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活色生香(1 / 2)

宋時明月 神話王朝 7977 字 7個月前

第一百零二章 活色生香

“趕趁”演完一個節目,眼巴巴望著趙興。< 仙壺農莊 最新章節 >

“賞!”趙興吆喝一聲,蕭峰伸手在“軍挎”裡一摸,一枚金燦燦的圓形金幣躍入空中,準確的跳進高竿上的孩子身上,那孩子一把抓住金幣,放在嘴裡咬了一下,然後衝擎竿子的人點了點頭,在高處做了個揖。

旁邊的人見到趙興出手如此豪爽,禁不住喝了聲彩。李應費力的從人群中鑽出,先是羨慕的看了一下竿子上的人謝賞,而後低聲告訴趙興:“大官人,管事說楊樓已經沒有空座,請我們稍等……”

秦觀笑盈盈的望著趙興,趙興一擺手:“告訴那位管事,楊小樓要不出來接我,我就去他家等,什麼好拿什麼,直拿到他現身……嗯,把我的手本交給管事,讓他傳給楊小樓。”

秦觀本想看笑話,不一會,胖乎乎的楊小樓滿頭大汗的帶著幾個人迎了出來,他又是向趙興拱手,又是作揖:“趙大官人,你可害苦了我,我聽說和樂樓的高小亮今兒午後貼出了告示,說是準備舉行海中龍虎豹大宴……

大官人,我與你交情不淺啊,你可不能厚此薄彼,怎麼也得給我想個法子呀!”

楊樓、潘樓不同於和樂樓,和樂樓是新崛起的,所以競爭手法凶悍,而楊樓是百年老店,這兩座名樓為了防止訂不到座位的人的騷擾,掌櫃的輕易都見不到。趙興一個手本,卻讓楊樓的老板跑的渾身是汗。秦觀不知內情尚不覺得什何驚詫,周邦彥久居京城,他不禁暗自為趙興的能耐所震驚。

麵對楊小樓的殷勤,趙興笑的很開心,他悠悠閒閒的說:“和樂樓的小亮正在給我找房子,還要派幾個廚師去我那裡學藝……” 宋時明月102

楊胖子一邊把趙興向裡麵相讓,一邊一疊聲的回答:“我也派人,憑啥,憑啥和樂樓去得,我楊樓去不得……大官人,莫非你最近又發現什麼新香料?和樂樓的人去學藝,莫非你已琢磨出的新菜式,恰好用上這種新香料,它滋味如何?”

趙興隻是嘿嘿一笑。楊胖子再三央求,無果。隻好儘遣歌伎上場,準備在趙興儘興後再想辦法。

楊樓的菜肴與和樂樓略有不同,和樂樓走的是海鮮路線,楊樓則在傳統菜式上下足了功夫……不過,楊樓呈上的菜式似乎是“黃州山珍”的大集合。

這是冬季,時令蔬菜都沒有,青菜唯有豆芽、白菜而已,所以楊樓走山珍路線也是可以料想的。而論到山珍製作的種類,以及選料加工的手段,黃州程氏通過這三年的摸索,顯然已經找見了竅門。他們製作的“黃州山珍”選料上乘,製作精細。廚師再加工既能節省時間,又容易出彩,自然深受歡迎。

能做到這點,當然也跟趙興源源不斷的輸送海外香料有關。他拿來的許多香料宋人見都沒見過,更不知道用法,但趙興卻知道如何用這些香料炮製出獨特的風味。

趙興的為人一向是“跟我走,必有利”,凡是跟他走的人都會分享發展果實。購買黃州山珍與香料的酒樓,他會無償贈送山珍菜譜,甚至無償幫那些酒樓培訓廚師,這當然是為了擴大產品銷售,但另一個副作用是:他雖然從未來過京師,但汴梁六大名樓的掌櫃都與他很熟。說直白點,就是欠過他的情。

秦觀直到此刻才知道自己吃了個啞巴虧,他雖然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在酒樓完成了亮相,但他猶不服氣,眺望著對麵瓦舍的燈火,繼續堅持:“離人,我聽說對麵瓦舍的席位也很緊張,你若能請我到蓮花坊一坐,才算本事!”

周邦彥插話:“今天去蓮花坊……可不易,我聽說陳宜娘今天在蓮花坊做鼓戲,太學裡麵早就一席難求……撲天雕雖是個搗子,可這地方他恐怕吃不開。”

“搗子”是個宋代貶義稱呼,它隨著時代演化,從“光棍”、“潑皮”、“無賴子”演化到“流氓”,再到“好漢”、“大俠”、“無產者”、“革命先輩”……現在稱:有“黑社會性質的暴力分子”。

“安坐安坐,和樂樓的董小亮籌劃他的海中虎豹大宴,今天正好在蓮花坊宴請客人,你若選彆的地方,我還真沒辦法,但蓮花坊——你輸了,記著,你欠我的……”

趙興最後一句話意味深長,周邦彥顯然很好奇,但看到秦觀目光閃爍,他便不好意思詢問。

李應跑過去通報了,不一會,蓮花坊一位管事趕到楊樓,恭請趙興等人過去。“董小員外的宴席已經結束,聽到大官人要來,小員外讓我問你,是否需要回避?若不方便,他就帶人去相國寺,給大官人騰出席位。”

趙興掃了一眼秦觀與周邦彥,周邦式沒有反應,其餘兩個人輕輕搖頭,顯然不願與一群商人坐在一起。連陳公川也微微搖頭。

蓮花坊的管事很有眼色,他不再詢問,立刻殷勤的介紹:“今晚,廖小小要唱新曲,恰好在董小員外那裡,聽說大官人要來,他推辭了幾位客人的相約,專等大官人。

今日敝坊除了廖小小要唱新曲外,還有陳宜娘的鼓戲,宋小娘子的百舌,史慧英的撮弄,可謂是諸彩紛呈,大官人,您老這就過去?” 宋時明月102

周邦彥有點興奮:“久不見宋小娘子的百舌,此行不虛啊。”

出了楊樓大門,這才發現,東京城的燈火更盛了,夜空中,一杆杆燈籠挑起,像群群飛散的流螢,引著市民去一處處“勝地”,賞玩那裡的夜景。趕路遊玩的人們也都拿各種各樣的燈籠,整個城市都在閃爍。

東京汴梁城的夜生活上演了——這是光明之城、公元1087年的夜生活。

宋朝沒有“路有凍死骨”的貧窮與“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觀絕望。隻有“西湖歌舞幾時休”的醉生夢死的樂觀、繁華。

一群群市民聚集在勾欄邊,興致盎然地觀看一出由書會才人新編的《宦門子弟錯立身》雜劇。

一塊塊空地被比賽風箏、輪車、藥線的少年們占滿,他們仰望夜空,欣賞著有史以來的對火藥的和平利用。

一爿爿鋪麵敞開窗,打開門,像《清明上河圖》所繪的那樣,商品密布,乾淨整齊,經營者向顧客獻上殷勤的微笑。

一行行團行、店肆,像春天的花朵,一齊競相開放,誰也不甘落後,那邊廂叫賣像黃鸝唱著歌兒,這邊廂的糖行又送來濃香。

看著這幅公元1087年的繁華美景,趙興仰著臉無聲地大笑起來,周邦彥、秦觀也不知道他在笑什麼,隻見他一晃身,擠進一個買書的店鋪,人高腿快的他一眨眼又返回原地,手裡拿著一本書——《北窗炙錄》。

一陣又一陣,一段又一段,從酒樓、茶館伎藝人指下口中傳來的作樂聲,市民的歡笑聲,絲竹管弦之調,暢懷痛飲之音,傳入深宮,傳到仁宗的耳畔。仁宗不禁問宮人:這是何處作樂?當宮人告訴他說這是民間酒樓作樂,仁宗不由感歎起自己在宮中冷冷清清,羨慕起高牆外麵的夜市生活來了……

這是出自《北窗炙錄》的記敘,如果將這條史料放在整個古代城市生活史中去考察,就會發現這條史料是很珍貴,很有用的。因為皇帝羨慕城市夜生活,在宋代以前還未有過這樣的記錄,在宋代以後也不存在。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