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欣一個舉動不止挽救了一名學生,重要的是挽救了一個家庭……
她本意不是要當一位舉世矚目的救世主,她隻想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在不影響她的利益之下。
——
轉眼之間,就到了開學的時候——
照樣是姐姐送妹妹去上學。
王翠把家裡的臉盆,毛巾,肥皂,牙膏牙刷,棉被……全都收拾好了讓林佳欣帶去學校用。
林佳欣看的嘴角隻抽,她隻把嶄新的套了被罩的棉被和床單拿上,再就是拿了毛巾肥皂牙刷牙膏,其餘的全都沒有拿……
林佳惠也嫌棄那些盆盆罐罐的帶著麻煩,便沒強求林佳欣帶上,隻要帶足了錢,還怕買不到東西嗎?看把她媽急得……
王翠把倆孩子送到汽車站,千叮嚀萬囑咐的要她們照顧好自己,特彆是要注意自身安全,把錢揣好了,路上要和其他的送學生的家長抱團走在一起等等。
林佳欣和姐姐一一答應著,上了汽車。
她們選擇汽車也是有原因的,汽車雖說價錢貴了一倍,但是直達車,不用倒來倒去的那麼麻煩。
經過一天一夜,汽車終於到達首都汽車總站,她們下了車,直接打車去北大報道……
林佳惠的意思,找個人力車坐上就是了,或者問問路走著過去也不錯。
林佳欣堅決不同意姐姐的想法,她在上輩子吃過這裡麵的虧,步行問路,要麼走的累成了狗,要麼多走彎路轉迷路了,人力車她更不可能坐了,她還記得前世坐了一趟三輪車,被人忽悠著拉了她在附近轉了幾個來回,硬是問她要出了天價車費,最後熟悉了,才知道拐過一個彎就到了……
打出租車雖說也有這種可能,但幾率不大。
到了地方下了車,林佳惠把打車錢付了。
兩個人便往下拿東西……
到了開學時間,每個學校幾乎都是大同小異的人頭湧動,熱鬨非常……
老生新生都要到校報道,更需要父母相送。
所以,譬如,這個學校有五千個學生,那開學的第一天,學校門前就有一萬個人,甚至還多……
因為有的家庭條件殷實一些的學生幾乎全家出動來送學生,好在這個時代汽車還沒普及,屬於高級奢侈品,沒幾個開車的家庭,真有那麼幾個,多數也是開著單位裡的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