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讓人熱血澎湃的年代,大宋的一切都在沸騰,翻滾著,衝擊周邊國家。21世紀,亞洲史學家充滿激動地記述:11世紀下半葉,亞洲是蘇東坡的亞洲,是大宋的亞洲。
此刻,正麵對大家的是泉州北門。
趙興以前來過泉州,但他依然很癡迷的仰望著北門城牆。
這是一段很奇怪的城牆,城牆上,用城磚鑲嵌出天使與十字架的圖案,而北門城基呈現奇怪的尖拱形,上麵鑲嵌出十字架和火焰、十字架和蓮花,此外還有15行阿拉伯(敘利亞)文字。
趙興作為現代人站在這裡,看著那些圖案總覺得很奇怪,他懷疑修建這座城牆的是一群基督教徒,因為不僅泉州北門鑲嵌有基督教圖案,泉州另外幾個城門、城牆,處處嵌有基督教的十字架,然而,在他的記憶中,不記的曾有相關的記錄,也許是蒙古人燒毀了一切文字,讓這段曆史顯得撲朔迷離。
現在,趙興站在這段泯滅的曆史麵前,親眼目睹它的本來麵目,他的心情卻難以用語言描述:驚詫?沉醉?欽佩?惋惜?遺憾?……更多的是濃濃的失落。
是的,他失落了什麼,這是民族的失落!
趙興不知道,蓮花十字架、火焰十字架正是中國本土基督教——景教的標誌。這種十字架被人們稱為“刺桐十字架”,也就是“泉州十字架”。他所看到的那行阿拉伯文,是稱頌“聖父、聖子、聖靈”的。
身邊的人體會不到趙興的感覺,他們不停的催促他進城。趙興身後被他堵在城門口的人也連聲催促。在一片嚷嚷中,趙興垂下眼簾,舉步向城內走去。
一進泉州,首先看到的是無數用彩帛搭起的高大彩樓。在宋代,店鋪門前搭起的這種彩樓叫做“歡門”。沿著大街望過去,無數歡門爭奇鬥妍,設計者的靈感令人歎為觀止——在宋代,已經有了如此鮮明的廣告意識,實在令趙興難以想象。 宋時明月73
趙興在泉州城門口處雇了兩個幫閒帶路。所謂“幫閒”,現在也可以稱之為“導遊”,他們待在城門口,專門替外地人帶路,遊覽泉州市內,並幫不熟悉地理的雇主處理一些瑣事。
這兩名幫閒是兄弟倆,老大叫劉小乙,老兒叫劉小二。他們殷勤地在驢車前,引領著整個車隊緩緩前行。熙熙攘攘的人群讓車隊行進緩慢,而程阿珠貪看風景,也有意識的命令車夫緩行,這讓兩名幫閒走的很悠閒,他們一邊領路,一邊跟車夫閒聊。
熬夜看書 安卓客戶端上線 下載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