,節省著吃上一天三頓。
還有許多同學和她一樣,星期一來上學時,直接從家裡帶點兒類似於蒸紅薯,包穀麵饅頭等一些吃食,也能撐上一兩天的……
其次,是包穀麵饃,這是大部分同學的食物,基本吃的都是這種中等的食物,白饃基本很少有人能吃的起,一般都是教師能吃上,學生能吃的起的家庭少之又少。
中午一兩票能盛一碗冬瓜糊湯麵,咋做出來的呢?
就是水燒開了,把用醬油鹽巴拌好的生冬瓜倒進鍋裡,水開後,攪拌上適量的生麵糊,滾上兩滾後,下上麵條,拿長勺子翻攪,免得粘鍋底……
最後,到碗裡時,麵條成了一個個的小白蟲長短了,因為饑餓,所以,同學們吃起來很香,一些吃不起的同學會眼饞。
林佳欣憶起來去年她就很眼饞一碗冬瓜糊湯麵,好像就吃過一兩次的樣子,做夢都能夢到那香氣撲鼻的味道。
今年,林佳欣帶著自己掙到的錢,發誓一定要吃上糊湯麵和金黃的包穀麵饃……以後,還要吃更好!
少男少女們正是長個的年紀,可每頓一個黑饃饃,一碗白開水,也隻能度命不死就好,哪來的營養長身體。
就好比地裡那些遭天悍的莊稼,它一邊還要抵抗太陽的暴曬,一邊還要分出精力來長點兒個頭……沒死都算奇跡了,還要它能長的肥實一些嗎?簡直天方夜譚!
林佳欣領了足夠的飯票,再也不怕吃不飽飯了。
姐姐也說了,張阿姨透口氣說,快要分紅了,讓她敞開了肚皮吃,她現在正長身體呐,以前沒條件,現在有了,就要吃好的,她姐還說,任憑家裡緊張一點兒,也不能讓她吃不飽了。
林佳欣很感動,心裡卻又想了,在她林佳欣的帶領下,以後的日子隻會越過越好,吃不飽的時代已經快要成為過去式了。
領了飯票後,林佳欣和眾位同學等在原先的班級裡,等著分班通知下來……
這時,有同學說,名單已經張貼在初中二年級的班級門口了,大家聞聲而動,“嘩啦”一聲全湧向二年級的四個班級門口,林佳欣也被幾個要好的同學拉著,去四個班級的門口找名字找班級……
她從一班依次看到四班,又從四班,一一看過三班二班,一班……
又從一班,用手點著,一個班級一個班級的點名字找過去——那裡都找遍了,就是找不到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