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爭搶冷豬肉
“呀,老師那裡的禮物送了嗎?”趙興一邊爬起來穿衣服,一邊焦急的問。< 妙手天師最新章節 >
程阿珠沒有回答,陳伊伊咯的一聲笑了:“啥事都等興哥做主,黃花菜也涼了。”
啥?黃花菜都涼了,這詞出自蘇軾“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怎麼隻眨眼功夫,越南人也知道“黃花菜”的典故?
程阿珠馬上以主母的身份接續:“熬夜看書正旦了,官人今天也把年禮準備一下……還有,明天要宴請學生。官人也要做好答問準備……我們今天還要‘冬臘風醃’,就不陪官人了。快快,官人快點起來,府尊那裡還等著‘釋菜先師’呢!”
趙興趕緊披衣而起。
按規矩,今天的新襪子新鞋子,他隻能穿程阿珠親手做得。原本他還想說幾句,譬如“以俺現在的身家,老婆你無需親手做鞋襪了,咱有錢,街上去買,不成嗎?”……
然而,冬至節裡,穿老婆親手做得鞋襪,終歸是一種民族傳統禮節,他感激的捏捏程阿珠的手,翻過來看看那雙小手有沒有被針線磨出繭子,而後放心的拍了拍後者的肩膀。
這一習俗,現代連日本人都不遵守了。日本婦女在這天,常送給丈夫巧克力,寓意:感謝丈夫賜給自己一年的甜蜜生活。它已經失去了那種“中華味”。當此時刻,趙興能感受到老婆親手做的鞋襪,心裡說不出的溫暖。 宋時明月166
陳伊伊與廖小小沒閒著,緊跟著阿珠給丈夫獻上新鞋襪。伊伊邊遞上去,邊恭敬地說:“老師那裡我們也送了一份禮。當時官人不在家,我們就替你做主了,請官人恕罪。今年的年禮已經備下,相公回來點看一下,若無不當,該趕緊送往京城,免得誤了時辰。”
“好的,不能誤了時辰”,趙興邊答應著邊穿起全套官服,整了整官帽,在衣服外頭加披一件短裘,他提著程阿珠遞上的食盒,老實地向府門外走去。
冬至日的“釋菜先師”是祭典將文字傳授給平民的孔聖人。因為有了孔聖人的廣收門徒,知識才從貴族階層向平民傳播。在這一天,全天下的讀書人都要在地方官的帶領下,拜祭這位至聖先師。
夫子不是嫌貧愛富的人,祭奠他的東西無需昂貴武士,兩碟小菜而已。一碟是芹菜,一碟是豆腐。豆腐寓意著“福”,是期望至聖先師在天國裡能夠永享安福。
芹菜的寓意則深了點。據說,古時候,芹菜剛傳入中國,人們都認為芹菜有毒。有一位人勇敢的嘗試了芹菜,覺得很美味,於是就向自己最尊敬的人獻上一束芹菜,由此誕生了一個詞叫“芹獻”。意思是:一點小東西,自己覺得很好,但不知對方是否能夠滿意。
“釋菜先師”的祭禮是芹菜與豆腐,由此也誕生了一個詞,就是韋小寶的口頭禪:阿彌陀佛,芹菜豆腐。
意思是說:自己很尊敬佛,將自己心目中最珍貴的東西獻上,希望對方喜歡。
宋代文人”釋菜先師“時,不能由仆人提著菜盒,為表示虔敬,身為讀書人,必須親手提著菜盒步行前往孔廟。宋代之後,這規矩亂了,一般的文人坐轎子去,菜由仆人提著,也是被允許的。
趙興快走到孔廟時,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隻見眼前人山人海,個個都做讀書人打扮,這些書生們大冷著天還搖著一柄折扇,在這神聖的時刻,他們忘不了與人拉關係談交情,上萬人前後左右找熟人交流共同,一時之間,整個孔廟廣場全是巨大的嗡嗡聲。
按規矩,張用他們屬於武官,沒資格參加“釋菜先師”。所以趙興找了半天,找不見半個熟人。他想了想,一晃龐大的身軀硬朝裡麵擠去,被他擠開的文人惱怒的望著他的背影,見到張興短裘下露出的官服,再比較一下自己的小身板……那些人終究將謾罵咽回了肚裡。
趙興好不容易穿越了人群,來到孔廟大門,鄧禦夫正守在門邊四處張望,見到趙興他長長地鬆了口氣,趕緊招呼:“簽判,快去進去,學諭大人催過幾次了。”
趙興回頭望著廣場上的人頭,低聲問:“這有多少人,天哪,黑壓壓一片。密州學子有多少?”
鄧禦夫低聲回答:“按今年學宮典籍,大致有八萬人……這孔廟門外還都是些沒進學的村秀才,貢士才能入廟,待在第一進院落,他們大約有六千餘人;進士在二進,大約有一千餘人。有官身的在大殿,不過五百餘人。”
天哪,八萬人。密州一個地方就有八萬名大學生。難怪後來不允許祭孔了,這可是八萬人的“群體性事件”……然而,奇怪的是,在宋代,這麼多人聚集,現場竟然沒有一名衙役。
趙興悶頭跟著鄧禦夫一路往廟裡走……嗯嗯,原本鄧禦夫也沒資格進入大殿,但托趙興的福,他現在也是“官人”了,所以便“登堂入室”。最近這廝也發了,身上披著件珍貴的白虎皮,腳下穿的靴子也升級換代,換上純正的鹿皮,用一種黑色染料染的鋥光發亮。渾身上下都透露著一句話:我很有錢。 宋時明月166
此際,天上飄著鵝毛大雪。這是今年的第一場大雪,大雪裡,人的視線變的隻有十數米。大殿裡因此有點昏暗。密州學諭正板著臉坐在首席,陰陰的看著趙興進來。王子韶與索問道陪著笑臉坐在其下首,一見趙興進來,連忙熱情的招呼。
學諭的品級比趙興還低,但今天,他是場中老大,連知州都要聽他的擺布。趙興來晚了,那兩人熱情打招呼就是不想讓學諭在孔聖人大殿訓斥趙興。
趙興啥人,那學諭板著臉才說了一句“趙離人,你今日……”,趙興已經竄到對方跟前,熱情的握住對方的雙手連連搖晃,嘴裡還喊:“學諭大人,辛苦了,我代表密州學子、代表密州庶民,代表密州團練,感謝學諭大人一年辛苦,教書育人……”
其實,他說的那些都是廢話,手中的東西才是現實,在趙興握上學諭的手時,學諭感覺手中一涼,左手、右手均給被塞進了一件東西。
左手的東西冰涼,學諭騰出食指,食指一摸,知道那是一方光潤圓滑的密石硯;右手的東西則成八棱柱形,木質堅硬。
這比十個代表更有用——學諭立馬臉上化了凍,他滿意的點點頭。
自密州石發現以來,密州團練牢牢的把持著石材的製作,做好的成品大都作為貢物上交給皇宮。僅從王子韶那裡流傳出來的幾方硯台看,其構思可算是奇思妙想,雕工簡直是鬼斧神工。每一方那都是藝術品,裡麵透著濃厚的文化味,現如今,身為密州人家裡沒有一方密州硯,彼此見麵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這位學諭早想跟趙興湊湊近乎,也弄幾方硯台回家賞鑒,以顯示自己“密州文化第一”的資格,但趙興幾乎整日不在家,讓他無從下手……終於,今日能了結心願,想起來他可是倆把淚呀。
至於他右手被塞入的那個八棱柱體,也不簡單。傳說它是趙興特地替蘇東坡製作的。蘇軾這廝喜歡漫步鄉間,在黃州時,經常寄情於山水,為了方便老師在野外寫詩畫畫,趙興便召集能工巧匠製作了這個野外寫生筆,命名為“八卦筆”。
八卦筆很八卦,這個八棱柱體,裂開八棱盒,每一個柱麵都是一個小匣,匣內掛著長長短短的八支筆。八瓣合起來,則成為通體沒有縫隙的八棱木柱。
這種八卦筆選用高檔的越南紅木、或者非洲黑檀製作的,比較罕見的則用綠檀木。據說這種木頭堅逾鋼鐵,危急時刻可以當武器抵擋刀劍砍擊。因為它製作的精巧,現在成為北宋高層次文人賞玩的必需品。目前成為文人身份的象征。沒有這玩意,說明你的詩歌不行,無人賞識。
學諭隻聽說過少數幾個詩名卓著的大文人擁有這個東西,所以,當學諭得到密石硯並不覺得喜出望外,但摸索袖中發現獲得一套八卦筆,喜出望外。想到此後也可以拿著這套筆向人炫耀,他的臉上如沐春風,緊著說:“既然人都來齊了,那我們就開始吧。離人賢弟,站我身邊來,我們一同拜祭。”
論理,站在學諭身邊的應該是王子韶,可王子韶早知道趙興的手段,他不以為然的撇了撇嘴——這廝定是又掄起了糖衣炮彈,打倒了學諭……罷了,原諒這廝,嗯,隻是不知這廝又拿什麼東西誘動學諭。回頭得問問,不能便宜了這小子。
索問道也有類似想法,他警惕的盯著學諭,隻見學諭大人借趙興的身材掩飾,一個轉身,袖子在腰邊一拂,兩隻手露出了袖外,接過了彆人遞上的食盒。
大殿內的官員們紛亂一陣,自發地按品級大小依次排班站定,現任知州王子韶終究還是與學諭並肩而站,他倆身後,第二排站的則是退職官員,他們依據封號、品位,從右往左按序排列。第三排才輪到現職官員。現職官身後,則是有進士身份,領了個閒官的讀書人的位子。
學諭領先念誦祭文……趙興聽不懂這種“駢四儷六,錦心繡口,宮沉羽振,笙簧觸手”的句子,他站在第三排,跟著大家嘴唇蠕動,仔細聽,嗓中卻沒不發出半絲聲音。
祭文念誦完了,主持祭禮的人獻上祭禮,分彆是一個豬頭,一束新麥,一個羊頭……底下的學生們則紛紛從食盒裡拿出自己帶來的芹菜、豆腐,傳遞給主祭官——祭酒。祭酒將學生們的菜一個個擺上祭桌。這時,二進外的進士也紛紛取出自己的菜肴,但他們的菜沒資格傳進大殿,隻能擺在地上。
除了這些外,知州大人還必須代表州衙的官吏獻上幾盤四時水果,九甕酒,幾隻豬頭,幾隻豬蹄……在知州獻酒的時候,趙興乖乖地夾在學生隊伍,按次上香。
祭奠直進行到中午,正午時分,祭典結束。祭酒親手持刀,在獻祭的豬頭上麵割下了三塊肉,這三塊肉就是“禁臠”,隻有知州大人、學諭大人與祭酒大人三人有資格品嘗。祭禮期間,這三塊肉彆人不能觸碰,要等到第二天祭禮完畢,由廟人送到那三家門上,三家才能儘情品嘗——傳說這肉能令人長智慧,還能幫助人中舉,所以三家多用來賞賜得意門徒。
祭禮進行到這兒,待在孔廟一進二進的人開始湧進大殿,趙興這夥人向殿外退去,湧進殿裡的人直奔祭桌上的豬頭,很多人已經挽起了袖子赤膊上陣,還有人手裡捏著雪亮的小刀——他們現在表演的是“搶冷豬肉”。
傳說,祭台上獻祭的那個豬頭沾染了聖人的慧氣,能吃上一塊這樣的肉,隔年準能金榜高中……由於祭奠實在冬至進行,祭台上擺了半天的豬肉常被凍得又冷又硬又肥膩,所以被稱為“冷豬肉”。
進士們是沒份參與冷豬肉的搶奪,他們已經是進士了,所以隻能站在大殿外,眼瞧著那些一進二進的村秀才、貢士,爭奪那份渴望。
貢士們搶奪完了,也退場了,輪到那八萬人湧進殿中,他們將分食獻祭的芹菜豆腐。